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传统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正在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用教材教”并不否定教材的价值,它提倡的是在尊重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跳出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超越教材。教师需要自主开发教学资源,挖掘和整合教学内容,寻求能把教与学充分整合的最佳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以生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目的。同时,教师还需要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2.
一、把切入点放在教材体系的调整上 ,起好“三进入”首棋———进教材“三进入”是一个逐步深入过程 ,其中“进教材”是“三进入”的起点 ,把“进教材”这一首棋“起”好 ,是确保“进课堂、进头脑”的基础和前提。所以 ,推进“三个代表”“三进入”要把切入点放在教材体系的调整上 ,通过三个途径 ,积极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教材。一把编写“三个代表”系列教材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的直接途径。讲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等。二是把更新相关教材作为“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凭借,语文教师的教材使用观会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王君老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注重“认识教材,把教材读厚”“吃透教材,把教材用薄”“超越教材,把教材盘活”的教材使用观,达到了教材使用的活化与灵化,打通了青春语文的教法与活法。  相似文献   

4.
提高教材质量,打造精品教材,是新时代教材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是精品教材建设的根本目标和重点任务。精品教材是彰显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材,必须把正确的价值导向放在首位,彰显中国魂脉和世界文明新成果,遵循育人规律,用心打造。精品教材建设需要明确以下重点任务:实施中小学科学技术类教材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推进职业教育“专精特新”教材建设,支持和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实施“中国系列”教材建设,加快数字教材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5.
一、现状分析 (一)教材=“圣旨”有些教师对音乐教材敬若神明,明显缺乏一种创新意识。他们常常把音乐教材当作“圣旨”,认为书上是这样写的,所以就必须这样教。他们在教学时完全成为音乐教材的傀儡,不敢越“雷池”半步,成了教  相似文献   

6.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素养,达成育人目标的主要凭借。怎样用好教材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彰显教材的价值更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可以从“尊重并研读教材,发现教材的价值”“恰当处理教材,呈现教材的精彩”“灵活运用教材,迁移教材的写法”这三个层级用好教材,从而实现教材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教材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载体。根据高职院校“字体设计”课程的特点,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及“教材”“学材”“二位一体”的原则,探讨“工作手册+工作笔记+配套数字资源手册”活页式教材的编写。打破传统纸质教材的固有形式,编写过程把匠心教育的主线贯穿始终,基于职业能力要求设计框架,依据实际工作流程设计工作任务,并将其与数字化资源有机结合,让教学资源“动态化”,全面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求,为高职“字体设计”课程新形态教材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常听专家说,有的教师是在“教教材”,而有的教师却是在“用教材教”。听到这样的话,总觉得意思差不多,从没去思考过。今天,在教学《匆匆》一课时,我忽然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教教材”,就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教学模式;而“用教材教”,就是把教材当作素材,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调整、挖掘、重组。  相似文献   

9.
一、与以往的教材相比 人教实验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最大公因数”教学编排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1.命名不同。我们不难发现,原先教材上的“最大公约数”实际上就是实验教材中的“最大公因数”。令人省思的是,为什么实验教材要把这一概念的命名改为“最大公因数”?这一字之差是否另有玄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材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新阶段,教材研究呈现新主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把教材意识形态关;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完善教材管理与治理模式;对教材内涵的理解不断深化,由“教材”转向“学材”;教材评价更加科学,关照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关注数字教材的开发、建设与管理,聚焦服务教育教学。教材研究体现出的新特征是:多元研究主体推动教材研究进入新格局,教材研究主题呈现精微化趋势,教材研究服务教材政策意识与能力进一步提升,教材研究思路更加开阔、方法更加多样。未来我国教材研究的新趋势为:坚持教材作为国家事权,推进意识形态进教材;重视教材元研究,积极构建教材学;研究新背景下教材建设重点主题,继续服务教材决策;倡导教材的跨学科研究,形成教材研究学术共同体;促进教材研究规范化,推动研究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早已成为很多教师的追求.但我们须牢记“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把“金刚钻”需同时具备“内”“外”两个条件:所谓“外”,是具有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环境。当前的课堂教学多“模式”而少“个性”。  相似文献   

12.
教材选用取向与不同的教材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践中,对教师如何选用教材一般存在三种观点:“教教材”、“用教材教”、“不用教材教”。这三种不同观点反映了课程实施过程中三种不同的取向,即“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教师对待教材的不同态度实际上也折射了他们不同的教材观。作为新旧两种不同的教材观,“材料式”教材观和“圣经式”教材观在诸多方面都显示出迥然不同的特点。但新的课程改革为教材观的转变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生存的土壤,“材料式”教材观将成为教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吴惟粤  黄志红 《学子》2011,(9):8-10
问题一:谁来主编教材 从近年中小学教材编写立项的情况看,邀请名家主编教材似已成为一种倾向。有的出版社不是把力量扎扎实实地投放在教材编写基本队伍建设上,而是试图走捷径,倾力于请名家担纲主编,把教材成功与否的“注”押在名家身上。名家主编教材,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和依据。教材中的课文大多经过岁月的洗礼和编者的“干锤百炼”,文质精美。教学时,我们必须尊重教材,甚至要“忠于”教材,同时我们又不必把教材视为“圣经”,视为绝顶的最佳,丝毫不可“冒犯”。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教材的使用,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思路中的“教教材”,到课程改革以来的“用教材教”,体现了尊重学生数学知识构建的实质。研究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坚实基础,“走入”教材之后再“走出”教材,体现了教师的实践智慧。“用教材教”的基础是研究学情。  相似文献   

16.
郭珲峰 《新教师》2023,(9):30-32
语文课堂从研读教材开始,就必须把“语用”放在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瞄准“语用”这个靶心,抓好课文这个“例子”,通过细读教材文本、大胆整合取舍内容、积累运用语言等,实现语文课堂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把数学创新思维教育贯穿于教材编排的始终,尤其是应用题的编排,除了按“综合思路解题→分析思路解题→综合与分析思路结合解题”的顺序编排,还特别“把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近的应用题”成组编排,充分体现了“系统论”揭示的“任何系统都是有结构的有内部联系”的“整体原理”。  相似文献   

18.
“新形态写作教材”基于网络进行教材改革,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编写理念落到了实处,这是大学写作教材值得称道的一个重大转变。“新形态写作教材”的编写不仅考虑到了学生的专业需求,还考虑到了学生从业后的能力需求,这种真正依托网络资源的立体化教材,必会成为大学写作教材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在教育教学方面体现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反映在课程上,则是从主张把教材当作“蓝本”到主张把教材当作待解读“文本”,这是因为若把教材看成金科玉律,教学也就成了凝固的、共同寻找所谓惟一正确答案的机械活动,教师也就成了“教师匠”。若把教材作为教师与学生双方相互作用的对象,从不同角度和立场来进行解读,就能展示阅读者自身的创造性、独特性,展现出教材的不同光彩,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而也就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把“由知识走向学生”(即知识的再现、知识的传递)转向“由学生走向知识”(引导探求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朱学尧  陈国娇 《新疆教育》2012,(18):160-162
当前不少教师在使用教材时,都把精力放在教材中的例题的使用上,来进行二次打造和开发,而冷漠了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常把“课后习题”当成巩固新知的一种“附属品”,从而不能很好的发挥“课后习题”的价值功能。“课后习题”都是一线专家经过实践后精心选编的,编者也不便在教材中来明晰“课后习题”使用的有效性,但作为教材的使用者,要很好地挖掘“课后习题”的潜在的元素,要结合教材新知的内容,适当地进行“放大”,让它伴随着新课的教学“同生同长”,让它闪亮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