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谈梅里美中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普罗佩斯·梅里美是法国十九世纪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有戏剧、诗歌和小说,但以中短篇小说最为闻名。他的创作独具匠心,富于特色,自成一体,有非常强烈的艺术魅力,对后人很有借鉴的价值。精细的人物刻画,娴熟的艺术技巧是梅里美中短篇小说的重要艺术特色,也是梅里美成为  相似文献   

2.
《音乐世界》2014,(21):114-115
不论红与不红,首先耀眼就是事实。韩国演员宋再临当他在《我们结婚了》的假想婚姻生活开始后,大众对他的反应完全就是焦土化! 如今,加入了《我们结婚了》艺能节目的宋再临正和演员金素恩开始了“新婚生活”。外表漂亮的宋再临和惹人喜爱的金素恩的组合在节目中产生了杠杠的效果。特别是宋再临,之前在《拥抱太阳的月亮》、《Two Weeks》、《感激时代》等电视剧里只展现了克里斯马的他,这次的综艺初体验完全让观众体会到了他破格的反转魅力!虽然有着很多让人蜷手蜷脚反应的表现,但正是这种不做作的直白魅力让宋再临的魅力有了更强大的“爆发”。  相似文献   

3.
在小说的历史上有很多专门擅长写短篇的大家,最典型的像大家都很熟悉的美国的作家欧·亨利。欧·亨利只有一部长篇,《白菜与皇帝》,非常一般,几乎不值一提。但是欧·亨利小说在文学历史上照样是举足轻重的,“欧·亨利式的结尾”是文坛上最习见的术语。像这种情形的作家还有一些,比如梅里美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梅里美在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非常高的地位。梅里美一生大概只写过一部长篇《查理九世时代轶事》,只有十几万字。19世纪是文学的黄金世纪,很难有哪个作家不是著作等身,梅里美是著作量非常小但是影响却非常大的大作家。当…  相似文献   

4.
梅里美是十九世纪法国的著名作家,被誉为“法国中短篇小说的第一位大师”。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中短篇小说上,尤以女性人物形象塑造见长。本文笔者将从“野性回归型”、“宿命论者”、“宗教救赎者”,以及一般贵族女性形象四个方面来分析梅里美中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并探讨梅里美独特的审美取向。这种取向暗含了他对未经所谓的“文明”玷污或异化的野性美的呼唤和颂扬,以及对文明社会道德观念的否定和批判。  相似文献   

5.
革命老人吴玉章在回忆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创办著名的《四川》杂志时,曾热情赞扬过一位共事的战友,称他的文章“畅达锋利,很受时人赞赏”,南洋女子陈璧君即因“仰幕”而专程赴日访求(《吴玉章回忆录》第46页)。这位文笔很有魅力也颇名重一时的宣传家,就是本集的作者雷铁厓。  相似文献   

6.
对永正老师的语文课堂,无论是专家学者、一线教师,还是直接参与教学的小学生,无一不为他别具一格的教学魅力所深深折服。于老师的课堂是“简单”的,他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小学语文教师》2006年第五期)但是,在这“简单”之中又往往深藏着一种“不简单”。  相似文献   

7.
“北萧关”考———兼证闪关原址在今甘肃庆阳地区环县城北二里张耀民前言《说文》曰:萧,蒿草也;关,“以木横持门户”,谷谓之“闭也”。顾名思义,萧关者,言将寂静、荒闵、清肃、萧索等皆闭之于境外也。所以,古代对其边境萧索之地,往往命名或借用“萧关”二字者,...  相似文献   

8.
<正> 普罗斯佩尔·梅里美(1803—1870)是法国文学史上最富于艺术魅力的作家之一,实际上他是一个由浪漫主步入现实主义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生活经历中,有三件事对他的思想、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是梅里美出身于一个自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母都擅长绘画,热爱艺术,使他从小受到欧洲文化的熏陶,他的母亲还是伏尔泰的信徒,启蒙  相似文献   

9.
美籍华裔学者夏志消曾评价《阿Q正传》是“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知名度很高的苏雪林女士也称《阿Q正传》具有“倾倒一世”的魅力。“自新文学发生以来像《阿Q正传》魔力之大的还找不出第二例子,”并说它已传播国外“与世界名著分庭抗礼,博得不少国际的光荣。”茅盾在《阿Q正传》只登到第四章时,就断论此小说“实是一部杰作”,并说“阿Q这人很面熟”,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无论是普通读者、朋友抑或是对鲁迅怀有敌意的对手,在政治立场上跟他互相对立的批评家或文学史家,都不得不被《阿Q正传》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今天这个会议。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座谈期刊的品牌建设,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期刊在竞争中经历了三个时期。即20世纪80年代的“产品探索”时期,90年代的“商品探索”时期,90年代末期及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品牌探索”时期。“产品探索”时期依靠行政的力量,“商品探索”时期主要从市场找出路。现在,品牌探索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像《读者》《知音》《家庭》《故事会》等一大批成熟的品牌期刊,已成了中国期刊的领军品牌,《南方人物周刊》《特别关注》等一批新办期刊异军突起。中国期刊的品牌化战略强势推进。  相似文献   

