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经费短缺 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1995年的《教育法》规定:到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支出应达到GDP的4%,而实际情况是1999年、2000年、2001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79%、2.87%、3.19%,近几年财政件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在3%左右。我国教育投入不但远远少于发达国家,而且少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育投资的“怪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怪圈之一:投入不足与严重浪费并存 进入90年代以来,虽然我国教育投资总量大幅度增加,但教育投入水平依然较低,经费短缺的矛盾仍很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分析,1991—1995年间我国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3.2%。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资料,1985年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平均为5.7%,其中发达国家为6.1%,发展中国家为4%,均高于我国目前的水平。二是生均教育投入水平低。以生均教育经费与GDP的比重计算的、生均教育经费指数,近几年也徘徊不前。1991—1995年我国的平均生均经费指数为0.181,低于1990年的0.202:1995年人均GDP比1994年增长27%,而生均教育经费比上年只增长21%。尽管90年代以来教育投入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经费短缺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1995年的《教育法》规定:到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支出应达到GDP的4%,而实际情况是1999年、2000年、2001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79%、2.87%、3.19%,近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在3%左右。我国教育投入不但远远少于发达国家,而且少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农村义务教育的公用经费很多地方是“零预算”,在一些农村学校,电灯要省着点,粉笔要掰着用。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减轻了,同时也意味着基层政府收入的减少,教育附加费和集资的取…  相似文献   

4.
民办教育投资管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炜 《农村教育》2005,(10):44-45
民办教育的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这与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和需求息息相关:中国有着占世界22%的人口,但是全国教育经费仅占世界的1.5%.可谓穷国办大教育。据报道,1985年世界各围教育投入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是5.2%,发达国家是5.5%,发展中国家是4.5%,而当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只占2.3%:近年来.中国GDP的增长保持在7%以上,但与此相形见绌的是。200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28%.反而比上年的3.32%减少了0.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王啸浪 《师道》2010,(4):12-13
说到教育经费投入,人们自然会想到“教育经费占GDP4%”这一目标。这一目标到底高不高?有“4%专业户”之称的全国政协委员沈士团在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了9%左右,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也达到了4.1%。  相似文献   

6.
“九五”以来,我国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的大量增加有力地支持了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经济不发达,财力也不充裕,教育投入规模和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公共教育经费支出职责划分不同   由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同,世界各国教育经费筹措政策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实行集权制的国家,公共教育经费主要由中央政府负责。如法国中央财政提供公共教育经费的 2/3,地方财政负担 1/3。第二类是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分权制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义务教育投资的总体水平偏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从1991年到1999年一直未超过3%,最高年份为1991年3.0%,最低年份为1996年2.47%。而以同样的指标来衡量,1991年世界平均为5.1%,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1%,联合国教科文则呼吁世界各国在2000年应实现6%的目标。即使到了2002年,我国财政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建国以来最高水平,但也只有3.41%。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水平与世界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说明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够,投资总量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与OECD主要成员国在公共财政收入、教育支出结构上的差异,可以看到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并不大,而财政性教育支出的比例却相对偏低。要实现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需调整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我国预算内教育拨款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充分开发财政性教育收入中的其他来源收入。  相似文献   

9.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偏低,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其主要原因:一是教育管理体制和分税制财政体制带来的教育经费负担责任的划分不合理;二是有关法律法规对教育投入的规定未能有效落实.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的对策:一是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构建公共教育财政制度;二是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建立省级政府统筹的教育经费分担机制;三是建立公平科学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0.
“九五”以来,我国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的大量增加有力地支持了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经济不发达,财力也不充裕,教育投入规模和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公共教育经费支出职责划分不同;二、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不同;三、政府教育拨款的分配结构不同;四、公共教育支出规模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义务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1.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义务教育投资的总体水平偏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从1991年到1999年一直未超过3%,最高年份为1991年3.0%,最低年份为1996年2.47%。[1]P14而以同样的指标来衡量,1991年世界平均为5.1%,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1%,联合国教科文则呼吁世界各国在2000年应实现6%的目标。[2]P315-316即使到了2002年,我国财政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建国以来最高水平,但也只有3.41%。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水平与世界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说明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够,投资总量…  相似文献   

12.
补白     
笑蜀 《学习之友》2011,(6):31-31
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下限为4.07%-4.25%。  相似文献   

13.
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分析了国外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教育经费中私费负担与政府拨款所占的比例。文中整理的主要是2004年、2005年的资料,数据主要来源于OECD网站。同时,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对如何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提出了五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提供的统计数字,1986年世界公共教育经费共计7930亿美元,其中87%是由发达国家支出的,13%是由发展中国家支出的。1970年发展中国家支出的公共教育经费占9%。公共教育经费占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1970年为5.2%,1975年增加到5.5%。教育经费持续而明显增加的是非洲,从1970年的3,4%增加到1986年的6.1%。从全世界来看,人均教育经费从1970年的44美元增加到1986年的162美元,增加了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属性。普通高中教育的普及是经济社会发展、解决我国教育体系结构失衡问题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整个国民的文化水平和基本素质,促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将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是普及高中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意义。从世界各国义务教育年限及特点来看,义务教育向高中阶段延伸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从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来看,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普通高中义务教育的实现,依赖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加及三级教育经费投入结构的优化,依赖于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依赖于既有成熟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1.学前教育公共投入的基本情况(1)学前教育公共经费占GDP的百分比。1996年,欧盟委员会保育协会就建议欧洲各国对早期保育和教育的投入总额至少要占GDP的1%。目前,欧洲少数国家已超过或接近达到这一水平。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在GDP中所占比例仅0.036%左右。(2)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额的百分比。西方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公共经费在教育经费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差异很大,但总体来看,多数国家学前教育公共经费在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都超过6%-8%。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在教育经  相似文献   

17.
1993年我国就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要达到4%的目标,至今仍然没有达标。文章以1993-2009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和财政收入的比例、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等指标为样本,考察了辽宁省教育投入努力度的状况,比较分析了辽宁省与北京、广东、江苏等发达省(市)份及全国平均教育投入水平的差异,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教育的公共投入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视农村教育的公共投入、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村教育公共投入存在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占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比重偏低、各级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不合理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该加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总量投入,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建立多元主体农村教育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9.
重视农村教育的公共投入,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村教育存在公共投入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占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比重偏低、各级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不合理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该加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总量投入,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建立多元主体农村教育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我国教育发展目标中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达到4%产生质疑的根本原因是相关研究成果中缺乏数学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应用生产函数理论可以证明,劳动力平均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指数增长函数性质.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尤其是在人均劳动资本的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劳动力质量的水平与科技进步应是均衡发展的,增长变化的幅度应是相等的.要保证社会生产水平指数增长,教育投入总值至少要与社会生产产值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公共教育经费与教育投入总值至少保持2/3的比例关系.走科技先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需要逐年提高,带动全社会的教育投入占GDP比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