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江苏省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课题采用统计调查研究与个案研究的方式,以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行业管理者、经营者、消费者为调查对象,对江苏省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现状及其行业和行业管理状况进行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探求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发展过程、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旨在为江苏省乃至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该行业的管理者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现实依据,为行业的现实经营者、潜在经营者和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第一手资料和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2.
构建体育健身场所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浙江省的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及消费者进行调查,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给出了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方法确定这一指标体系各项指标的权重,并据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经营性健身健美场所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旨在为健身健美场所投资者和经的宏观控制与管理提供有实际价值的参考,为健身健美产业经营部门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咨询。  相似文献   

4.
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是全民健身的重要场所之一,但其健身环境令人堪忧。研究运用实地考察与测量、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长沙市5所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室内空气质量与噪声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室内空气与噪声污染,主要表现在:甲醛、苯含量超标较为严重;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营业期间噪声过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其成因主要有:室内健身房空气质量与噪声行业标准的缺少;健身俱乐部职业道德与操守的缺失;健身者理性健身知识的缺乏等。对此,提出了一些改善经营性健身房室内空气与噪声污染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经营性健身健美场所消费者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问卷调查,对江苏省经营性健身健美场所消费的消费结构、消费行为、消费动机和消费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健身健美场所的消费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年龄主要分布在18—30岁年龄段,消费的消费动机是健身健美和兴趣爱好等。  相似文献   

6.
经营性健身场所有氧操健身者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比较研究及逻辑分析等方法 ,对北京、上海、广州等 80家经营性健身场所有氧操健身者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了解有氧操健身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特征 ,从侧面了解现代社会体育参与人群的具体情况 ,旨在使有氧操健身项目在社会体育中得到进一步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近几年,西安市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经营项目实现了多样化的目标。但是全市经营性健身场所总体分布不均,项目投资存在重复性。为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期望能够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数据统计法,对沈阳市经营性乒乓球场所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乒乓球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旨在为沈阳市乒乓球市场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苏州老城区居民健身活动场所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法,对苏州老城区居民健身活动场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苏州老城区社区体育环境设施已成为影响居民健身锻炼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极不相称。针对苏州老城区的特点提出,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结合古城区改造,规划好居民体育活动场所;加强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引导居民健身锻炼消费;经营性体育场所转变思路,将服务重点转向中老年群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客户服务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访谈等研究方法,从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及其客户服务体系的概念入手,对我国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会员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剖析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优化我国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客户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旨在提高会员满意度,促进我国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有氧搏击操课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行设计的搏击操教学内容,研究搏击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并探讨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形式。结果显示:通过17周的搏击操锻炼,有助于调节女大学生的情绪,消除紧张心理,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丰富她们的情感,进而为引导女大学生积极参加健身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试论武术项目供能特点及其训练的科学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术项目按运动形式可分为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3大类。各类武术项目的供能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各种供能方式在武术不同项目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同。针对武术各项目的供能特点,对武术训练科学化进行探讨,提出武术科学化训练应该建立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模式、科学安排3个能源系统在训练中的供能比例、重视非乳酸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加强机体耐酸能力的训练、发展结合技术的速度耐力训练、散打训练应增加发展耐力素质的内容等武术科学化训练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论拳击运动社会价值的二元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拳击运动项目特点的揭示,阐释拳击运动对于现代人社会性发展的二元价值。拳击运动是一项强调速度、力量、攻击性,体现阳刚之美的运动项目,它对于现代人的社会性发展既有正面价值也有负面价值,至于在实践中体现在具体某个人身上的是哪方面的价值,关键看为谁所用,如何而用。因此,辩证地看待拳击运动的社会价值是人们正确认识理解拳击运动的社会价值,积极发挥拳击运动正面社会价值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的科研方法,对我国形意五行拳与中医养生学关系进行研究与阐述,进一步发掘形意五行拳的健身价值。形意五行拳以五行学说为拳理基础,并与中医的脏腑学说相统一,具有坚实的中医养生理论基础,为形意五行拳今后在健身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八极拳源自"巴子拳"",巴"为"钯"之略写,一拳以钯得名,这种拳也是现在八极拳的开口拳。八极拳在中国武术中是有史料记载的源远流长的拳种,这在武术发展的历程中并不多见,而且八极拳的演变不仅反映了武术拳种的发展脉络,又与每一时代的社会背景、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对其进行研究和考察不仅可以丰富八极拳的资料促进八极拳的发展,而且还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于我们了解每一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职业拳击运动在我国刚刚起步,尚没有大规模开展。从近几年我国举办的职业拳击比赛情况来看,我国选择开展职业拳击道路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并成为束缚我国职业拳击运动发展的瓶颈。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在开展职业拳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提高我国职业拳击的健康、协调、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因其博大而受世人的仰慕,又因其精深而受人们的求索。但是,随着时代发展,“语境”的变迁,以儒、道、佛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不再容易被人们理解。太极拳是一种拳术,更是一种动作化的语言,本文选择太极拳论中部分拳诀,进行分析与解读,旨在使人生哲学不再玄妙,传统文化不再抽象,同时,帮助人们通过修炼太极拳,去感触人生哲学,去体悟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调查等,文章从体育价值的角度,对木兰拳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健与美是木兰拳运动的发展基石;竞技化是木兰拳运动的发展动力;国际化是木兰拳运动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太极拳的价值进行研究,总结太极拳价值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从本体论和工具论的视角探究太极拳价值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杨晓强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1):88-90,81
通过Omega wave系统(运动员实时机能评定)的心率变异性、心电图变异及Ω电位等指标在拳击小周期训练监控中的应用,探讨拳击运动的项目特征、人群特征和对板块训练构建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拳击运动员迷走神经功能偏低,承受极限量负荷能力弱,板块训练模式是理想选择;拳击能量代谢具有以氧代谢为支撑,无氧代谢为主,磷酸源代谢为制胜关键的混氧运动代谢特征,拳击板块训练应突出强度要素;拳击运动员疲劳较多体现在中枢功能变化,且对心肺机能影响明显,不易开展持续的大运动量训练。综合评价各指标变化特点,拳击训练应采用板块训练模式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