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敦煌文学研究历史已有一百余年,在质与量上都取得了卓著的成果。然而,随着敦煌文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其所面临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亟待探讨敦煌文学研究思路。本文通过梳理这些问题,初步总结出敦煌文学目前的主要研究思路,即在保持现有研究方法的同时,从三个方面来刷新敦煌文学的研究:一、通过对敦煌文学概念的探讨来扩大敦煌文学研究资料范围;二、通过对敦煌文学研究理论层面的关注来拓宽敦煌文学研究方法;三、通过对敦煌文学总体研究的加强来推进文学史的改写。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甘肃敦煌文学研究的成就及其贡献,并以编辑<关陇文学论丛>、主办第一次"敦煌文学研究座谈会"、创办<敦煌文学研究通讯>、筹备成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分会"、主编<敦煌文学>和<敦煌文学概论>等为例,说明甘肃敦煌文学研究,从一开始就有全国胸怀和开放的态度.甘肃学者并不保守,而是以开放的心态,欢迎并积极邀请全国的学者参与这些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3.
近十余年,敦煌文学研究进入一个瓶颈阶段,研究队伍萎缩,研究成果也较少。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对敦煌文学的内涵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过去的研究强调文学作品,而忽视了文学活动和文学思想的开拓和研究。文学活动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敦煌遗书和图像中有关婚丧嫁娶、祈福驱傩、结社订约、讲唱娱乐、俗讲化缘等各种世俗仪式和宗教仪式记录,都与文学的生成有密切关系。文学思想研究以写本文学和文学活动为中心,探讨作者和写本制作者的经历和心理、作品的体制、写本的制作等,挖掘其思想与审美的融合,呈现“写本时期”中国文学传播的生态。  相似文献   

4.
敦煌文学的性质、范围和研究对象的问题是敦煌文学基本而重大的理论问题,作者通过分析认为敦煌文学是唐、五代、宋初,敦煌人民创作或欣赏并因此以写卷或其它形式保存在本地区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5.
敦煌发现的文学作品数量大、种类多,从先秦到唐代的都有。研究敦煌文学文献,有助于了解唐代文学之原貌,还可为俗赋、变文等寻根溯源。伏俊琏先生2004年出版的《敦煌文学文献丛稿》正是这一研究的结晶。《敦煌文学文献丛稿(增订本)》在原书基础之上补充修订而成,删除了3篇,增加了7篇,共收录论文29篇。除了俗赋校补,还涉及到变文起源、体裁和小说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讨论自敦煌遗书发现以来,敦煌文学整理研究的百年历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敦煌文学目录的整理研究,在敦煌文学文献目录和敦煌文学研究论著目录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二)敦煌变文的整理研究从《敦煌零拾》收录的“佛曲”三种,到《敦煌变文集校注》的出版,已取得惊人的进展,但对“变文”的释义、定性还存在分歧,有待进一步论证和廓清。(三)敦煌诗歌、文赋、词曲的整理研究,已分别出版各种辑录丰富、勘校精良的录校本、校注本,而欲祛彼臆说,全其原书之旨,还有待进行全方法的、系统的研究。(四)敦煌文学的理论研究,从最初的“俗文学”、“民间文学”的窄狭范围,逐步扩大到敦煌遗书内所有文学作品(包括雅和俗两个方面)均归属敦煌文学的研究内容,已为人们提出一种新的研究视野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敦煌词《捣练子》十首有很强的叙事性,实际上,这也是敦煌文学的特点之一。敦煌文学的叙事性作品在叙述视角、叙述结构、叙述技巧、抒情性等方面都有共同性,这些共同点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敦煌说唱文学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芳 《家教指南》2005,10(6):102-106
敦煌说唱文学是敦煌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内容丰富多样,而且形式新颖别致.尤其在叙事艺术方面更是独出心裁,另辟蹊径,大胆运用敦煌其他文学样式罕用的铺陈敷衍、想象虚构和夸张渲染诸表现手法,使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首次跨入长篇巨制的创作时代,为推动中国古代长篇叙事文学的发展繁荣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9.
潘重规先生敦煌学研究成果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敦煌学家潘重规先生从事敦煌学研究将近60年,本文介绍了潘先生在经学、文学、佛典、语言、文字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和斐然成就。  相似文献   

