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青海教育》2009,(6):13-13
近日,由西宁市教育局主办的西宁地区少年儿童围棋定段(升段)赛在西宁市少年宫举行。 来自西宁市少年宫围棋培训中心及西宁市16所围棋试点学校的百余名参赛选手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进行了激烈的角逐。通过比赛有18名同学晋升为围棋业余1段,8名同学晋升为围棋业余2段。本次比赛特别邀请了甘肃省围棋协会常务副主席、围棋国家级裁判伍爵天先生担任裁判长。  相似文献   

2.
暑假里,学围棋的儿子要去参加升段考试。依照规则,每位学员要赛9场,赢6场方能获得升段资格。由于参赛者甚多,竞争很大,儿子平日的围棋水平又不很稳定,我和儿子有些忧心忡忡。到了比赛的那一天,我早早地把儿子送到比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我参加了15级围棋定级比赛。比赛当天,我早早地到了比赛地点。  相似文献   

4.
吃过晚饭,俞家父子围棋对抗赛之年终总决赛开始了。
  自从儿子学围棋以来,我们偶有对弈,自然我胜多负少,毕竟姜还是老的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的水平提高得很快,我慢慢觉得应对吃力起来。面对儿子的挑战,我决心维护老一代三脚猫业余棋手的尊严。孩子妈妈竟然大方地从她的小金库里拿出一百块“大洋”作为奖金,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女人,难道嫌火药味还不够浓吗?  相似文献   

5.
1993年暑假,儿子要上中班了。幼儿园老师让我协助辅导儿子下围棋。儿子只有5岁,对围棋一无所知,我对博大精深的围棋也仅知皮毛,我能配合老师把儿子引进围棋的天地吗?面对现实,我根据儿童心理稳定时间短和下围棋需要恒心这一矛盾,采用了因势利导、培养兴趣、有的放矢、发展兴趣的辅导方法。开始时,我不急于对孩子提什么要求,而是因势利导,激发儿子对围棋的兴趣。起初,我用黑子在棋盘上摆上一个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图形,让孩子跟着用白子放,使他能准确地放子,能读懂棋子的图形。在表扬和鼓励声中,儿子对黑白棋子构成的图形渐渐产生了兴趣。然后,我开始把围棋中的一些初步知识渗透在玩棋之中,我放一颗、两颗白子,逐渐增多,让儿子用黑子把  相似文献   

6.
儿子和围棋     
儿子一岁半时,爸爸捧出自己喜爱的围棋,要教儿子对奕。较量结果,爸爸被一大把棋子打得落荒而逃,儿子乐得手舞足蹈,竟于哈哈笑声中钟爱起围棋来。 (一) 儿子一把一把地抓起棋子,一会装进这个篮子里,一会又倒入那个小桶。最让他兴奋的,是一颗两颗地放进盒子,再“哗!”一下全倒出来,其响声和一地自然的图案真令儿子开怀。不懂围棋却懂儿子的妈妈出面了。“小鸡,饿了吗?鸡妈妈带你去吃米。”儿子马上用拇指、  相似文献   

7.
去年10月中旬,我作出一个令所有人惊讶的选择。那就是让已经升上初中,并且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儿子休学去学围棋了。朋友与家人看到我作出这样的决定,都怀疑我是否受了什么刺激,有对我好言相劝的,也有帮我分析利弊的,就是没有一个能支持和理解我的。面对大家的轮番轰炸,我依然坚持我的观点,因为我知道,是儿子对围棋的执著感动了我。我要给儿子一次全身心下棋的机会,否则儿子也许会遗憾一辈子,我会后悔一辈子。儿子贾冬今年12周岁了,5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黑白世界里,从此与围棋结下不解之缘。最初,他在鲁抗围棋俱乐部学棋。每个星期天、节…  相似文献   

8.
刘昌赫,1966年4月25日出生,韩国人,围棋九段。90年代与李昌镐、曹薰铉、徐奉洙合称韩国棋坛四大天王。刘昌赫原是业余棋手出身,从小是跟父亲学的棋。9岁时,刘昌赫首次参加全国少年赛便获得了冠军。1979年,他再次一鸣惊人,在当年举行的第6届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上力压群雄,开创了小学生夺取全国冠军的先例。1984年,刘昌赫代表韩国参加了第6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尽管获得了亚军,但他对这成绩十分不满。回国后,他立即  相似文献   

