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心肌肌钙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绮  邓树勋 《体育学刊》2006,13(6):51-55
心肌肌钙蛋白是反映心肌损伤的一项生物标志物。与其它生化标志物相比,心肌肌钙蛋白对微小心肌损伤有更高的敏感性,升高即表明存在心肌损伤。研究表明在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时人体内出现肌钙蛋白水平升高的现象。运用文献综述探讨心肌肌钙蛋白作为检测运动性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以中国优秀女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长期比赛对她们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探讨肌钙蛋白(cTnI)早期诊断心脏疲劳的实效性,同时对人参和磷酸果糖的营养干预效果做动态观察。方法:经过30 d的多日赛后,比赛组心肌损伤标志物CK、CK-MB、CK-MB/CK、AST明显升高,cTnI平均值在正常范围。结果:和比赛组相比,比赛+人参组和比赛+果糖组的心肌损伤标志物CK、CK-MB、CK-MB/CK、AST水平明显降低。3个比赛组cTnI平均值在正常范围,组间差别不明显。结论:人参和果糖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保护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人参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反应能力,加强机体适应性。cTnI诊断心肌疲劳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CK、CK-MB、CK-MB/CK、AS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微管的缺失是否是早期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方法跑台法制备大鼠运动性心肌肥厚及运动性心肌损伤模型。利用心电图结合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大鼠心功能;HMI评价心脏肥厚程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α-微管形态差异,并进行荧光强度定量分析;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ANP和BNP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一般训练组心肌细胞骨架无缺损,增生后可恢复正常;心功能可从代偿期恢复至常规状态。过度训练组大鼠心肌细胞骨架出现缺损,增生后不能恢复正常;心功能也不能恢复至状态。结论微管的重构先于心功能改变发生,心肌细胞微管的缺失是早期心肌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作为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心肌肌钙蛋白(cTn)在临床诊断心肌病中具有较高的价值。马拉松等耐力运动后,血清cTn异常升高的生理、病理意义仍存在较大争议。通过总结马拉松等耐力运动后cTn的释放规律和右心室(RV)损伤情况,研究探讨了运动后血清cTn的可能来源,以及利用血清cTn评价运动后RV心肌损伤性质的可行性。研究认为:1)一次性马拉松等耐力运动后的血清cTn异常升高,可能是由于RV心肌结构蛋白损伤所致;2)一次性马拉松等耐力运动,可能导致不同性质的RV心肌损伤,通过结合运动后血清cTn的升高水平和持续升高的时间,可以对RV心肌损伤的性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长时间游泳一般运动负荷、运动超负荷及压力超负荷的SD大鼠心肌肥大模型上,观察了大鼠血流动力学、心肌力学及心肌组织学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运动超负荷还是压力超负荷,心肌结构均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心肌收缩性能与舒张性能均呈下降趋势,心脏发生病理性变化。提示运动性心脏的生理病理与病理性心脏有着某种类似的变化机制。左室压力瞬时加速是评价心肌收缩性能的一项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张钧 《体育科研》2021,42(1):62-68
心脏肥大是心脏受到生理或病理刺激而引起细胞和分子层面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结果,运动性心肌肥大是心脏对长期运动产生的适应性变化。随着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的深入,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形成不再认为仅仅是血流动力负荷所引起的细胞体积、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miRNA和自噬被认为是调控运动性心肌肥大形成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以心肌细胞自噬和miRNA为切入点,综述近年来运动诱导的心肌生理性肥大过程中自噬与miRNA发挥作用的机制,为进一步阐明运动性心肌肥大的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动性心肌肥大的生物学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心肌肥大是运动训练中的普遍生理现象,表现为心脏增大、心肌肥厚、心室壁增厚、心脏重量增加等特征。目前,对运动性心肌肥大属于调节性、生理性肥大的认识渐趋一致,但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从内分泌、机械刺激和基因表达等几个方面对运动性心肌肥大的生物学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心肌肥大大鼠心肌蛋白差异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运动性心肌肥大心肌细胞蛋白表达特征.方法 雄性SD大鼠16只,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进行8周游泳训练.应用超声心动图鉴定动物模型,然后提取心肌总蛋白,应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良好的凝胶图像,质谱(MALDI-TOF-MS)鉴定差异蛋白点,与网络数据库进行匹配,并对鉴定蛋白进行分类.结果 运动性肥大心肌细胞有23个蛋白点表现出显著增加或减少,质谱鉴定,经数据库匹配,获得18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包括与线粒体代谢相关的蛋白,骨架蛋白、信号蛋白、应激和氧化蛋白等.结论 运动诱导心肌这些代谢蛋白和结构蛋白的变化可能影响心脏的代谢、应激反应和信号途径,从而整体上提高心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方式心脏超负荷大鼠心肌力学、心肌酶学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 在长时间游泳的中等运动负荷、运动超负荷及压力超负荷sD大鼠模型上,观察大鼠心肌力学和心肌酶学指标的变化.结论 无论是运动超负荷还是压力超负荷,心肌均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心肌收缩性能与舒张性能均呈下降趋势.提示运动性超负荷心脏与病理性心脏有着某种类似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运动性心肌损伤检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凌  范启国  岳峰 《体育与科学》2005,26(5):64-66,71