10.
杨雄 《家教指南》2006,(4):90-93
敦煌先唐文学中有大量的骈体文.敦煌唐五代文学作品中,不但传统文学类中多骈体文,敦煌俗文学类中骈体文也占压倒多数,这是前此未经言明的文学现象.敦煌文多为骈体的原因非一,但大约可以归结为二:一,主流文学时尚的影响;二,讲唱文学、诵读类文学的特点使然.骈体文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传统,也是俗文学的重要传统之一.歧视骈体文的观点与中国文学的传统相左.  相似文献   

11.
归义军时期(848-1036)的敦煌文学分为前期(848-914)和中后期(914-1002)。文章对前后两期的敦煌文学进行了梳理和讨论,并对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作了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敦煌所出书札文献中所附诗歌的考察,发现唐宋士人之间在人际交往的书札中以诗歌相酬是个普遍的文化现象,敦煌书札对研究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作家的现代敦煌文学叙事起自1970年代,产生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作品。新世纪前后,甘肃作家冯玉雷的敦煌系列长篇小说以人类性的宏阔视角对敦煌这个巨大的文化意象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解读与阐释,他对敦煌文化精神的探寻及其在叙事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实现了现代敦煌文学叙事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4.
张锡厚先生新著《敦煌文学源流》最近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20多年来从事敦煌文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围绕敦煌诗赋、敦煌歌辞、敦煌讲经文与变文、敦煌话本及其他敦煌文学的文体和文学现象问题,作者追根溯源,以纵向与横向相交错,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敦煌文学的理论框架。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敦煌文学的推广与普及,有助于敦煌文学研究向深广层次的发展。《敦煌文学源流》出版@小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解放后中国大陆前30年(1949-1980)唐代文学研究著作进行述评,考察其成就与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文章分作家作品论与文学史研究(含整体研究),文献整理与资料建设,作品选注与文化普及,敦煌文献整理与敦煌文学研究,学术论争与政治批判等几个方面展开,在横向考察中兼有纵向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6.
敦煌文学中"敦煌文"的研究和分类评价李明伟敦煌文学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半个多世纪来,我国老一辈的专家已经为敦煌文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敦煌文学的研究热点一向集中在变文。俗讲文、歌辞、诗赋方面。在非佛藏文献的敦煌遗书中,占有多数数量的杂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百年来敦煌戏曲研究的历程,指出孕育了举世闻名的敦煌学的敦煌莫高自成经洞,在百年风雨沧桑中同时培育与完善了敦煌文学学术体系,作为敦煌文学一分支的戏曲学研究亦应在新千年与新世纪中使之尽快成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作家出版社推出了皇皇20大册的<全敦煌诗>,这是近年来敦煌文学文献整理的又一重大成果.本书的顾问是著名学者周绍良先生,主编是著名敦煌文学研究专家张锡厚先生,而我则忝列副主编.这些署名是书出版后我才知道的,现在周、张两位先生都已作古,我有义务把我知道的这套大书的编辑情况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部作家冯玉雷的《敦煌遗书》属于"当代敦煌文学文本",这个名称一方面从时间上和敦煌出土的古代文学文本有所区别;另一方面,在叙事方式上也区别于古代文本。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探讨《敦煌遗书》的独特叙事方式。一是叙事手法:用杂糅法叙述历史和神秘幻象;二是叙事视角:对传统观念的颠覆性。通过分析其叙事方式进而认识该文本叙事内容上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20.
晚唐文坛笼罩着深刻的悲剧色彩。晚唐社会的动荡给诗人的心灵蒙上沉重的阴影,诗坛上怀古伤今、凄迷感伤之作频出,其中不乏优秀作品。而同时期的敦煌在长久沦陷吐蕃后重归唐朝,文学上多庆贺成功收复失地,表达重归大唐王朝的欣喜。本文选取当时敦煌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部分代表性诗歌进行比较,分析其诗歌特点、形成原因,以期更好地了解当时社会现状以及诗歌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