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学生不良行为在高中生这一年龄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学业不良、不健康的个人需要、认识上的片面性、家庭不良教育的内化、不良社会文化的熏陶是高中生不良行为心理成因的根源。我们矫治其不良行为,重点要从引导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改变不良行为的动机、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行为观和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通过爱心这种外部条件,促使他们独立而复杂的内因转化,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不良行为在高中生这一年龄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学业不良、不健康的个人需要、认识上的片面性、家庭不良教育的内化、不良社会文化的熏陶是高中生不良行为心理成因的根源.我们矫治其不良行为,重点要从引导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改变不良行为的动机、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行为现和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通过爱心这种外部条件,促使他们独立而复杂的内因转化,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人们之间不良行为的相互感染,是一种社会不良心理的“传染性疾病”。不良行为传染,在学校中也有一定的市场。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学生的心理表现,将有助于我们有效地预防和处置不良行为传染,使学生健康成长。不良行为传染之所以能够在学校中滋生和传播,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本文意在从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分析和探讨学生在不良行为传染中的心理表现。从我多年来所观察到的情况看,学生中的主要心理表现为从众心理,崇名心理、猎奇心理、攀比心理、角色心理和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4.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客观存在的,产生的原因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地分析和看待学生不良行为的外在表现和消极影响,采取针对性的规范措施,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不良行为问题矫正策略是本文主要致力于研究的问题,从针对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不良行为表现特点的分析,到探究其影响因素,最后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全面教育格局,从而帮助智力落后学生顺利的度过青春期,使他们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认为,人们的心理活动不断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任何一种行为的产生都离不开心理活动。健康的心理能驾驭着行为顺利进行,反之,不健康的心理只能阻碍行为的进展,甚至会导致人的不良行为出现。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其生理、心理变化相当大,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受到一些刺激,往往会导致产生某些心理问题,进而产生一些不良行为。因此,探讨不良行为与心理健康问题预防措施很有必要,能够保障学生沿着正确的人生轨迹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不良行为指容易引发未成年人犯罪,严重违背社会公德,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一直是职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在分析职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职校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职生存在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只有观察表现、分析成因,才能对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中小学生实际调查发现,学生不良行为表现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不良行为表现的基本类型有八种:打架、赌博性游戏、抽烟、以强欺弱、不爱护公物、危险性活动及不遵守交通规则;女生不良行为表现的基本类型有四种:不团结(主要是计较小事)、生活不检朴(主要是注重打扮)、怕苦怕累及贪小便宜,为了使教师针对这种性别差异施以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有必要弄清男女生不良行为表现出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孟庆雨 《教师》2010,(34):116-116
班级德育工作,目的是把全班同学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但许多班主任老师在进行工作时,看起来忙忙碌碌,异常辛苦,事实上却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监视学生以防不良行为的出现上,而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视而不见,不去注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旦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更是全力以赴,以图尽快解决。然后继续等待下一个不良行为的出现。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边缘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是班级中的不隐定因素。文章试以从高职院校边缘学生中常见的不良行为表现入手,提出教师可运用一系列心理学方法矫正边缘学生不良行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2.
当前职业学校中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相当多.本文从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这几个方面分析了目前职校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探讨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13.
理解能力是高中生语文学科能力中的重要能力要素,对高中生理解能力的结构进行解析,对其理解能力表现进行层级描述分级,具有重要意义。高中生理解能力表现指标描述既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它是教师评价学生理解能力发展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五年制高职边缘学生的现状分析了不良行为的具体表现,并就如何矫正五年制高职校边缘学生的不良行为提出了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不良行为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表现出来不符合道德要求和学校规则的某些行为举动。如:个别学生不守纪律,不爱学习,没有礼貌,上课坐不住,常做小动作:有的行为粗野,出口骂人,动手打架,损坏公物,欺负同学:有的自私任性,懒惰贪婪、撒娇、骗人、小偷小摸等,都是不良行为。作为班主任要教育他们,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6.
当前职业学校中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相当多。本文从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这几个方面分析了目前职校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探讨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学期,在班级管理方面,我采用模拟治疗法来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在研究中我发现学生不仅对这种做法感兴趣,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营造了一种积极健康的良好班级氖围。一、关于模拟治疗法所谓模拟治疗法就是指在监督员的帮助下,学生本人有意识地模拟医生给病人治疗的全过程(诊断病情、书写病历、治疗观察、书写小结),努力矫正自己不良行为的一种自能管理策略。二、开展模拟治疗法的原因1.不良行为习惯影响着学生的现在,更影响着学生的将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由于受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不良行为问题表现…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列举了大学生借阅不良行为的表现,分析了出现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并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提出了避免大学生借阅不良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医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正,不仅是法律强制威慑问题,还是学生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念转变问题。通过分析医学生不良行为的内外成因,认清不良行为带来危害,有针对性开展学校、家庭、社会思想教育,矫治他们不良行为,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20.
一、紧盯不良行为,无视"闪光点" 班级德育工作,目的是把全班同学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但许多班主任老师在进行工作时,看起来忙忙碌碌,异常辛苦,事实上却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监视学生以防不良行为的出现上,而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视而不见,不去注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