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对于没有一点文言功底的小学生来说,诗歌的教学是有难度的,虽然小学古诗都是浅显的。文章认为古诗教学要从词语的文言性、意象的复杂性、意义的跳跃性、主旨的含蓄性等四个方面进行突破,逐渐让学生掌握读懂诗歌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当下的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课堂,常以应试代替了鉴赏,教师把诗歌当文言来对待,字词句翻译到位,技巧上一一罗列,学生们关注的则是审题技巧、鉴赏术语等。在程式化的教学下,一首首洋溢着生命光辉,闪耀着中国文化魅力的诗词,变得毫无生命可言。笔者认为,不是古诗疏远了学生,也不是学生疏远了古诗,是我们没有在他们之间架起一座生活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牛晓彬 《现代语文》2009,(11):154-155
鉴于目前古诗教学中的问题,结合笔者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例,表达对古诗教学的思考,试图从四个层面探索古诗教学的一般方法,即:一、以朗读教学达到认知性赏析诗歌的目的;二、以诗意探究、背景引入达到理解性赏析诗歌的目的;三、以品析语言达到评价性赏析诗歌的目的;四、以立足本诗的拓展达到创造性赏析诗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顾晓惠 《成才之路》2013,(17):95-95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歌的民族。诗歌蕴藏着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精髓。在诗风词韵的孕育下,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传奇。学习古诗,是了解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方法,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言诗词已不是现代人交流的主要工具,这对古诗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古诗学习也越来越成为当今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化难为易让学生们对古诗这种富有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抒情性的文学样式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创设情境法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铁路一小程英娣古代诗歌熔文言与声韵于一炉,文字精炼,寓意深刻,这就给没有掌握文言文的人,特别是儿童阅读古诗带来了极大困难,教师如何去启发诱导学生突破这个难点呢?我在教学中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  相似文献   

6.
王丽荣 《考试周刊》2013,(73):48-48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从小学阶段,学生就开始接触中国文学中的精华——诗歌。古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语句凝练,意境优美,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应紧紧把握古诗所具有的文化基础性,指导学生学习古诗的基础知识,把握其思想教育性和艺术欣赏性,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和真善美的陶冶,为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古代文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小学阶段古代诗歌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原因在于诗歌词语的文言性、意义的跳跃性、主旨的含蓄性等特点。文章以小学诗歌为例,从自主预习、知人论世、涵咏美读、拓展阅读等四个方面展开探索,探寻古代诗歌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读懂诗歌的前提是对词句的正确理解。古诗用文言写成,与现代汉语差异颇大,古诗语言因特定的要求,常常出现省略、跳跃、倒置等特殊现象,这给小学生学习古诗带来很大障碍,扫除这一障碍,光靠描绘形象,感知具体内  相似文献   

9.
小学阶段古代诗歌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原因在于诗歌词语的文言性、意义的跳跃性、主旨的含蓄性等特点。文章以小学诗歌为例,从自主预习、知人论世、涵咏美读、拓展阅读等四个方面展开探索,探寻古代诗歌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歌的境界是意象的世界,在古典诗歌阅读教学中,从意象的角度解读古诗作品,是有效的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把握古诗意象的递相沿袭性特征,探讨诗歌意象选择的群体和个体性特征,体味揣摩诗人意象选择所产生的美感效果和整体把握意象的组合关系,不仅可以准确地理解诗歌的内涵,避免无谓的误读,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确立古诗阅读教学整体把握、强调熏陶的理念,达成审美化、创新性阅读。  相似文献   

11.
现行古典诗歌教学存在泛文言化、泛形式主义、泛程式化倾向,可能正在误入歧途,故须用"趣味"教学理念纠偏,以期符合新课标精神。古诗"趣味"教学常用手段有三:1.让审美视角"新"起来;2.把诗歌意象"泡"开来;3.有深层意蕴"挖"出来。这三种手段立意在于培植审美主体的接受冲动与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学现状1.古代诗词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从学生的层面来看,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古代诗歌由于距离现代时间久远,学生在解读时存在生活背景的差异,不易产生共鸣;二是大量优秀诗歌都是创作于诗人的中年甚至是老年阶段,十四五岁的学生人生阅历和积累显然不够,理解上很难深入,读不出诗歌中的人生况味,读不懂作者的"欲说还休";三是古诗以文言写作而成,很多学生不  相似文献   

13.
古诗在中华民族的的文言瑰宝中是一颗璀璨明珠。文言文在初、高中语文课中所占比列的渐增,已决定了古诗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地位,可见,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怎样进行古诗教学,才能让青少年最大限度地接受它的熏陶、理解它的蕴意、体会它的思想、学会自学古诗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14.
教师怎样才能教好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精美的诗歌呢?下面结合小学语文十二册《古诗三首》谈淡诗歌教学。 一、诗歌教学理念的设计 第十二册《古诗三首》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课古诗,教学时要以新课标有关学生学习古诗的评价要求和阅读能力的评价要求为依据,以评促学,评中导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疏解诗家语     
疏解诗家语,是阅读、鉴赏古诗,读懂诗句的一项基本功。由于古诗语言表达方式的特殊性,古诗教学必须注意诗歌的词类活用,疏通诗歌的特殊句法,解读诗歌的互文句式,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钟丽 《海南教育》2008,(6):77-77
教师怎样才能教好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精美的诗歌呢?下面结合小学语文十二册《古诗三首》谈淡诗歌教学。 一、诗歌教学理念的设计 第十二册《古诗三首》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课古诗,教学时要以新课标有关学生学习古诗的评价要求和阅读能力的评价要求为依据,以评促学,评中导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情的产物,诗歌鉴赏应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在诗歌教学中应从煽情、移情、动情、品情、悟情等五个层面引导学生赏析诗歌,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了解诗歌,品析古诗之韵,领悟古诗之美。  相似文献   

18.
韦云钟 《广西教育》2014,(38):94-94
针对目前诗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古诗教学实践,从诗歌的阅读、鉴赏和课外补充三个方面探讨古诗教学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钱玉琴 《语文天地》2012,(17):39-40
当下的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课堂,常以应试代替了鉴赏,教师把诗歌当文言来对待,字词句翻译到位,技巧上一一罗列,学生们关注的则是审题技巧、鉴赏术语等。在程式化的教学下,一首首洋溢着生命光辉,闪耀着中国文化魅力的诗词,变得毫无生命可言。笔者认为,不是古诗疏远了学生,也不是学生疏远了古诗,是我们没有在他们之间架起一座生活的桥梁。只有架设好这座桥梁,学生才有可能"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  相似文献   

20.
<正>古诗教学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古诗都具备关联性,从纵向来看,诗歌的主体内容与创作背景之间有内在联系,从横向来看,诗歌与诗歌之间也具备着外在联系。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古诗的关联性特征,恰当运用关联阅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诗歌内涵,从而聚焦核心,发散思维,举一反三。本文以四年级下册《墨梅》一文为例,探究关联阅读在古诗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