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中国出版第一人张元济在1902年正式加入商务印书馆前,通过兴办新学、培养英才逐步完善了自己教育救国的理想,同时也看到出版对于普及教育的巨大作用。1902年加盟商务印书馆后,他带领商务印书馆一路迎风破浪,17年间使得商务的资本增长了499倍,从一个小小的印刷工场一跃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出版企业,创造了中国近代出版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奇迹。入主商务伊始,张元济便为商务印书馆确立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4月25日-27日,为庆祝商务印书馆成立115周年同时纪念张元济先生诞辰145周年,商务印书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中国社会科学报社、海盐县人民政府联合在张元济先生的故里浙江海盐召开"《张元济全集》出版座谈暨第四届张元济学术思想研讨会"。两岸三地商务人共同赴会缅怀前辈。张元济是中国现代出版第一人,他几乎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3.
郭小霞 《编辑学刊》2016,(4):104-107
商务印书馆在我国出版界有响当当的名气。它由最初一个不起眼的小印刷作坊到后来成为当时民族出版行业的巨头,其中的巨变可以说和出版家张元济先生的加入密切相关。文章在重点梳理分析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出版活动的基础上,探讨了其编辑思想对于当下出版活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商务印书馆汪家熔同志的出版史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史及其他》最近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汪家熔同志多年热心研究商务印书馆历史,整理、辑集有《张元济日记》《张元济书札》《张元济文诗》等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4月25日,《张元济全集》出版座谈暨第四届张元济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浙江海盐召开。本次活动为期3天,包括张元济纪念馆开馆和思想研讨会两项内容,由商务印书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中国社会科学报社、海盐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据了解,张元济故居海盐县投资4300多万元,启动了"张元济图书馆新馆扩建"工程和"张元济纪念馆"  相似文献   

6.
谈到中国近代出版事业,一代出版巨擘张元济先生和商务印书馆是无法绕开的.作为中国近代出版事业的开拓者和商务印书馆的灵魂人物——张元济,其领导下的商务印书馆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出版界的老大.为了保护中华古籍,将商务印书馆做大做强,张元济可说是呕心沥血,无论遇到何种人生窘境,张元济都做到了铮铮铁骨,一身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7.
张元济(1867年-1959年),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902年应夏瑞芳邀请,入商务印书馆,成为中国近现代出版业"开辟草莱的人"(茅盾语).  相似文献   

8.
彭秋龙  秦思慧 《出版与印刷》2020,(3):103-108, 92
张元济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奠基人,他以旧式学人特有的出版精神,带领商务印书馆取得了诸多成就,为我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文章阐述了出版精神的内涵,分析了张元济出版精神的表现,提出了张元济出版精神的现实意义,以期为新时代编辑人员培育出版精神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绍曾与商务印书馆间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1930年,王绍曾进入商务印书馆校史处协助张元济整理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馆中工作也使其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王绍曾开始正式研究张元济其人其学,研究重心偏向张元济的古籍整理与校勘成就,同时发起并向中华书局讨回《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又组织团队进行整理并最终将...  相似文献   

10.
正暮春四月,去浙江海盐小城朝圣——参加商务印书馆成立115周年、张元济诞辰145周年纪念暨《张元济全集》出版座谈会、第四届张元济学术思想研讨会。研讨会甫一开始,知名出版人王建辉首先发言,直抒胸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出版业兴起于1897年商务印书馆的成立。商务印书馆初为一家印刷工厂,其能“做大做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企业,半个多世纪来一直称雄于出版界,应归功于教科书的出版。商务印书馆董事陈叔通在《回忆商务印书馆》中说:“商务发财主要是靠教科书。”1904年,由张元济组织编制的《最新教科书》陆续出版,成为清末影响最大的一套教科书,“一、此书既出,其它书局之儿童读本,即渐渐不复流行。二、在白话教科书未提供之前,凡各书局所编之教科书及学部国  相似文献   

12.
《张元济书札·增订本)出版。1981年底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张元济日记》和《张元济书札》。《日记》是全文,《书札》则是极少一部分,不足20万字。张先生生前交游极广,书信往来极多。缘由刚拨乱反  相似文献   

13.
成果娜 《新闻世界》2014,(12):127-128
张元济是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杰出出版家,有“中国出版第一人”之称。在主持商务印书馆期间,张元济以扶助教育、义利兼顾、开明务实的出版思想经营馆务,将商务印书馆从一家手工作坊式的印刷所发展成为我国近现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兼具出版、印刷、发行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事业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当代中国出版业应积极从张元济的出版思想中汲取营养,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4.
1987年2月,是商务印书馆创业九十周年,同年农历9月28日,恰巧也是商务印书馆前辈张元济先生诞生一百二十周年,乘此机会,笔者想就张元济先生为什么选择出版工作作为终身事业这个问题,从思想上作些探索,也对海内外研究  相似文献   

15.
商务印书馆最新出版的《张元济全集》(书信卷)搜集了张元济先生与友人之间的数千封书信,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出版及文化事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张元济先生漫长的一生中学术交往广泛,全集亦不免有所遗漏。以下就是刊载在《江苏省立图书馆第八年年刊》上,张元济与柳诒徵先生之间的来往函,而全集未收。原信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商务印书馆在百度百科中显示有5个词条,分别为:中国大陆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印书馆,台湾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及澳门分馆。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CP)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商务印书馆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以张元济、夏瑞芳为首的出版家艰苦创业,  相似文献   

17.
张元济的编辑思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艳 《出版科学》2002,(1):64-66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早年中进士,点翰林,激于时势,抨击时弊,参与戊戌变法。维新失败后被革职。1901年,张元济加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他主张教育救国,启迪民智,苦心孤诣,矢志不移。在他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印刷所发展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事业机构。张元济在中国出版事业和文化事业上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张元济于1910年3月17日(二月初七日)从上海起程,开始了长达10个月的欧美环游之旅,于1911年1月18日(十二月十八日)回到上海。张元济且走且停,一路考察了西方各国教育、出版、印刷事业,同时还与商务印书馆的同仁频频通信,处理馆务。文章主要对1910年8月张元济致夏瑞芳和高凤池的一封信做求证与解读,以期管窥此时张元济对中外合作出版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陈锋  陈江 《出版科学》1999,(4):42-44
1978年以后我国进入经济高速增长和学术研究蓬勃开展的新时期,出版史、编辑史的研究园地也一片新绿,新各出版类期刊辟出专栏刊登出版史料和专题论.上海还出现了专门刊物《出版史料》。商务印书馆作为建国前最大的.历史悠久的出版社,被学们当作个案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很自然的事.研究商务印书馆馆史及其主要创建人夏粹芳.张元济的章和专不断涌现出来.国外(日、法.新西兰等)和港台地区也有学倾心于此.发表、出版了他们的成果,其中包括王云五的《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等书。  相似文献   

20.
张元济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商务印书馆的成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文章从人才选用、薪酬待遇、员工培训发展和组织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并提出构建包容文化氛围、实现人力资源优胜劣汰、杜绝裙带关系、重视员工培训与发展、建设企业组织文化五个方面,这对我国当今出版企业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