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1998-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中涉农通用项目的分析发现,我国农业领域科技创新中存在"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及"大学-企业-政府"两个三螺旋。在三螺旋的进化过程中,涉农企业的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大学开始向创业型大学转变。创业型大学需要在"蝶形三螺旋"中稳定和成长。  相似文献   

2.
三螺旋是大学、企业与政府,以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纽带而联结起来,通过组织结构性安排、制度性的设计等机制,三种力量交叉影响,最终形成抱成一团又螺旋上升的三重螺旋的新关系,以此达到三者资源的共享与信息的充分沟通,实现各自效应的最大化。三螺旋的主体——产业、政府、大学都是创新的主体:产业是进行创新的基本场所;政府是契约关系的来源,并承担确保三个机构范围稳定的相互作用与交换的重任;大学则作为新知识新技术的来源,是知识经济的生产力要素。在大学、产业、政府积极合作与协作的过程中,每一个组织都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保持各自独特的身份,在合作中每个组织都可以成为创新组织者。三螺旋为研究型大学实现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变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业型大学管理模式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型大学是大学社会使命变迁与大学自身发展逻辑相结合的必然产物,三螺旋理论为创业型大学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螺旋理论下创业型大学的管理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包括创业型大学的目标定位及价值重构、组织结构优化与制度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同时更加注重政府和企业等外部组织的介入,注重与政府、企业的战略性合作与联动,促进异质资源在大学、政府、企业之间的跨组织整合与流动,形成良好的外部互动机制.作为三螺旋之外的第四方,社会中介组织可能作为第四螺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螺旋理论强调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强调政府、企业、大学之间的关联互动。政府是制度创新主体,大学是知识创新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型城市,要整合多种创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创业型大学,提高创新螺旋体的效益,建立交流合作的平台与创新组织机制,完善三螺旋空间,发挥智力优势,形成政产学研结合的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5.
新常态下企业社会工作既是企业转型发展、国家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助力器",也是新时代助力工作世界中的人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力量.通过混合方法研究发现其人才培养暂未被视为独立人才系统进行培养,大学、企业、政府等三方培养主体都存在缺位现象.基于"三螺旋模型"构建新型企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政府应在政策支持、制度保障、体系监督方面提供支持;大学应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企业应搭建多元合作平台;政校企应合力实施企业社会工作人才专项培养计划,政府、企业、大学等三方协同作战,形成螺旋交叠、持续互动非线性螺旋形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创新范式从传统闭合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并正在向"开放式创新2.0"范式转型。与此同时,知识生产范式已由模式1走向模式2并正在向模式3转型。大学-政府-产业-公民社会"四重螺旋"一方面为模式3知识生产提供了适应性情景,另一方面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模式选择。根据核心行为主体不同,"四重螺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表现为"三重螺旋+用户""以企业为中心""以公共部门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四种可选模式,并通过四条路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创新和创业的逻辑起点都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和产业化,创业和创新的促进主体都离不开大学、产业、政府以及三者之间的协作。借鉴知识创新三螺旋模型建构大学毕业生创业三螺旋促进体系,可以在发挥大学知识链的主体作用、政府制度链的主导作用、企业产业链的助推作用的同时,以大学、政府、产业的三螺旋联动来营造毕业生创业的知识空间、趋同空间和创新空间,从而统筹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论三螺旋理论下的创业型大学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螺旋理论是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系亨利·埃兹科维兹教授和阿姆斯特丹科技发展学院的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有关企业、大学和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互动关系理论。它利用生物学中有关三螺旋的原理来解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政府、大学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该理论近年在国际上有广泛的影响,在我国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重视。三螺旋理论同创业型大学也有非常密切的关联。虽然创业型大学在三螺旋理论出现之前早已存在,但是三螺旋理论为创业型大学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三螺旋理论可以有助于我们理…  相似文献   

9.
