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邹德禹  覃皓 《新体育》2023,(22):73-75
羽毛球的正手击高远球技术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运动员采用正手握拍,利用正拍面将羽毛球击打得又高又远,飞行至最高点后以近90°垂直下落至对方端线附近场域,击打难度较高,正手击高远球有两种技术方式。即原地击后场高远球和跳起击高远球。对于高中生而言,完成正手击高远球技术需要侧身正拍面对球网,转身吊拍、伸拍、挥拍至头顶上方高点击球。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学生的课余羽毛球运动情况,发现很多学生都是通过玩耍自学,动作技术不规范、不标准,对此,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要基于教材,学生学情等条件下,统筹谋划、整体设计,通过多措并举,加强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教学,促进学生技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李明川 《精武》2012,(1):22-23
羽毛球击高远球是羽毛球后场三大技术的基础,是后场进攻的的主要手段,对于初学者来说该技术比较难掌握,球击到对方场区底线的成功率都很低,笔者阐述了该技术的具体要求并总结影响高远球击球效果的关键环节,提出了关键环节的学习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帧耀  高会娜 《体育博览》2011,(7X):165-165
本文就影响羽毛球高远球击球因素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指出初学者在高远球击球时必须注意的事项和容易出现的错误,目的是通过了解高远球击球的技术特点,更好地提高和促进广大羽毛球爱好者高远球击球技术。  相似文献   

4.
通过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支架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支架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正手击高远球的技术动作的掌握与提高,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掌握规范的和先进的羽毛球技术是青少年运动员和羽毛球爱好者迅速提高自身运动水平的关键。羽毛球基本击球技术包括击高远球、杀球、吊球、放网前球、搓球、推球、钩球、扑球、挑高球、平抽球等。击球技术可以运用在以下几种打法中:压后场底线、打四方球、拉吊结合上网、后场下压、守中反攻。  相似文献   

6.
羽毛球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和"四个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仲达 《体育教学》2005,(1):24-25
所谓“一个关键”是指羽毛球教学中必须首先要解决一个关键性问题——发力;所谓“四个基础”是指羽毛球技术中的正手握拍、正手发高远球、正手击高远球和网前挑高球。  相似文献   

7.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动作精细,技战术多变,对抗激烈的竞技项目。高远球作为一个基础技术,在平时训练或是在实战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基础训练中更是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如何提高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高远球击球技术和提高高远球的出球质量,提出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小爱 《体育师友》2011,34(2):44-44
正手击高远球是羽毛球上手击高球技术的基础。初学者往往由于种种原因,总是掌握不好。尤其女生,因为自身力量不足,要想把球击至对方底线更难。本人多年从事羽毛球教学,归纳总结出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供同仁参考(以右手握拍为例)。  相似文献   

9.
姓名:鲍春来身高:1.90米体重:78公斤籍贯:湖南出生日期:1983年2月职务:中国羽毛球国家队主力队员主要成绩(单打): 2000年世青赛冠军2001年丹麦公开赛冠军2004年汤姆斯杯冠军成员2006年汤姆斯杯冠军成员图解这是一组后场击球技巧的连续动作赏析图。上图演示的是后场反手杀球技术动作要领,而下图演示的则是后场反手击高远球的技术动作要领。这两组在后场反手击球技术的运用主要依据实战中的战术需要而使用。在实战中还可以击出各种线路变化的反手高球、吊球和杀球。  相似文献   

10.
<正>正手击高远球技术是羽毛球高远球技术的基础,其特点是球的飞行弧线高、滞空时间长、到底线垂直下落,作用是逼迫对方远离中心位置退到底线接球,采用这种技术一方面可减弱对方进攻的威力,为我方进攻寻找机会;另一方面在我方被动的情况下,有较多的时间来调整站位,摆脱被动局面。对初学者而言,在正手击高远球练习过程中会因为本体感觉弱,不能按要求做  相似文献   