9.
198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出现了一道很有意思的竞赛题,它涉及到当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一个计数问题.原题是: 甲、乙两队各出7名队员在事先安排好的顺序出场参加围棋擂台赛.双方先由1号队员比赛,负者被淘汰,胜者再与负方的2号队员比赛……,直到有一方队员全被淘汰为止,另一方获得胜利,形成一种比赛过程,那么所有可能出现的比赛过程的种数是多少? 本文拟就当今流行的多种比赛方式一一循环赛、淘汰赛、循环与淘汰混合赛制、对抗赛、擂台赛等,谈谈有关比赛场次、出场名单、名次顺序、场地安排等内容的计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拍照     
儿子刚一进门就大叫爸爸,爸爸以为出了什么事,赶紧到门口来。儿子说:“今天羽毛球比赛,我得了  相似文献   

11.
1987年是我一生的分水岭。这一年,我得了一个儿子,并且纯属意外地迷上了围棋。古人称围棋为“木野狐”,意思是它像狐狸精一样吸引人,对此我深表赞同。我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一手下棋,一手反抱儿子——一者怕他撒尿,二者怕他将棋子往嘴里塞。  相似文献   

12.
《棋魂》     
小学生进藤光在爷爷家发现了一块有血迹的围棋棋盘,奇怪的是别人都看不见那处血迹。就在他感到非常惊讶的时候,温文尔雅的藤原佐为出现在他面前。热爱围棋的佐为希望阿光能帮助他实现毕生的愿望———体会到“神之一技”,可是此时的阿光对围棋一窍不通并且毫无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阿光在佐为的指点下打败了同龄人———有着很高围棋天赋的塔矢亮。阿亮的父亲正是当代日本最顶尖的围棋棋士塔矢名人。阿光对围棋产生了兴趣,开始学下棋。进初中以后,阿光参加了中学围棋联赛,又一次碰到了视他为对手的阿亮。比赛当天,阿光希望凭自己的实力与阿…  相似文献   

13.
在江苏卫视采访“最强大脑”那几天,我在后台见到了一个小男孩。 他7岁,手还很小,一个人埋头拧魔方,几秒就好。妈妈很宝贝他,对我说,儿子钢琴已经过了10级,现在钢琴学完了,不学了,过段时间去学学围棋。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语文老师,刚读过卢志文校长的《校园呼唤闲暇教育》,又适逢学校新设围棋课。就报名做了围棋教练——他是业余三段。  相似文献   

15.
六战六捷     
我参加过许多次围棋比赛,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我七岁那年参加的“威海杯”少儿围棋升级赛。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爸爸开车送我到静安区威海路小学参加比赛,一路上,我信心百倍地向爸爸表示:我一定会升级。可当我走进七级组的比赛教室,看到那个比我大三岁的对手后,我不由地感到有些胆怯,于是把棋下得非常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     
说到用语言教育孩子还是用行动教育孩子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父亲带着孩子去参加儿童攀岩比赛,父亲是个攀岩爱好者,儿子的身体素质也不错。比赛时父亲站在场外不停地给儿子喊加油,儿子也能清晰地听见父亲的声音“别紧张!”“快一点儿!”“别害怕!”可是最终儿子还是输掉了  相似文献   

17.
近来,沪上出现了学习型家庭,浓浓的学习氛围给孩子成才增添了不少助力。母子两人背靠背,儿子占据了书桌做作业,母亲则在饭桌上看报读书,房间不大,学习氛围却很浓。在黄浦区应昌期围棋学校就读的徐勰告诉笔者,给自己的成长带来最大帮助的就是自己有一个学习型的家庭。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西安地区举办的业余网球比赛为研究对象,对西安地区业余网球比赛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为西安地区业余网球比赛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西安地区群众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一份力.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必须植根于社会这块沃土之中,创办特色学校更是如此。它必须得到社会的承认、理解和支持,然后才能更好地挖掘潜力,发挥自身的优势,获得更好的效益。嵊州市作为闻名遐尔的全国围棋之乡,具有浓厚的社会围棋文化底蕴,围棋已经得到了市民的接受与提倡。也正是在这一优势之下,在社会的理解支持下,1990年4月30日,经过浙江省体育运动委员会的批准,鹿山学校正式成为浙江省的一个业余的围棋训练点。  相似文献   

20.
我成功了     
前不久,我参加了山西省业余围棋升段赛,以6胜2负的战绩升入2段,实现了我升入一段以来梦寐以求的愿望。对于只有一年棋龄的我来说,升入二段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