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仙桃 《健与美》2023,(1):117-119
在我国的体育项目中,举重运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竞技体育中的传统优势项目之一,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当前,举重运动员的培养和训练重点朝着青少年方向发展,通过开展举重运动的启蒙训练,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基于此,文章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诸多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训练对策,希望能够为青少年举重运动带来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出一些针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期对从事青少年举重运动训练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们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自身多年的专业运动队训练经历和基层业余体校少儿举重训练经验,初步确立了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初选和试训选材阶段的各项影响指标,其中包括身体形态、运动素质、专项素质、心理素质等指标,为基层业余体校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年来举重运动获得的结果显示,大多数级别都在飞快地进步,并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同时我们注意到获得冠军者他们的平均年龄在减小,因为青少年开始练习举重的时间要比过去早得多。然而近十年的举重专门文献中,很多作者通过长期以来的研究主张开始从事举重训练的最佳年龄大约为十岁。在最近欧洲及世界三大赛举重统计资料显示,获得冠军的年龄约在18—19岁,他们从事举重训练的周期为6—8年,这证明了举重运动员是由早期训练开始的。训练阶段青少年参加举重训练是从选材的最初阶段开始到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名次,有以下几种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贯彻落实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大好形势下,为尽快地把我国举重运动水平搞上去,国家体委组织了举重调研组,于四月十七日至五月二十日先后到武汉、广州、石龙镇、肇庆、上海,调查了二个专业队,十一个业余举重训练点的情况,五月二十四日至六月二十四日又赴哈尔滨和苏州赛区,调查了解了专业青少年的训练情况。这次调研,重点是研究总结有关省、市在开展业余青少年举重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腰背部损伤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举重训练实践表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中腰背部受伤的比例很大。腰背部损伤严重的影响了青少年运动员的系统训练甚至健康成长,这常常是训练中困扰教练员、运动员的难题之一。本文根据举重训练的经验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对运动员腰背部的受伤的原因及防治作简要分析探讨,以期不断提高青少年举重训练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举重项目的运动特点来看,运动员需要长期的大运动量训练。对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来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如果在训练时间安排、技术动作的规范、运动量、营养补给等某一方面出现差错或不足,都会引起运动损伤。因此除了应从以上几方面加以注意外.还应挖掘和运用我国中医理论,探讨通过中医药剂增强举重运动员体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内蒙古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的挺举下蹲翻技术训练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其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儿童运动员的选材与育才对国家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为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对青少年儿童举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运动机能、身体素质、专项能力与技术,以及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长期的跟踪测试、分析、评价与训练干预的研究.结果表明把具有运动天赋、适合从事这项体育项目的青少年儿童选拔出来具有可行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同时证明举重训练并不影响运动员形态发育,相反随着运动训练的持续,还能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平常我们看到举重运动员身材普遍矮小,是选材的结果,是项目特点的需要,科学训练能促进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一九七二年十一月我们湖南省举重队又重新建队恢复训练了。我们在建队时,从基层挑选了一些思想好,意志品质顽强,能吃苦耐劳,有一定全面身体训练基础的青少年来队从事举重训练。来队时他们的年龄分别是十四岁一人、十五岁一人、十六岁三人、十八岁一人、十九岁一人。对于这些从未搞过举重的青少年新手,通过近三年的训练,他们无论在政治思想觉悟和运动技术水平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在全国比赛中我队荣获过青少年举重团体总分第一名。队员们曾先后78次打破过青少年全国纪录,其中一名青少年还三次打破挺举和总成绩全国纪录。现回顾总结一下我们近  相似文献   

11.
前言目前我国有大批青少年参加了举重运动的业余训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社会上有着一种舆论——“练习举重会被压矮!”我们认为这种舆论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这种舆论对于我们更深入、更广泛地开展举重运动起着阻碍的作用。所以产生这种舆论,主要是因为有些人对举重运动不了解,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我们相信,如果您能对以  相似文献   

12.
1.前言各个运动项目中的动作技术起着保证人体运动潜力充分发挥的作用。它是运动竞技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的基础训练中,动作技术的教学训练更显得重要。本文以举重等体能类运动项目、单一动作结构的技术改进和完善为例,运用运动训练基础理论和最新信息理论进行分析概括,总结、研究和探讨运动技术改进和完善的一般方法和程序,试图对我国举重技术训练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举重是一项很古老的运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利用举石头、用一根木棍在两头扎上石块等来锻炼体力和训练士兵。官家还把举重做为武考项目。现代举重运动更是为人们所热衷,在第一届奥运会上就有举重项目比赛,训练手段也是越来越丰富,运动成绩更是越来越高。少年举重运动员是举重事业的继承者,是举重事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举重事业的栋梁是举重教练员深思的问题。少年举重运动员由于生理特点的局限性,在举重运动的训练上要保护少年举重运动员健康的成长发育,要科学的把握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成长规律,科学的安排训练强度和运动量。仅就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骨骼和肌肉两方面浅谈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观点认为,举重属典型的高能磷酸化供能的运动项目。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训练学的理论,随训练和比赛进行了跟踪测试与实验。结果表明,举重运动并非典型的高能磷酸化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而是以无氧代谢为主混合供能的运动项目。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现代举重训练的特点,该研究提出了运用能量代谢规律指导举重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举重成绩突飞猛进,训练方法越来越科学化,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已经成为举重训练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训练,结合举重专项特点作好身体素质训练.更要引起各级教练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自75年始,增加了每年一度的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青少年早期从事举重运动,已引起各国专家及教练员的重视,今天的一些青年世界举重冠军,也闯进成人的行列,刷新了一批成人的世界纪录。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谁重视了少年的举重训练,谁就赢得了时间。举重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项目,在六十年代,我国举重运动水平曾一度进入世界团体前三名。但十年动乱,使举重运动大伤元气,虽然我们在某些小级别取得一些成就,但离世界总的水平还相差很远。当今世界举重力量雄厚的国家在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快赶超世界举重先进水平,必须抓好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青少年运动员的成绩提高必须具有一定量和强度的训练,在训练方法上要进行大胆的革新,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坚决走发展我国运动技术的新路。目前已有不少的省、市、自治  相似文献   

18.
整个七十年代,举重运动有了更快的发展。从75年以后,又增加了每年一度的世界青年举重锦标比赛,此后,青少年举重运动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今天一些青年世界举重冠军也就是成人世界举重冠军。就某种意义上讲,谁赢得青少年的优  相似文献   

19.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伟大号召下,解放以来我国举重运动和其他各项体育运动一样,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从1956年到1966年,曾有十人十项三十次打破世界纪录。更可喜的是,从文化大革命以来,青少年运动员大批涌现,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训练时间虽短,成绩提高很快,仅以上海市1973年举重测验来看,共有164人参加,其中有96名青少年运动员13次打破了抓、挺和总成绩青少年全国纪录。仅从参加人数之多以及成绩提高之普遍来看,充分反映举重运动正在日益普及,呈现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举重运动员竞技心理特点出发,阐明了影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竞技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探讨了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为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比赛水平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