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教育论认为,人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实践不断自我建构的过程。这就是说,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上学求教的。对于学生而言,如果缺乏被尊重的情感体验,就无法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只有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打开心灵的大门,找到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教育途径与方法,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过程并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要遵从这一原则,设计课堂教学,创建高效课堂,激起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的意识,促进他们全面并且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很多,教师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把课文读一遍,或者在课中读一两个片断,这就算不错的了。有的只是让学生在预习时泛泛地读一下课文,一上课就开始讲解、分析,整堂课没有学生自己独立读书的活动。这种走在阅读边上的“伪阅读”式的阅读教学,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3.
论个性化心理素质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个性化心理教育应该在当代的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即: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特征强烈地影响个人创造力的发展,是人才成功的关键素质之一,一个人只有通过更好地了解自己,尤其了解那些使自己独一无二的品质,才会变得更有力。同时,它也应该在一种更为广泛的意义上,在当代的学校教育中发挥其自身潜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习作要求: 你希望别人了解你吗?希望别人知道你的性格、兴趣、特长吗?那么,请你拿起笔来,向别人介绍自己。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积累·运用一。习作指导: 介绍自己的目的是让别人记住你、了解你。所以光是泛泛地说出自己  相似文献   

5.
<正>说起叶圣陶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他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教育事业中,撰写了很多的童话和小说,还有很多的名言警句,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这句话也很好地概括了叶老先生的教育理论思想。我就叶圣陶教育理论的四个方面,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一、旨在"做人",这是教育的宗旨、目标叶老先生认为:"受教育的意义和目  相似文献   

6.
杜召荣 《考试周刊》2012,(21):168-169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投入、期望都是前所未有的,每一个做家长的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自己家庭教育的质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并且在不断加强自己的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为保证家庭教育质量做努力。本文谈谈积极心理暗示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感到低年级口语交际课堂有“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热的是教师,精心准备,满心希望孩子们能和自己“互动”起来:冷的是学生,启而不发,有口不言,大有“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就是“咬定金口不放松”之势。  相似文献   

8.
德育,在本质是一种塑造人的教育。古人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来说,师生关系是基础。教师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教育对象,明确了教育目标与学生心理需求的关系,才能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地达到教育目的。在这里,我想就高中起始年级的德育教育谈谈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张敏 《教学与管理》2014,(11):13-15
心理绘画日记是指孩子用自己的图式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自己对于外界事物的客观认识。心理绘画与心理日记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是以图画配以文字的形式完成的,是孩子对自己生活中所经历的事件的创造性表现。心理绘画日记融合了习作、记忆、想象和创作等多种表达方式,能够主观地个性化地展示学生心目中的外部生活,是孩子的形象记忆与主观意念的直观表现,是孩子个性化语言的外在呈现,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孩子的内心世界,这就为教师解读孩子的内心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因此,心理绘画日记可以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它对教师了解孩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边互动的活动。教育者要想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必须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需要,包括了解学生的生活、心理状况,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绪,日常生活需要和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对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有效地调节教育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书讯     
最近听到一个十分钟的片断课,老师执教的是小学语文《一件运动衫》。这篇课文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小男孩用自己最喜爱的运动衫为邻居康威老先生换购了一双新鞋,因为康威老先生的鞋已经烂得不能再修补了。当小男孩把新鞋送给康威老先生时,出乎意料的是,康威老先生竞送给作者最喜欢的那件运动衫,那是他用心爱的小狗换来的。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教学中,写什么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一大瓶颈.陶行知老先生认为写作文"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断地涌出真实的水来".那么源头在哪里呢?源头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生活是具体的、真实的,作文就是在具体的、真实的生活中习作.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学开展说课活动,是解决当前职业学校教学方法陈旧,方式单一等弊病的有效手段。目前,职业学校一部分财会教师的说课还仅仅停留在泛泛地说 “四大步“状态,缺少理论升华,缺少主次分明,缺少融会贯通。作为一名财会教师要有一段精彩的说课, 离不开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离不开精心投入的课堂教学实践,离不开具有独到见解的学述论文的撰写, 更离不开对市场经济财会活动的涉猎。关于《支票结算》这节课的说课,我注重了以上四者的巧妙结合,在此表述一下自己的初浅见解。  相似文献   

14.
费老走了,2005年4月24日22时38分。已经记不清楚从何时开始知道“费孝通”这一名字,只肤浅地了解到.他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而对费老有关教育的认识与思考的了解,却是在数十遍地拜读了《教育以人为本——访费孝通先生》(《人民教育》2004年第9期,作者贾海红)之后。费老先生真切、豁达、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等高尚品质深深感动了我,对师者师、范之思考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5.
学生进入初中,逐渐步入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青春期。在新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影响下,个性渐渐形成,自我意识的程序有了新发展。它所表现的特点是:第一,少年们开始对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兴趣,开始要求了解别人和自己的个性特点。他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和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更多地议论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动机和个性特点。第二,少年们对别人或自己的个性特征评价的能力是逐步完善起来的。他们起初会评价别人的个性特征,以后才逐步学会评价自己。但少年对自己个性特点的认识,起先是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的,以后才逐渐对自己有一定的评价,他  相似文献   

16.
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的父亲方老先生,是迂腐的老乡绅,儿子走时,他有许多临别赠言吩咐儿子记着,成双成对地很好听,什么“咬紧牙关,站定脚跟”,“可长日思家,而不可一日恋家”等等。方鸿渐知道这些话虽然对自己说,而主要是方老先生记载在日记和回忆录里,让天下后世知道他老先生怎样地教子有方。方老先生闲着无事,忽然发现了自己,这种精神上的顾影自怜,使他写自传,写日记,研究心理学的人一望而知他是“语文狂”。  相似文献   

17.
引导中学生渡过心理断乳期,最佳的方式是班级心理教育。班主任要了解心理断乳期的特征及问题,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空间,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在活动中改造自己。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小学生写字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在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增设了小学生写字教学,从而最大限度地拯救小学生过度依附于高科技等学习手段与方式,逐渐使写字能力淡化或减弱。但写字教学的开设并不意味着小学生已经开始正式学习书法,因为写字与书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有的教师从事着写字教学的学科,可能就认为自己是书法老师,其实不然,如若让学生从事书法的学习与深入了解,就要求教师在书法的基本功上下足工夫,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对待差生的教育中,我们往往加班加点地为差生补习功课,师生、家长都付出了努力,而差生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显著提高。究其原因,除了少部分差生在智力上、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外,大部分差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成为差生的学习障碍,是影响他们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内部原因。因此,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应该从了解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开始,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 一、差生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学习差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指责和同学的白眼,因而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期望较低,常有一种“我不行”的消…  相似文献   

20.
引导中学生渡过心理断乳期,最佳的方式是班级心理教育.班主任要了解心理断乳期的特征及问题,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空间,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在活动中改造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