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针对传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六步自主学练”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通过“六步自主学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很好地引导了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自主学练,从而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学练小组学习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教学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高职院校学生面临就业与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学练小组学习理论对他们走向社会将受益匪浅。笔者从学练小组学习的含义、特征、意义、关键、以及在教学中的实施等方面入手,阐明有关学练小组学习的基本观点。希望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积极推行并有效运用学练小组学习,让学生感受学练小组学习的乐趣与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学习障碍是学生在对所学技术认知和学练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有阻力性质的行为障碍。随着学生认知过程的深入,学生主体受社会、教学环境、体育教师等因素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大。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四所大学的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用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现状及克服方法进行了论述,旨在引起高校体育同仁们对学生的学习障碍的高度重视,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人际信息沟通的特征及其有效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静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524-525,531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从人际信息沟通的规律和特点分析、论述了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互动的原理和体育教学中人际信息沟通的双向性、情感性、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及身心互动性等主要特征.同时提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创设融洽的教学气氛、注意人际信息沟通中师生间信息加工的差异,根据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特点组织教学、注意学生的内向交流,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以及选择多种人际互动方式,疏通各种渠道,建立信息沟通网络等有效运用人际信息沟通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学练系统的自组织性及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系统自组织演化理论引入到体育课程教学的学习和锻炼系统中,从而揭示出该系统的自组织性及其规律和学生自组织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探讨了体育教学过程与学生学练系统优化的基本条件等问题,旨在为现代体育教学中教师教的系统与学生学练系统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更好地丰富、完善和发展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居民体育倾向性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Scanlan等人提出的运动倾向性理论模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了城市居民体育倾向性5因素结构模型。根据确定的5个决定因素和体育倾向性的操作定义,编制了相应调查问卷,通过对4143名我国城市居民实测,建立体育倾向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体育倾向性模型符合我国城市居民,其中运动乐趣、个人投入、参与机会和参与选择4因素对体育倾向性有影响,社会约束对体育倾向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玉林师范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目的是了解影响大学生健康体育行为的因素,为大学生形成健康体育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为学校相关部门和体育教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体育教学、器材设施、体育制度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运动场所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的影响也具有差异(P<0.05),课外体育和体育信息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不显著(P>0.05);器材设施、课外体育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体育教学、运动场所、体育制度和体育信息因素,对不同年级学生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级学生对体质和健康的理解、认知的程度对其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性别对认知体质和健康的程度对其健康体育行为不产生影响.研究结论:学校的体育环境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程度不同,器材设施是构成学校体育环境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对体质和健康概念的理解、认知的程度影响其健康体育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广泛地采用游戏法,对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游戏法进行体育教学的学生在学习与日常校内人际互动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观,与平行班级学生相比,有显性差异。建议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尝试采用该法。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师教学行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莆田市1 221名中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师教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莆田市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整体水平一般,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学校等级间、学段间、城乡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中学生对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较高,教师教学行为与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多维体育观下的学校体育教育功能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多维体育观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指出融体育精神教育与品德教育于体育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全面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发展学生的体质、体格与体能,通过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互动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促进健康心理与个性形成,严格课堂常规,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等应该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必备功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因子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改革以来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剖析,构建了新课改后大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影响因子主要框架图。分析认为:有效管理是体育教学有效衔接的保障;对教学改革认知准确与否是大中小学体育教学有效衔接的方向标;各学段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是大中小学衔接的核心要素;师资水平决定了衔接质量的好坏;学生的体育学习观是衔接质量的最好验证。最后,对大中小学衔接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探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偏差的影响因素,并建构影响因素模型。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5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约1000名后备人才作为研究样本,综合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线性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影响因素模型建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偏差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包含5个研究变量与20个测量变量,其中计有9条假设路径达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偏差产生影响方面,“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会直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间接通过“人际因素”的中介作用,同时产生影响;“学校因素”、“人际因素”仅会直接产生影响;“学训因素”仅会通过“人际因素”的作用后,才会产生影响;“表现因素”既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也不会通过其他影响因素作用产生间接影响;“家庭动力学理论”、“差别接触理论”与“需求-压力理论”在本研究中可获得验证,至于“一般紧张理论”仅获得结果的部分支持。  相似文献   

13.
根据美国Hobby教授编制《成就动机测量表》(简称AMS),对广东省部分高校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体育选项教学对男生运动动机的影响好于女生,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师范类专业好于非师范专业,且差异显著(P<0.05)。体育选项教学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好于三、四年级,并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项群类选项教学对学生主体性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影响的几个因素中,年级因素起主导作用。并提出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活跃体育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体育参与运动动机的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月华  夏晓 《职大学报》2013,(5):121-123,32
学习倦怠直接引发学生逃避学习行为.探讨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对改善学生学习质量和校园文化氛围具有独特意义.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包头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包头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倦怠主要有专业因子、学业因子、自身因子、教学环境因子、就业因子五大因子,它们分别对学生产生学习倦怠产生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翻转课堂作为与传统课堂并驾齐驱的重要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翻转课堂在应用的过程中是否真正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投入、学习效果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问题应该被重点关注。通过问卷对大学生在两种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投入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学习投入只在课后复习阶段有显著差异;学习效果方面,两种模式下的学习体验并无显著差异,翻转课堂提供了更好的课堂互动,但是也带有高于传统课堂的学习负荷。从研究结果来看,翻转课堂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存疑,其所造成的学习负荷也需要反思,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与投入需要教师的深度参与。  相似文献   

16.
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中武术内容的有效衔接关系到各学段武术教学的顺利过渡,深刻影响着学生学习武术的效果和效率。以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中的武术内容为支点,从教学内容、教材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对体育教材中武术内容衔接的问题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提出了大、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衔接,同时注重各学段学生的差异性和课程的系统性整合,并建构规范、合理、科学的武术教育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学校武术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南省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生的学习动机、目标定向、学习满意度等方面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近半数学生报考体育教育专业并不是热爱体育教育事业,而是由于考非体育专业有困难;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与部分学生学习目标定向有矛盾;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专业性有待加强,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依据当代社会背景,分析社会、教育和体育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角色期待,定位中国学校体育总角色为国民体育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依据学校体育角色纵向学段递进性的特征,分别定位了学校体育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学段的角色.依据学校体育角色横向结构互补性特征,分别定位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课余训练与竞赛不同结构的角色.从而形成了学校体育总角色、学段角色和结构角色定位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体育课程和文化课程的比例差异以及体育课程教学要求和学习质量的不同,427名大学本科新生自然构成四组,进行两年的自然条件下的学习活动作为准实验处理。实验前和实验后两次16PF测验的结果表明:1)不同组别的被试在个性的不同方面分别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也有个别因素(实验性)产生了消极的变化,提示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倡导求新思想和探索精神;2)从事不同比例的体育课程学习和文化课程学习,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只在L因素上(怀疑性)有所不同,提示不同性质的学习活动对学生个性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仅限于个性的个别方面,影响的范围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20.
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多元方差分析与结构公式模型对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感性认识(包括预期职业满意感和职业承诺)和就业意图。通过设计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对未实习与已实习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验表明实习两组学生在实习开始阶段,态度并无差异;实习后实验结果显示,完成全部实习的学生对于社会体育行业的工作态度明显比未完成全部实习的学生消极。此外,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显示出职业承诺能够影响学生的预期职业满意感和从业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