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参与的全部比赛的分析,根据比赛数据和现场表现,总结与赛队后卫队员的技术特征,结合中国男篮内强外弱的实际,找出中国男篮后卫与世界优秀后卫之间的差距,为今后我国男篮后卫的进攻训练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男篮后卫进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投篮总投次、2分球命中率、抢进攻篮板球、突破和助攻等方面与对手存在较大的差距.建议:加强专项体能训练;注重球员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提高其规范性和实效性;多同世界强队进行交流,强化队员的心理素质和比赛经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男篮在第29届奥运会比赛中的失误数量、方式、区域、时间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男篮的前锋球员和后卫队员是进攻失误最多的主体。除了客观因素,队员责任心、自信心不足也是导致失误的重要原因。进攻失误次数的偏多是导致中国男篮跻身世界篮球强国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第13届世界女篮锦标赛大前锋进攻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998年5~6月在德国举行的第13届世界女篮锦标赛部分大前锋进攻特点的研究,从中揭示出本届世界女篮大前锋进攻特点,探究女篮大前锋进攻技术、比赛运用诸方面的发展趋向,为我国女篮大前锋的选材、训练与使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对NBA现役球员加内特、邓肯、巴蒂尔的比赛录像进行观察和分析,阐述了大前锋在篮球比赛中有球进攻和无球进攻时的特点及在进攻中的作用。分析了大前锋在进攻中经常运用的突破、远投、中投、篮下单打、二次进攻、快攻和挡拆等手段,为培养和提高大前锋进攻能力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参加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中国队与其他世界强队比赛的攻防技术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已具备世界优秀中锋球员,但其整体进攻能力与对手相比还处于明显劣势;比赛中外线队员进攻能力差、破紧逼防守乏术、防守能力不强、失误过多等是中国队本届世锦赛失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戴德翔 《辽宁体育科技》2012,34(5):66-67,83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国对阿联酋、中国对捷克、中国对巴西的三场比赛中队员在中投、远投、内线进攻、突破、快攻、罚球以及进攻篮板球等七项进攻得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男篮(以下简称中国男篮)在远投命中率,内线进攻得分与进攻篮板球等方面与其他三个队相比有较大差距,而快攻的成功指标又高于其他三个队,目前中国男篮尚未形成具有明显特点的战术风格,队员在临场技战术运用水平、团队配合意识、个人对抗能力以及丰富大赛经验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第29 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和对手所有比赛的技术统计,对中国男蓝与对手攻防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在防守方面,在封盖和犯规方面稍占优势,在失分和抢断方面和对手存在显著差异.在进攻方面,进攻篮板球、助攻以及失误和对手差距不大,罚球命中率占有优势,在2分球出手次数、命中次数、以及2分球和3分球命中率方面和对手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男篮小前锋进攻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篮球技术、战术全面提升,篮球比赛中对各位置球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以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意大利队、美国队、希腊队小前锋的基本情况和进攻能力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分析小前锋的基本情况和身体形态及进攻能力,找出中国队与世界强队小前锋的差距,以期为我国小前锋队员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玲 《福建体育科技》2009,28(4):40-42,5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参加第29届奥运会的部分中外男篮组织后卫在进攻中的技战术能力、得分能力和进攻中的失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我国组织后卫同世界优秀组织后卫在进攻中个人能力的差距,为以后对我国篮球队组织后卫的选材和培养上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大前锋在进攻与防守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找出大前锋存在的问题,希望中国男篮能在未来比赛中,特别是08奥运中取得较好战绩。  相似文献   

12.
引用攻守转换次数、进攻效率、防守效率和失误率等指标比较分析了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世界四强队间的差距.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外线队员体型偏瘦,进攻节奏较慢,效率较低,失误率较高,突破能力较差,得分结构不合理,中距离投篮能力较差;防守效率低,失分较多,综合实力与世界强队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我国足球队在突破防线进攻问题上与世界强队到底有哪些差距,这些差距又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第四届全运会足球比赛在突破防线进攻方面又有什么特点,我们对14场28队次比赛进行了临场技术统计,并根据统计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中参照了世界第十一届足球锦标赛的统计资料,作了一些比较。现将我们统计的数据和分析,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在第16届世锦赛6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各位置球员较年轻;前锋队员身高已接近世界水平,中锋队员身高具有绝对优势,后卫队员身高显示不均衡;与世界强队相比中锋队员实力较强,前锋队员在2分球与3分球投篮次数及命中率、篮板球抢获次数和助攻与对手相比有较大差距,后卫线整体进攻能力依然是中国男篮的薄弱环节。针对中国男篮在快节奏、强对抗比赛中进攻侵略性不足和防守攻击性不强,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男篮和与赛队手在第26届亚洲男篮锦标赛9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技术指标综合统计显示,中国男篮和与赛队相比具有相对优势,但中国男篮在半决赛、决赛中的竞技表现一般,表明中国男篮在亚洲已经没有了绝对优势.中国男篮内线统治力下降,外线队员进攻稳定性欠缺,突破攻击能力不强,内外缺乏呼应,全队攻守转换节奏慢,快攻、抢攻意识不强,阵地进攻机动性差,无效的传接球过多,进攻效率不高.全队防守伸缩性差,身体对抗不占优势.中国男篮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差距较大,队伍力量不平衡,替补队员的比赛效率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参加第29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的中国队与对手6场比赛的进攻技术统计数据和表现,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整体以及个别队员的进攻技术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中国男篮进攻战术运用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攻击理念还须结合本身特点,球员身体对抗能力差。拼搏意识较弱。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CUBA分区赛西南赛区各参赛队内线队员二次进攻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内线队员二次进攻成功率显著高于全队队员投篮成功率;内线队员可在队友投篮没中、本人投篮没中、罚球没中的情况下抢篮板球进行二次进攻,或在快攻过程中迅速跟进,直接进行二次进攻。同时对影响内线队员二次进攻成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一结果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观看第25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伊朗男篮的决赛实况录像,运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主要以中国男篮与伊朗男篮攻防能力与效果为研究内容,分析本届亚锦赛中国男篮失利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进攻方面,中国男篮前场篮板球与对手存在明显差距;防守方面,中国男篮后场篮板球和对手存在明显差距;各位置球员得分能力方面,中锋得分各项指标均高于对手,具备一定优势,前锋、后卫得分指标均低于对手,差距较大,同时,队员的抗干扰得分能力和全队协同得分能力与对手有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19.
1979年8月,美国华盛顿布莱特职业篮球队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8月24日、29日分别与八一男队和上海队进行了两场比赛。通过观摩,我们看到了我国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看到了我国教练员、运动员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崭新的精神面貌,同时也看到了我队与各队之间的差距。这次我们对中锋队员的技术情况作了临场统计,现就我国中锋队员与美队中锋队员在进攻中所存在的差距,谈谈我们的看法。一、中锋队员进攻中的移动区域及其对战术的影响移动是中锋进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及时合理的移动不仅能给自己创造很好的攻击机会,而且还能给自己的同伴创造机会。这除了要有正确的移动技术以外,移  相似文献   

20.
采用数理统计结合录像分析的方法,从后卫角度对2002年第14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世界强队后卫相比,中国男篮后卫队员防守时“抢断球”意识和能力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进攻方面,在攻击性很强的紧逼式防守面前,中国男篮后卫队员突破到2分区内进行攻击或主动造犯规的能力、妙传助攻能力,以及参与“抢进攻篮板球”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