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一个恰当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听课情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提问如果只是流于形式,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增加了他们的负担,甚至会使学生感到恐惧。数学课程是一门前后联系性极强的课程,提问尤显得更为重要。下面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体会,浅谈一下提问的艺术。  一、目标性教师必须在吃透大纲要求及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计所要提问的内容,以免使之偏离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讲映射一段中,要求学生理解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  相似文献   

2.
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形式。好的提问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抓住关键性的问题,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上,使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能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悟,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入。一、抓住时机,适时提问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要运用好它,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情况的掌握。学生本无疑,教师却用“对不对”“是不是”来发问,徒有形式;更有甚者,有些教师把提问作为一种控制学生不良行为的手段……诸如此类的提问,均属不相机不适时。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在将要得出…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课课堂设问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更加注重教与学互动共振,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主观能动性,而课堂提问对于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显得更加突出。政治教师要遵循学科本身规律与知识体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根据学生掌握有关知识的实际情况,适时提问,使教学更有启发性,更有吸引力。那么,在课堂上,怎样设问效果好呢?  相似文献   

4.
一、精心设计提问 目前,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碎”的问题,一问一答代替了逻辑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单一化状态,不仅影响了对教学重点的开拓和难点的突破,还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这怎么能调动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呢?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整体提问”更具有智能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设疑要有的放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教师常常要设疑。设疑要有的放矢,要围绕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什么时候设疑,什么时候提问,向哪些对象提问,学生回答以后是否会得到预期的效果等等,这些都要认真考虑,它对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学生对故事情节比较熟悉。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我没有采用传统的字、词、句、段串讲的方法,而是在指导学生阅读全文以后,通过提问来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这篇课文由三个故事组成,第一个故事是…  相似文献   

6.
思维来源于疑惑,对某一问题的思索是激起学习欲望,激励创新精神的积极因素。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疑,精心设置障碍,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一个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进程,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向纵深发展。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力戒提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一般提问应选在重点、关键处提问才有价值;选在新旧知识转化处、容易出现矛盾和疑难的地方。比如讲电解原理时,做完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后提到:(1)通电前,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习惯是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以课堂讨论、辩论为形式,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单元整体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提问能力。教师要把握单元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究不同的解题策略;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文本思考如何针对局部和整体的特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使学生掌握批注法、清单法等提问策略。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提问能力。  相似文献   

9.
百花园     
课堂提问的技巧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   课堂提问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方法或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通过提问应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也得到发展。因此提问也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掌握新知识必备的已有知识和技能而问;针对新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而问;针对揭示知识规律和本质属性的“点睛”之处而问。每次提问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由什么样的学生或谁来回答,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要达到的目的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二、提问要有计划性   每一堂课的内容、任务、目的是什么,提问的形式、范围、时间、方…  相似文献   

10.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的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的目标,使本认为是枯燥无味的语文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提问来沟通师生感情,创造愉悦适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课堂上,教师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所“问”之处,应该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关键地方,要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略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要紧扣教材重点,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11.
昝娟娟 《语文天地》2012,(11):38-40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提问”不能给教学带来活力,反而给课堂教学带来大量虚假的对话。在教师“满堂问”的课堂上,学生面前是大量的“问”。无论是“鸡零狗碎”式的提问,还是“步步为营”式的提问,这些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奇。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琐碎的提问,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  相似文献   

12.
林仁强 《学周刊C版》2015,(4):122-123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互动的一种常用方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潜心研读文本,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文本的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精心设计问题,并用确切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使提问"精"而不繁、"深"而可及,从而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化学课堂教学提问对手里彻教学原则、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水平是为每位教师需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拟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质量略述己见。1为何问?提问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并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善于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风气,从而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最终实现教与学的同步、高效和高质。2问什么?课堂教学提问应围绕重要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知识应注意从多角度、多侧面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林仁强 《学周刊C版》2015,(4):122-123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互动的一种常用方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潜心研读文本,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文本的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精心设计问题,并用确切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使提问"精"而不繁、"深"而可及,从而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创设有趣的问题情景.用有效的提问方法,使学生敢问、善问。从教师提问方面来说,要让学生进行真正有效互动,精诚协作,教师善于提问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六要”张印相课堂提问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从而把握住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进程,怎样才能搞好课堂提问呢?一、提问要有设计,力求精美课前,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弄清实质问题,紧紧围绕重点、难点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这些提问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具有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调控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等重要作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把握提问的尺度,讲究提问的艺术,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一、注意抓好重点和突破难点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教材中的潜在知识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就可以判断提出的问题是否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例如,初一生物中“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和水分的散失”的教学重点是有关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呼吸作…  相似文献   

18.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要去粗取精、重点突出,要角度新颖、善于启发,要深浅适度、讲求顺序,要适时设问、随机应变。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智力,活跃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9.
周华平 《考试周刊》2013,(17):172-173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多提问,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增强学生提问的自信心;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  相似文献   

20.
顾秋华 《考试周刊》2009,(47):189-190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思考中得到启迪、产生联想,使教学中重点、难点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提问中向学生渗透,使其理解。本文结合笔者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中如何具体进行有效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