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电大教育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指引下,已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当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如何根据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电大教育的功能及培养目标,构建电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这是需要电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和解答的时代命题。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应用型人才当国际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冷战的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看作当务之急,国际间的竞争将日趋加剧。国际间的经济竞争、科技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挑战和压力,已日益集中到人才这个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之上,它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和时代发展的主流、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制高点.邓小平同志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他在论述我国发展战略时还特别强调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邓小平同志道出了一个真理:人才(素质的高低)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功以才成,业以才兴.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各级各类教育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了很大发展。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各国政府又纷纷提出报告,制  相似文献   

4.
前言 环境污染和生态的不平衡,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就必须加强环境科学的研究和普及。1968年日内瓦国际教育会议即已向世界各国政府建议:实施环境教育。现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无不大力推行环境教育。这样,遂在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劳务输出作为一种经济手段日益被世界各国广泛利用。无论是美、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南斯拉夫、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地扩大国际劳务输出,以达到各自的经济目的。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地位上升,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经济、科技发展战略便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经济安全最终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我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不断增强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钱其琛外长在第49届联大发表讲话中指出:“当前经济优先已成为国际潮流,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本国经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高三《思想政治》第五棵对冷战后的国际关系状况作了分析,指出国际竞争的重点已转向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一、经济优先成为世界潮流的原因1.80年代末以来,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大阵营格局终结,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冷战的结束,使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进入低潮.因此,各国特别是各大国都将战略重点转向发展经济和科技,加强综合国力,以便在21世纪的角逐中占据有利地位.2.经济决定政治,一个国家的经济能不能得到发除,人民的生活能不能逐步改善,关系到这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关系到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能不能巩固.3.历史昭示人们,落后就被动,就要挨打.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终极原因是经济和科技发展不平衡,从而引发军事发展不平衡.因此,各国都居安思危,注重发展本国经济.  相似文献   

8.
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改革热点之一。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已成为各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学会生存”的“诺亚方舟”。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德国、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巴西、印度、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高职教育演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高职教育为促进经济增长贡献和增加产业适应性,培育工匠精神的切入途径,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高职教育都随产业的发展而进行变革,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各国高职教育都在专业设置和校企合作两方面融入工匠精神培育,但相对而言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融入更加成熟,发展中国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融入处于起步或者不重视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国家地位归根结底取决于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共识。6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在公立小学进行某种形式的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在中学课程中则处于核心地位。各发展中国家无不将振兴自然科学教育、引进科学技术作为发展民族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由于自然科学课程对国家实力发展的作用,它的改革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它仍会是改革的重心和领头羊,所以关注自然科学课程的改革史和趋势是很有意义的。  一、自然科…  相似文献   

11.
罗芝馨 《中国德育》2007,2(7):93-94
国与国的竞争,其实质是以民族凝聚力为基础、以科技知识为先导、以人力资本为依据、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竞争。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及质量。当前,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总体目标。通过课程改革,许多国家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12.
勤工俭学已是广泛的世界潮流。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到处都有浩浩荡荡的勤工俭学大军。尽管各国名称不一,内容和形式也不完全相同,但学生在学校就读期间,边读书边工作(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财政的两难选择陆根书在六七十年代,鉴于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投入了相当多的资源来发展本国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由此获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然而,高等教育扩展政策的成功实施,也使各国政府逐渐...  相似文献   

14.
<正> 当前,一场以高技术为中心的新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发展。这场世界性、全方位的科技革命,对整个世界的社会经济、生产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面临它的严峻挑战,也必将全力投入到这场竞争,以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所以研究新技术革命的特征并制订我们的教育对策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当前新技术革命的主要特征1.加速化与综合化新技术革命的加速化与综合化主要表现在:①科技总量迅速增加,技术革新的增长率迅速提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科学知识八十年代每年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5.
一作为中小学一切教育活动之本的课程的改革,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也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一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世界各国缘何如此?关键是60~70年代教育变革所形成的课程格局,随时间推移,在许多方面都暴露出了缺陷,以至于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功能的发挥。首先是过分地偏重文化学术课程,导致儿童道德水平下降。60~70年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焦点往往都聚集于文化学术课程,偏向于适应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求,而对中小学生的公民道德  相似文献   

16.
一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明确指出了货币资本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说:“无论是社会地考察还是个别地考察,——要求货币形式的资本或货币资本作为每一个新开办的企业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推动力。”无论是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还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货币资本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启动器。货币资本充足,经济发展迅速;货币资本缺乏,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发展中国家在半个世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就是由于资本形成不足引起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正全面地影响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负效益,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发展主体的依附性、国家经济主权的部分让渡、国内经济关系的不均衡、贫富差距的扩大、经济风险的冲击力增强等方面。发展中国家必须通过战略调整、产业结构重组、经济风险防范和微观机制优化等来减少全球化经济所带来的负效益,以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英、法、日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法、日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现状与趋势苏丹兰八十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发展经济成为各国追求的主要目标。不少国家逐渐认识到,在当今形势下,无论是经济竞争、军事竞争,还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实际上是智力的...  相似文献   

19.
1.指导思想: 1.1世界各国教育发展趋势:知识经济社会中综合国力的竞争取决于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各国都已在实施学科综合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世界上,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各国政府都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必须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解决垃圾问题,还居民一个健康、洁净的生存环境,为投资者创造一个美丽、洁净的城市环境,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