三螺旋模型是知识经济背景下政府、企业和大学协同创新的一种新范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导模型、自由放任模型和重叠模型三种类型。三螺旋模型是典型的"耦合交互式创新",创新动力机制来自于政府政策驱动力、企业市场需求力和大学科研推动力的有机结合;传播机制具有高速、高效、低成本的特点。政府、企业和大学三方分工合作,政府是创新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推动者,企业是主力军,大学是支撑者。三方协调联动可以有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三螺旋模型应用的最终目的在于打造目标一致的创新联盟,形成良好的政产研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三螺旋模型应用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适切性表现在:大学、企业和政府是"双创"人才培养的基石,混成组织是"双创"人才培养的关键,社会支持环境是"双创"人才培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国际创新理论的支撑下,提出“综合实践-毕业设计-职前训练”相结合的新的三螺旋模式,构建了综合实践的专业性、毕业设计的创新性和职前训练的职业性相融合的三螺旋模型,提高了高职学生适应岗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创业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解决大学的咨询、专利权、大学创办公司等问题,不断调整大学一企业、大学一政府的关系,不断进行组织变革,从而实现大学创业职能的产生。在整个转变过程中,不管麻省理工学院怎么调整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其“象牙塔”精神一直作为大学转型的底线,最终实现了大学主导的大学-企业-政府三螺旋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产业、政府合作的研究成果大体可分为“产学研”研究和“官产学”研究两种,本文着重对这两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成果进行详细梳理,并尝试着使用“大学-产业-政府合作”这个概念。国际上,在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合作理论的指导下,该方面研究的通用概念是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简称UIG。我们引用这个概念,便于与国际相关研究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三重螺旋模型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新型理论,为高等职业学校与政府、企业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基于三重螺旋模型的观点,从企业、高等职业院校和政府三个层面出发,构建三者和谐共处的三重螺旋,是构建良好的建筑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三重螺旋模型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新型理论,为高等职业学校与政府、企业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基于三重螺旋模型的观点,从企业、高等职业院校和政府三个层面出发,构建三者和谐共处的三重螺旋,是构建良好的建筑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三重螺旋模型理论是目前国际范围内研究大学、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关系的主流理论。通过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特点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建筑类高等职业院校的独特优势的分析,本文认为,三重螺旋模型理论适用于建筑类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院校、企业和政府合作的研究,为建筑类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三重螺旋模型理论是目前国际范围内研究大学、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关系的主流理论通过对高校的特点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建筑类院校的独特优势的分析,本文认为,三重螺旋模型理论适用于建筑类教育领域的院校、企业和政府合作的研究,为建筑类教育院校、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三螺旋理论下欧洲创业型大学的组织转型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螺旋理论讨论了在知识生产与转化的不同阶段,大学、产业与政府等创新主体相互联结在一起,形成三种力量既相互影响又螺旋上升的三螺旋模型关系,其中又包含宏观与微观层面上的两种循环。创业型大学是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关系发展的推进器。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拓宽的发展型单位、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激活的学术中心、整合的创业文化等五个典型要素在欧洲创业型大学的组织转型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促进作用。三螺旋理论与欧洲创业型大学的实践为我国大学的组织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创新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旋律,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跨界协同创新是知识创新、技术革新、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的重要路径选择。在我国大学积极开展协同创新的进程中,本研究采用三螺旋互信息算法,以我国1998-2013年间发表的SCI论文为基础,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维度,定量测度了我国大学与工业企业、政府研发机构之间跨界协同创新的耦合效应,分析诊断了其潜在的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美、英、日大学-政府-企业合作模式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梳理了发达国家在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中的独具特色的模式,包括美国的企业孵化器、工业-大学合作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英国的联合教授席位、创业型大学、教育公司,日本的共同研究中心、委托研究和委托研究员.希望为我国的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校并不是唯一实施主体,企业与政府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三螺旋理论强调大学、企业和政府间的合作与相互作用,突出三方的协同创新,这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三螺旋理论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共同投入并建立良性互动的发展关系,聚焦目标,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合力;同步发力,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良好生态;创新机制,提高校企政合作的紧密度;建立互动合作网络,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多级倍增效应;建立运作实体,创建新型创新创业教育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