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于六十年代前期曾见过邓广铭先生。那时我在中华书局编辑部,本在文学编辑室,后因中华书局拟加快“二十四史”的整理出版,1963年下半年,当时总编辑金灿然同志对编辑部人员作了部分调整,并把我调到古代史编辑室,担任《宋史》的点校和编辑工作。因为工作需要,我...  相似文献   

2.
《公是集》为宋人刘敞别集。此集在刘敞生前并未裒辑成书,在他去世后才得到亲友的大致整理。据欧阳修《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及刘攽《公是先生集序》可知,《公是集》曾有六十卷、七十五卷两种编本,且由刘攽《公是先生集序》可一窥《公是集》宋本全貌。遵刘敞遗愿,此集在整理成书后并未立即公开刊刻。直至绍圣二、三年间,即刘敞去世约三十年后,刘奉世才于成都刊刻蜀本《公是集》七十五卷,此版本为宋代有且仅有之《公是集》版本。《公是集》蜀本于南宋战乱时亡佚。  相似文献   

3.
《唐代科举与文学》重印题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第一部关于唐代文学研究的著作《唐代诗人丛考》 ,完成于一九七八年底 ,后于一九八○年一月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对唐初至肃宗、代宗时期的一些诗人事迹作了考索 ,重点则在大历时期。在这以后 ,我想把研究延伸于中晚唐 ,但鉴于中晚唐的史事较为复杂 ,不少文献资料又真伪难辨  相似文献   

4.
宋代是科举制度的改革阶段,受理学蓬勃发展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显示出鲜明的理学化特色。一方面,宋代科举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与唐代有所不同,考试内容上更加注重义理的阐释,形式上偏重议论,在考试评判标准上也以涉理、论理为基准评判文章优劣。另一方面,宋代科举制度与理学的融合促进了隐逸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文学形式的多样化。由此可以看出,宋代科举与理学及文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敦煌写本《杂抄》内有"论经史何人修撰制注"一条,这部分内容包含二十余种书籍,在形式上看其应为一个简单的阅读书目。而通过《杂抄》自身的性质以及书目所录书与书之间的联系,加上当时科举应试风气的影响,推测其为当时具有推荐性的学习书目。联系科举考试制度及内容,探索书目编纂人的编目意图,可以看出其所列书目内容对当时科举考试的迎合。本文以其对科举考试的迎合作为连接点,将书目内容与科举应试学习联系,以此窥探科举士子们当时科举应试学习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蔡振翔 《文化学刊》2012,(5):173-177
本文通过一套与国学大师汤用彤《康复札记》一书有关的出版资料说明中华书局在1965年曾经计划将《康复札记》单独出版。这些文献资料,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学术史与出版史特别是汤用彤著作的出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清人有《乾嘉诗坛点将录》,以《水浒》108将分拟诗苑名家,意在“借说部狡狯之笔,为记室评品之文”;民国汪辟疆有《光宣诗坛点将录》,流布甚广,而今网上有一篇《“五四”以来词坛点将录》,为词学家刘梦芙所作,点将录中将长年在浙江安吉县执教和生活的郑德涵先生列在其中。郑德涵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目》以"风会"之变为依据,将宋代文学史划分为宋初、盛宋、南渡、宋末四个时期,并对每一个时期的文坛风貌都进行了宏观的勾勒。从以变开运、振衰起弊的宋初复古文学到波澜壮阔、朴雅畅达的盛宋元祐文学,从理学渐染、平易啴缓的中宋南渡文学到学为门户、诗变江湖的宋末衰弊文学,《总目》从作家群体、作品风格、文学流派、文体衍变等多元角度为我们描绘出宋代文学由弊而兴,又盛极而衰的发展历程。《总目》以"风会"为视角的分期标准是以政局变革为主导、旁及士风、世运与文风的一种综合性的划分标准。《总目》以通变的进化史观审视宋代文学史的演进,注重对宋代文学史风貌阐释的理论性与系统性,呈现出一种近代的史学意识。对《总目》宋代文学史分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总目》文学史观的理解,明晰《总目》对宋代文学的评价与定位,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中国文学史生成、演进与转型的历史进程,也为今天的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 我们从本世纪四十年代先后在上海和重庆出版的《说文月刊》上看到,当年历史学界有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学人活跃在论坛上。他的名字叫程仰之,又名程憬。他的才学显然受到了卫聚贤先生的赏识,才能够在那个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一连发表了好几篇有分量的神话学论文。如《古神话中的水神》、《古蜀的洪水神话与中原的洪水神话》(均见《说文月刊>>1942年第3卷第9期)、《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天、地及昆仑》(《说文月刊》1944年第4期)等,都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刚交五十年代,这位青年学人就昙花一现般地从学术界消失了。 1950年,程憬的遗孀沙应若女士把程先生的一部27万字的遗稿《中国古代神话研究》,托付给了德高望重的史学界权威顾颉刚先生,请他设法帮助出版,以实现程先生的遗愿。经过顾先生的努力,曾有一家出版社于1955年把这部稿子排出了清样,但并没有出版。1958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决定把程著收入他们主编的“民间文学丛书”,并请顾先生为之写序。顾先生欣然从命,很快就把序文写好了。由于“大跃进”,反右倾,文艺界的小整风,等等,接连不断的运动,这部写于四十年代的书稿,终于未能得以出版。最近,我因撰写关于顾颉刚与“古史辨”神话学派的文章,从他的女儿顾潮编著的《顾颉刚年谱》(中  相似文献   

10.
《〈尚书·虞夏书〉新解》是金景芳先生在90高龄之后,以其一生的学识积累而成的力作。书中的精彩发现多多。本文是对金景芳先生治学所得及精华要点进行综合提示,向学界报告并为学子求学和治学提供导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