由于缺乏特异性强的心肌标记物,对运动训练中造成的心肌损伤难以早期诊断,心肌肌钙蛋白T(cTnT)作为新的心肌标记物,为运动所致的心肌损伤提供了新的监测手段。通过对运动员大量周训练中血清cTnT浓度变化的检测,我们明确检测到运动性心肌损伤的存在,并对该损伤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划艇队员17名,分为一线组和非一线组,观察两组队员在经过大周期训练中的两个最大量周训练中的血清cTnT和CK浓度变化,结合大周期训练中摄氧量变化,对其心脏机能进行评定。结果:在cTnT、CK血清浓度变化上,各组队员血清cTnT含量均属适度增长范围,各组的cTnT、CK两者之间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一线组队员cTnT、CK血清浓度在第一个大量周升高,第二个大量周下降(P〈0.01)而非一线组队员两周内cTnT和CK血清浓度呈上升趋势(P〈0.01)。在摄氧量多个方面,一线组训练前后有显著性变化(P〈0.05或P〈0.01或P〈0、001),心肺机能得到发展,非一线组队员摄氧量各方面变化不明显。结论: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存在心肌受损,但该心肌受损是可复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竞技体育运动的角度,运用逻辑学理论进一步阐述桩上徒搏的概念,认为桩上徒搏是在梅花桩上,按照一定的规则,采用桩上散手和桩上推手的形式,进行斗智较技的武术功法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由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决定的,而人为因素是影响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最基本要素。就最优化问题分析了体育教学过程师生的双边活动,结果表明:改变以往教学质量与教学数量失衡的关系,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统一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羽毛球新旧规则的对照与分析,探讨新规则对羽毛球运动产生的影响,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理论指导,旨在推动羽毛球运动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由裁量权"视角下足球裁判员的判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法理学角度阐释了足球裁判自由裁量权的含义与特征.从规则的不完备性、裁判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证据运用等三方面分析了足球裁判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影响因素.对近年来在世界足球大赛中有关裁判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个别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采用足球裁判职业化、运用"自由心证"的经验法则与理性干预等手段控制裁判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15.
情绪的调动对高校冰上课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对高校冰上课学生采用特殊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冰上课学生实施情绪的调动。经教学实验验证,对学生的情绪的调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冰上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并且对学生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动生物反馈训练的含义与构成是指借助指示语和现代化仪器,把机体的生理信息传递给运动员,使之学会调节自己的生理机能的练习.运动生物反馈训练的实施需要通过介绍(introduction),确认(identification),模拟(simulation),转移(transformation),应用(realization)等5个阶段.大量研究认为,运动生物反馈训练在降低运动员的焦虑、提高肌肉表现水平、结合运用心理技能训练以及对提高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效果等方面均有积极的效果,但对此尚未取得完全相同的结论.提出了编制不同运动项目生物反馈训练大纲,改进测试仪器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立勇 《安徽体育科技》2003,24(1):19-20,28
从运动训练理论的建立、运动训练的控制、心理训练和心理调控、“大负荷”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方法的应用、运动技术的创新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它们对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作用,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使运动训练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才能使运动员创造出更好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8.
检测不同训练周期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前后肌酸激酶的变化量,观察不同训练强度对运动员的身体刺激程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通过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前后体内CK活性的变化,作为评定做工肌肉所承受的训练负荷,及了解骨骼肌细微损伤和肌肉对所施加负荷适应情况,旨在帮助运动员防止伤病和恢复的情况,对同是体能类竞技项目的冬季运动相关项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殷恒婵  卢敏  王新利  陈雁飞 《体育科学》2007,27(5):41-46,56
对32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压力、人际关系、情绪的现状和特点。进一步探索了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运动通过缓解压力、改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对心理健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即压力、人际关系、情绪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均起部分中介效应,而且,这3个因素所起的中介效应从大到小依次是压力、人际关系、情绪,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心血管功能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北京工商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外周阻力、血管顺应性和血液粘滞性的测定,来分析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极拳是一种较柔和的体育运动,其对心血管和微循环系统的影响较适中;较适于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的亚健康人群;也适于普通高校文理科专业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