11.
球星支招     
王昶 《羽毛球》2021,(4):90-91
吊球是在击球瞬间收力吊球怎么打?吊球一直打得不稳,总是不过网,很苦恼。(芳村)吊球的技术动作跟高远球其实差不多,只是吊球是在击球瞬间收力,拍面微微向下,而高远球是往正上方打。如果您一直打不过网,那可能是您的力度、拍面或要求有问题。吊球和杀球虽然球都是往下走,但力度和拍面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2.
静贴腕击球法是集静棒、贴脚、腕力这三种击球法的优点于一体的击球法。静棒击球是槌头前端面直接向前击打自球击点,没有后拉动作,它减少了槌头先后拉、再前冲容易出现的摆动。贴脚击球是击球员左脚前伸,使槌头外侧微贴左脚内侧前部凸出部位,并使槌头前、后端面准确地放在四点一线的瞄准线上,形成正确的击球轨道,这样有助于防止击偏的问题。腕力击球是击球员的两个大臂夹紧胳肢身躯,小臂贴紧前腹部,使大臂固定不动,小臂相对固定,只用手腕力量击球,以减少槌头前冲时的晃动,提高击球精度。将静棒、贴脚和腕力三种击球法的长处合而为一地加以熟练掌握,是对原有击球法的改进和完善,击球效果会明显提高。在掌握这一击球法时要注意三点:  相似文献   

13.
刘萍萍 《羽毛球》2021,(4):98-101
当球飞行到我方后场区域的低手位置时,我们可采用后场低手位击球技术来回击球,即后场被动击球技术。后场被动技术的击球点较低,状态较为被动,通常只能起到过渡作用,因此,我们也称之为过渡技术。后场被动击球技术主要有被动高远球技术和被动吊球技术。两项技术可结合使用,起到拉开对手、提高判断难度的战术效果。后场被动技术也是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中教练们需要重点掌握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静棒击球法     
“静棒击球法”顾名思意,就是槌头在击球时没有后拉动作,是直接向前击打自球的一种击球方法。这样减少了槌头在击球时的后拉前击摆动,所以一旦熟练掌握它,击球的撞击或过门或撞柱率都非常高。“静棒击球法”的站位、瞄准、击球和其他打法基本相同。根据我们的实践,它的击球顺序是:测好距、瞄  相似文献   

15.
排球运动中的正面扣球、正面大力发球和打垫球等击打手法,从动作结构分析,都具有运用上旋球手法击打球的共同特点,属于同类技术.挥臂击球是该类技术的关键环节,上旋球手法在这类技术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运用技能迁移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即挥臂击球环节.为进一步掌握此类技能奠定了技术基础,缩短了这类技术的学习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排球运动中的正面扣球、正面大力发球和打垫球等击打手法,从动作结构分析,都具有运用上旋球手法击打球的共同特点,属于同类技术。挥臂击球是该类技术的关键环节,上旋球手法在这类技术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运用技能迁移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即挥臂击球环节。为进一步掌握此类技能奠定了技术基础,缩短了这类技术的学习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逆向教学法"就是根据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和先后顺序,把整个技术分为前后几个动作,先教后面动作,由后往前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逆向教学法解决常规羽毛球正手击后场高远球的教学难点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挥击击球是垒球运动中难度较大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垒球比赛中进攻得分,主动制胜对方的重要手段。挥击击球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全队进攻实力的强弱,在一些重大比赛中,它往往对全队战绩的高低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好击球技术,提高击球效果,对每个垒球运动员来说都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羽毛球反手高远球技术是后场进攻的重要技术,也是教学和训练中最难克服的技术,本文分别从反手高远球的技术特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剖析,旨在为提高反手高远球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通过采用不同时机对羽毛球正手头顶高远球技术进行教学实验,发现从第一次实践课进行正手头顶高远球技术教学班级的成绩明显高于常规教学的班级,而且能有效避免难以纠正的错误动作的产生,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