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会议口译译前准备工作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议口译是一种高强度、高难度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活动,其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口译译员的译前准备程度.译前准备有利于译员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压力、激活相关图式,从而帮助译员从容、镇静、出色地完成口译任务.译前准备至少应该包括以下5个方面:熟悉口译主题、讲稿准备、术语准备、了解服务对象、装备准备.  相似文献   

2.
口译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员的口译准备工作。本文从背景、语言、生理、心理、现场这五个方面讨论了译员的译前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3.
译前准备既是口译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译员必备的基本功。口译译前准备不仅包括短期准备还包括长期准备。根据Daniel Gile提出的认知负荷模型,从洞悉汉英语言差异、掌握口译基本技能、扩展百科(认知)知识、关注非语言手段四个方面,介绍口译学习中学生应该做好哪些译前准备,为口译学生成为一名合格译员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为基础,结合口译实例分析语域的三个方面即语场、语旨和语式对口译中译前准备的重要作用。语域理论对口译员译前指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口译的任务即对语篇从各个角度进行译前预测,在语域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译前准备有助于口译员更好地明晰口译任务,进而高质量地完成口译任务。  相似文献   

5.
对于职业的同声传译译员来说,充分有效的译前准备是口译任务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同声传译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口译技巧,也要帮助、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课前译前准备。  相似文献   

6.
商务陪同口译专业性强,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如果没有充分的译前准备,译员很难胜任工作。商务陪同口译要进行至少五个方面的准备,即任务信息的准备、行业知识的准备、术语的准备、商务礼仪知识的准备、口译工具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PDCA管理模型是著名的质量管理模型,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四个阶段。科技口译是专业性很强的口译活动,本文结合科技口译经验,将口译工作划分为三步,即译前准备、译中执行及译后总结。计划阶段对应译前准备,从听力、口语、素材和背景资料积累及积极的口译准备四个方面展开;执行阶段和译中执行相对应,包含良好心态、记笔记及现场询问三方面;检查和改进则包含在译后总结中。本文提出的方法与技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以期为译员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口译预测是口译中用来缓解译员短时记忆的负担并且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策略,一般可以分成语言内预测和语言外预测。译员可以根据词语的固定搭配和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预测,也可以通过积累语言外知识和充分地译前准备来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专业领域的口译不同于普通口译,它要求译员不仅具备良好的双语基础和口译技能,还需熟悉与口译任务相关的主题知识和专业词汇。因此专业口译的译前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图式理论,理解的过程是图式具体实现的过程,是我们的背景知识或图式具体实现的主要方式。根据图式所包含知识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图式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话语图式。而译前准备工作的展开可以依据图式的三个分类分为术语准备、背景知识准备和话语类型准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交流日趋增多,口译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目前大多数口译教学中着重讲解翻译理论知识、训练口译技能和技巧等,忽视了对口译人才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而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的心理负效应、口译种类、性质、对象、发言者的讲话习惯以及译前准备的充分与否等直接影响到整场翻译的效果。我们应该加强对译员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加快在口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的内容和方式的变革,培养出具备应变能力的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