11.
《新作文》2007,(9)
起初认识穆旦并不是因这首《赠别》,而是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赞美》一诗。我很喜欢穆旦的诗,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大放光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诗歌逐渐走向低谷的时期,"九叶  相似文献   

12.
一早期的郭沫若曾经陶醉于泛神论思想。在少年时期,他广泛涉猎先秦诸子作品,对于庄子,尤为迷恋。一九一四年东渡日本留学后,他接触到泰戈尔和哥德的作品,并由此接受了古印度的泛神论和荷兰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他说,“和国外的泛神论思想一接近,便把少年时分所喜欢的《庄子》再发现了”,他在中学时期对庄子思想还是“很茫昧”的,待到一和国外的思想参证起来,便达到“一旦豁然而贯通”的程度。(《创造十年》) 我们从他的《惠施的性格和思想》、《王阳明礼赞》、《〈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鲁迅和庄子》等论文中可以看出,他把近代的和古代的、中国的和外国的一些哲学家的观  相似文献   

13.
黄公望在前人基础上自创“浅绛”山水,开创了中国山水画新的表现形式,其传世作品《富春山居图》代表了他一生最高的艺术成就。他改变了自宋以来陈陈相因的画风,完成了山水画由“重格律,以理贯法”到“重气韵,以趣运法”的升华,建立起了人画的“萧索淡泊、平淡天真”的最高审美境界和典型风范。  相似文献   

14.
干国祥的《破译教育的密码》(长春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不是一本刻意写成的书,它是干国祥这十几年教育思索与教育行走历程的梳理与提纯。对干国祥的“了解”是从《教师之友》、《师道》与《教师博览》等杂志开始的,当时就觉得他对教育的见解很有些与众不同。后来在网上读了他的《斑羚飞渡》课堂实录,又觉得他是个很有个性很有深度的语文教师。于是好窥人“隐私”的我便很  相似文献   

15.
《卡门》就像梅里美微笑着衔在嘴角的那朵火红的剌槐花,他用手指轻轻一弹,从此世界文坛中盛开了一朵永不凋谢的“恶之花”。本文通过对《卡门》中鲜明的人物形象、清新的异域风情、奇美的情节结构等的分析,挖掘小说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并以其为代表,阐述对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客观冷静的创作手法和叙事风格,使得梅里美成为19世纪法国文坛的特殊存在。从三方面论述了梅里美小说的叙事风格:第一人称的视角、现实主义的叙事原则以及精巧的叙事结构。这三方面使梅里美小说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梅里美小说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17.
鲁迅在他的杂文、书信、序、或后记里,对于他创作时期个人的与国家民族的“郁结”,对于他陷于社会承诺和个人冥思之间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有极大幅度的表白。而这种彷徨求索的焦躁不安,包括一种强烈的求死以再生的欲望——形而上的死亡的欲望,很形象化地弥漫在他1924年至1926年间写的散文诗集《野草》和那个时期写的书信之中。论文以鲁迅的《摩罗诗力说》为开端,着重论述他的《野草》和书信中流露的“灵魂的毒气”,“黑暗与虚无”的“绝望”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没有真的暗夜’的悲哀”那种废然的灵魂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早年深受泛神论思想的影响。他多次说他在年青的时候,对于人生问题搞不通,一个时期相信泛神论,“或者可以说我本来有泛神论的倾向”,因此,在其初期诗歌创作中,泛神论思想是很浓厚的。他的《女神》、《星空》等诗集对此有明显而强烈的反映。例如:  相似文献   

19.
世人对梅里美仅凭二十几个中篇小说而跻身世界文学大师之列多有惊奇,其实单单一个《卡门》就足以让梅里美成为不朽。1845年梅里美创作了《卡门》。从此文学艺术领域有了这么一个艺术经典,各种艺术门类,诸如歌剧、舞剧、电影、话剧,一遍又一遍地竞相演绎《卡门》,无论用何种方式,无论多少次都不会过时。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听了两位教师上的两节《故乡》课。在课堂上,两位教师对同一个问题处理方法不同,致使教学效果大相径庭,这值得大家深思。下面是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断。片断1师:重返离别了20余年的故乡,“我”的感受如何?生:“我”感到故乡衰败、冷漠。生:“我”感到故乡很萧索。生“我”感到故乡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