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更迫于战争所逼,有识之士出于爱国,再三呼吁东部工厂西迁,保护中国民族工业,国民政府应时代所需,发起了工厂西迁运动,动员、协助、鼓励东部工厂西迁.工厂西迁改变了过去中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奠定了西部工业的门类和发展框架,为西部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众多的技术人才.它对我们今天开发和建设西部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浅谈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早在建国之初,就开始向西进行领土扩张,到十九世纪中叶,已经扩张到太平洋沿岸。美国西部的迅速开发,与移民大量涌入这一地区有直接关系。西迁的移民主要来源于:(1) 美国东部地区的居民。包括南北战争后退伍的军人、密西西比河下游的破产农民、东部贫穷的工人,以及陷于困境的小商人等。此外,还有那些追求财富的淘金者、冒险家和投机商人。(2) 被“美国热”吸引来的欧洲移民。1861至1914年,到美国定居的国外移民共达2,700万之多,其中少数人留居东部地区,大部分人是到西部去寻找“美好的生活”。西迁的人群以惊人的速度涌进大平原、洛基山区和西海岸。当时的人口普查局在1890年的报告中说,美国西部的疆界线已经不复存在了,那里的全部可耕地上每平方英里都已超过了两个人。在移民西迁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对西部印第安人的部落进行了长期的血腥“讨伐”。整批的印第安人被残杀,大批的肥沃土地被抢占,侥幸活下来  相似文献   

3.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来到西安交通大学,亲切会见14位西迁老教授,并指出,交大西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对西部发展战略布局来讲,意义都十分重大。他勉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西迁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早期留学生作出了特殊贡献。他们生于上世纪初内忧外患的中国,后求学于中西,深受中华文化和国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从华北、华东、华南全面向中国发动进攻,国民党政府被迫偏安于以重庆为中心的大西南。此时,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战火中被迫大规模西迁,这一举动被称为中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广大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相当落后。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努力去保存和发展自己的高等教育。伴随着大量高校的西迁和新学校在西部的纷纷建立,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抓住历史性机遇 在贡献中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历来重视西部的开发和建设。从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家在“一五”、“二五”计划和“三线”建设中都给予西部重点支持。通过支持和建设 ,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留下的西部落后的面貌 ,为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西安交大正是当年成千上万西迁中的一个。从 1 955年国家决定交通大学西迁至今 ,西安交通大学在国家全力支持下 ,在陕西省各级政府和人民的直接关怀下 ,经过 40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建设发展 ,在陕西扎下根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综合实力在全国处于前列。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面前 ,西安交通大学如何肩负起开发大西部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抗战期间,为应抗战救国和培养人才之亟需,敌占区各中学纷纷迁往偏远的西南、西北等地坚持办学,这不仅使我国中等教育得以维持发展,也为抗战建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并对其西迁所在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因此,回顾和研究抗战时期这场艰苦卓绝的中学西迁的历史,不仅可以使我们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对今天西部地区的教育开发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添力东北     
今年春节刚过,南非中国—非洲工程协会(CAEA)就接待了以辽宁省沈阳市政府科技局宋铁瑜局长率领的科技代表团。从代表团的来访,我们得知,振兴中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是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谋划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继实施东部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东部地区发展一起,将构成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南非中国-非洲工程协会是依照南非法律注册的专业技术组织,在中国大使馆的支持和鼓励下,协会努力在中…  相似文献   

9.
18 62年 ,为扭转内战局面 ,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但为何又颁布《宅地法》 ?它与废除奴隶制有何关系呢 ?一、维护北方资产阶级利益 ,加速西部大开发 ,保证工业资本主义和美国式农业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独立后的美国人口稀少 ,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西部居民只占全国人口的 3 %。为解决地多人少的矛盾 ,联邦政府以优惠的土地政策吸引国内外移民西迁。 1784~ 1787年颁布三大土地法令 ,出售大块土地 ,造就了西部大土地所有者。 1862年又颁布《宅地法》 ,以象征性收取少量费用 ( 10美元的登记费 ) ,造就了大批独立自…  相似文献   

10.
《新娘来到黄天镇》被认为是斯蒂芬.克莱恩优秀的西部短篇小说之一。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揭示了19世纪末东部工业文明的发展对美国西部文化的影响,反映了美国东部文明向西部蔓延、渗透直至征服的历史进程。牛仔的命运为解读没落的美国西部文化提供了新的文学视角。  相似文献   

11.
茂名是一个石油工业城市,拥有169个工厂和企业。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环境受到工业废物的严重污染。本文分析了城市的现状和环境变化的趋势,提出了经济、社会和环境同步发展的一些对策:新工厂必须向西和西南方向设置;大气防护带的布设;调整和完善功能区;辅助性工业的配置。  相似文献   

12.
西部开发在美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占极其重要地位。西部开发的需要促进了美国交通条件的改善,吸引了大量移民与外资涌入美国并且培养了民族精神,这些因素又反过来促进了美国西部开发。正是在西部开发的基础之上,美国经济实现了东西方经济一体化,促成了优势互补的区域分工和产业升级,没有西部开发就没有美国经济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事实。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和经济走上更高层次的重要标志。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西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中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生产具有明显的生产要素替代效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改变了我国劳动力的地区分布状况,引起我国东西部劳动力比较优势的逆转,削弱中西部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能力,动摇了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基础,直接阻碍了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移出。  相似文献   

15.
女性内衣的文化内涵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岩 《丹东师专学报》2001,23(3):68-69,82
针对女性内衣的文化内涵,对东西方内衣发展过程及其差异和女性内衣发展趋势作理论上剖析,以探索中国内衣业的辉煌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西恋”的叙事产生于中西文化碰撞之际。在跨文化背景下,近代作家对中西情爱的书写,总不自觉地成为一种关系到了社会现实场域的寓言性创作。在近代文人王韬、平江不肖生的中西情恋的描述中,深深纠结了近代知识分子在民族情感和文化失落的双重焦虑下那挥之不去中心幻觉与复杂暧昧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7.
洛阳在中国古都史上曾经存在过两个时期的成周城,即西周成周城和东周成周城。营建西周成周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迁居"殷顽民",镇戍东土。然而由于王子朝发动叛乱,周敬王在晋国的支持和帮助下扩建新都,即东周成周城。其地望在今汉魏洛阳故城一带。  相似文献   

18.
东西部差距表面上是经济实力上的悬殊,但最根本的还是观念上的差距,西部的贫困关键在于大部分西部人思想观念的贫困与落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人的行为有驱动和制约作用,思想解放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深度,从而直接影响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议我国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的必要性可从旅游产业的地域关联性和我国东西部旅游发展条件的差异性来考察。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的可行性建立在资源互补、互为市场、交通沟通、适游期互补、社会经济互动等基础上,本提出的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的对策措施具有树立全国旅游统筹意识,实行政府主导战略。以项目为载体,以市场为纽带,以企业为合作实体,建立地域合作系统等项目。  相似文献   

20.
解读学习型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已风靡全球,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有必要对该理论进行解读,从而为创建符合我国实际状况的学习型组织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