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冼春梅 《华章》2008,(16):71-72
当前,高校存在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淡化是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十七大强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求利用各种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十七大精神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方向、主题、动力与目标.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高校切实加强大学生历史教育与成就教育、中华文化教育、国情与国防教育,并立足现实,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报效祖国相结合,真正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是每个大学生都应继承和弘扬的。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性国家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也在发生变化,如何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新时期历史教育思想的主题是,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邓小平用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人民,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爱国主义者的强国之梦。邓小平高度重视从民族历史中提炼出来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以爱国主义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他站在历史的前沿,从全球发展势态的高度,指出发展是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统一的最高交汇点。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确定的主题和思路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既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更是对自己祖国健康发展应负的一种责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是各有侧重的。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给当前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成为当今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围绕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切入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学中,通过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罪行和傀儡政权的卖国行径,进行国耻教育;通过讲述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历史,歌颂爱国志士事迹,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通过阐述近现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程,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爱党教育;通过展现新中国建设成就,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是贯穿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中的优良传统之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一二·九"运动是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它以全民性、坚定性、理智性、实践性的特点诠释了中国近代史上青年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当代大学生,作为对"一二·九"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应了解自己的祖国、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应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应理智应对各种挑战、自觉维护祖国安定团结,应掌握服务祖国的本领、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推动新时代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教育要紧跟新时代步伐,创新教育形式。在中国故事成为主流意识形态重要叙事内容的背景下,以故事叙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载体,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故事叙事应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情感与理性相兼容、杰出与平凡相结合、文字与图像相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协同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8.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遵循如下的教育路径:通过讲述和分析近现代中国选择、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行指导思想教育:通过讲述和分析近现代中国探索、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程进行共同理想教育:通过讲述和分析中国近现代的众多爱国主义史实和改革创新辉煌业绩的事实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通过讲述和分析历史先贤前辈优秀品质、道德风范、人格魅力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永恒的主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报效祖国的精神,激励学生为中华崛起而刻苦学习,具有重大意义。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注意以下几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爱国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支撑,是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动力来源,是大学生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当前,爱国主义教育进入“微时代”,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政治性与价值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微时代”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充分发挥高校、社会与学生的合力,聚焦时代主题以发挥高校主阵地功能,创新教育手段以重视社会舆论作用,打造骨干队伍以激发大学生主体活力。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为我们民族的自强不息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我们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文学鉴赏便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和有效的方法。 一、爱国主义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就其最基本的内涵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新时期大学生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坚持爱国主义同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同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不断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重视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主要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要用先进文化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空间,用我国历史和国情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赖以生存、强盛的伟大内聚力量,是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就其本质意义,它是一种把关心和维护祖国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职责的思想和行为,是人生价值的重要道德规范。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或阶段,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长期以来,爱国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掀起过为国家民族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高等学校认真贯彻《纲要》精神,努力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在持久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应着眼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一、增强社会主义信念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神圣而崇高的感情,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和特征。在外敌入侵时,爱国主义表现为各民族联合起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使他们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文章从以课堂教学为主开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以课余活动为补充开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健全人格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因此,要努力探索在历史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中国古代辉煌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屈辱抗争的历史、典型的历史人物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开设中国革命史课,培养大学生具有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想觉悟,这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在中国革命史课的教学中,在揭示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的同时,如何着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中国革命史课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坚持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的指示精神,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抓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这一主线,突出重点,充分运用具体而生动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激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中国近现代是爱国主义发展、升华的重要时期,不了解近现代的历史,就难以完整地领会、把握爱国主义的精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开篇的话指出: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革命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英勇奋斗的历史。纲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力量,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积攒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深刻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荣历史,继往开来,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使命;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