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当》2009,(11):31-31
中央电视台CCTV-5推出的《武林大会》、《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以及河南卫视的《武林风》,是当今热播的武术竞技节目。这些节目的宗旨是追寻传统武术技击的原貌,贴近真实武林,探索中国武术产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武当》2009,(10):14-14
中央电视台CCTV-5推出的《武林大会》、《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以及河南卫视的《武林风》,是当今热播的武术竞技节目。这些节目的宗旨是追寻传统武术技击的原貌,贴近真实武林,探索中国武术产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学、体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结合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现实语境,分析央视《武林大会》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武林大会"平台上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学、体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结合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现实语境,探讨在"武林大会"这个良好平台上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名家信箱     
上海市赵胜来信: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的播出让人振奋,这是发展传统武术、挖掘传统武术技法的一个有效方式。我想问的问题是"武林大会"中擂台上的武术搏击和实战中的武术搏斗是否有区别?武术拳种中的所有技法都能在比赛中应用吗?韩建中答:"武林大会"中擂台上的武术搏击和实战中的武术搏斗还是有些区别的,因为擂台上的搏击是有规则限制的,规定了禁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推出的《武林大会》,是传统武术的一项全新赛事。与武术散打不同的是,《武林大会》参赛选手不分体重级别,不戴拳套。以往的传统武术赛事,主要分布在世界和中国传统武术节及各拳种的活动中,都属于赛会制。像《武林大会》这样由各拳种依次亮相,一年到头连续进行的传统武术比赛,在大规模赛事中还是首次。因此,这可以说是一次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传统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行,传统武术正面临失传的窘境。通过打造《武林大会》这一传统武术搏击擂台,对传统武术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将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思考,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央视《武林大会》自从2007年3月6日开播以来,执行的是迁就观众、回归本真武术以及再造商业武术的三重路线。主办方努力营造一种集实战、表演、现代搏击等元素于一体的武术类电视品牌,其中以民族性为亮点,并借以实现传统武术在现代电视传播领域的身份转型。《武林大会》在改造传统武术观赏模式的同时也遗失了大量原生性武术元素。中国武术始终存在真实武术、表演性武术和神话武术三种传播模式和存世形态。《武林大会》无法超越古代竞斗的演艺性模式,也无以取代神话类武术的传统影响力。中国传统武术发祥于农耕和渔猎文化时代,成熟于冷兵器时期,其根系则深植于中国的自然生态环境中。以《武林大会》为代表的当代武术的电视诠释形态仅可在不确定的时代区位中部分地承袭和发展武术的原初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旨在就《武林大会》对传统武术发展与传播的有益启示给以解析。传统武术的发展要有效借助媒体的传播效力,凸显传统武术注重打的发展模式;寓中华武术精粹的深于文化传媒表象的浅之中,将武术文化的内涵以感官冲击波的形式加以表达;并就传统武术国际推广的分阶段落实策略进行初步阐析。  相似文献   

10.
文化生态视野下传统武术的生存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化生态指文化在一定的环境下存在和发展的状态,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其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空间不断发生嬗变.在传统武术生存的农耕文明实践舞台已经消失的今天,现代文明发展中个体肢体冲突及其安全意识的客观需要,现代生活方式中人们的健康需要,以及传统武术"情结"的文化交流、技艺传承需要,使传统武术仍然具有其他文化所无法取代的存在价值、生存理由及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一、我看出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忧与喜我作为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传统武术擂台赛的专家评委,先后看了"五祖拳""梅花桩""八极拳"三个单拳种的擂台角逐以后,最突出的感受有两点:一是抢救中国传统武术的紧迫性,二是扶持中国传统武术的希望性。参加此次擂台赛的选手中不少是名师之后,且习武多年,拳械套路表演的水平也不错。但是一走上擂台就不  相似文献   

12.
王继振 《武当》2007,(10):8-8
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自2007年3月6日开播以来,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尚武新风,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收视率不断上升。《武林大会》节目的创办,不仅填补了现代中国传统武术无技击比赛项目的空白,同时为更好地传播、发扬中华传统武术起到了投石问路的作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13.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创办了"武林大会"这个传统武术电视节目,为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语境下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启示.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将其传统的价值取向与现代文化理念和谐相融,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竞技与娱乐层面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4.
顿悟的传统武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跋涉而来的传统武术,历几千年岁月而不坠,但在21世纪的今天,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武术发展中的种种困惑也正在引起众多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直面传统武术的生存问题,很多人认为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更有很多传统文化情结浓厚的人士站在保护民族文化的立场上,发出了"关注传统武术,拯救传统武术"的震耳之言.  相似文献   

15.
"武林大会"以"中国速度"迅速占领CCTV-5的黄金时间,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对各方资源的整合,挖掘中国传统武术的精华,进行市场化开发有很大的意义。传统武术的发展空间不应该只考虑进入奥运会,应该把武术的健身价值功能体现出来,与学校教育功能结合,使武术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6.
龚编辑信箱     
龚编辑 《中华武术》2007,(11):54-55
俱乐部会员、杭州朱友来信:《中华武术》对"武林大会"的报道,大家反映值得阅读,我们希望今后电视台多安排武术节目,满足广大武术爱好者的需求。龚编辑答:感谢您对中国武术的关心。中央电视台的"武林大会"节日确实为传统武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本刊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这项赛事活动。同时,也希望广大武术爱好者关注这  相似文献   

17.
央视“武林大会”比赛规则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动竞赛规则是体育竞技比赛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决定着运动项目的生存与发展,央视“武林大会”比赛规则制订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对“武林大会”的前途起到决定性作用。在“武林大会”现行规则的基础上,探讨其成功做法、存在不足及引起的比赛问题,并提出修缮的若干原则,对设置内容进行探讨,旨在完善比赛规则,增强武林大会节目的观赏性,促进传统武术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将中国传统武术的网络传播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概括不同时期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特点,总结出互联网给中国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带来的影响。整体而言,互联网扩大了传统武术的传播范围,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更多地依靠全民参与实现;"互联网+传统武术"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使得传统武术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互联网应用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保护与创造,促进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增强武林大会节目观赏性,促进传统武术健康快速发展,文章对央视康龙“武林大会”的比赛规则进行分析与探讨,总结其成功做法、存在不足及引起的比赛问题,并提出了修缮的若干原则,对设置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主题:传统武术央视"武林大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中华武术杂志由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中华武术》杂志联合主办的"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大型论文评选活动于2007年7月1日启动。此次活动由国家电视台和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武术业内专业刊物强强联合,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武术运动。同时,为了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自本年度3月推出传统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