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胡不为 《上海集邮》2008,(10):41-42
为迎接2006年1月1日上海邮政博物馆开馆,由上海邮政通用技术设备公司自行研制成功的自助邮件收寄机(题图)在四川路桥邮政支局试用,至1月10日连续使用为第一阶段,本文主要反映这一阶段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上海集邮》2007,(11):2-2
10月9日是第38届世界邮政日。本届邮政日主题是"世界邮政网,网络连天下"。为庆祝这一盛大的节日,上海邮政公司在上海邮政博物馆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市邮协、市集邮总公司和《上海集  相似文献   

3.
老上海心目中的“邮政总局”——四川路桥邮政支局忽然紧闭大门,并贴出《告用户书》:“为配合市政府外滩源改造工程,提升上海邮政对外服务水准。根据市邮政大厦改造指挥部的装潢方案,将我局营业大厅改造成远东第一大厅,恢复其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4.
上海,现代邮政在中国的发祥地之一。因此,在上海最能找寻中国百多年来邮政、集邮的完整发展历程。2006年恰逢中国国家邮政创建110周年大庆,让我们由此上溯,在申城范围作一次小小的寻根之旅。  相似文献   

5.
何欣 《上海集邮》2013,(1):31-31
1936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邮政发行※中华邮政开办四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4种,主图分别为今昔邮政运输工具(2分)、上海外滩风景(5分)、上海邮政大楼外景(25分)、南京交通部邮政总局(1元)。主题原地为北平,主图原地为上海(5分、25)、南京(1元)。  相似文献   

6.
为做好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邮政服务工作,上海邮政在世博园区设立十多处邮政网点。除了在浦东南路5000号周家渡邮政支局原址建立世博邮政支局,在世博村内新建世博村邮政所等两个永久性的邮政设施外,还在园区围栏内中国馆等处开设6个服务处及2个邮政处理站等临时性的邮政网点。此外园区围栏外的南码头所、卢浦大桥所和高雄路所也为园区提供邮政服务。  相似文献   

7.
邮政大楼与上海邮政博物馆 2006年元旦,当北苏州路250号门上覆盖的红绸飘落,江泽民同志于2004年10月20日题写的“上海邮政博物馆”金色大字熠熠发光,时间定格在11:13:42。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08,(5):48-48
3月20日,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和上海邮政博物馆在上海邮政公司403会议室联合举办信息沙龙活动,特别邀请了上海邮政公司信息技术局和上海市集邮协会的领导和专家分别为参加沙龙活动的来宾进行了邮政信息建设和集邮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9.
迁址启事     
《上海集邮》2013,(8):48
根据上海市邮政公司整体规划,上海市集邮协会、《上海集邮》编辑部已于7月初迁至四川中路668号9楼,邮编200002,电话不变。  相似文献   

10.
迁址启事     
《上海集邮》2013,(9):48
根据上海市邮政公司整体规划,上海市集邮协会、《上海集邮》编辑部已于7月初迁至四川中路668号9楼,邮编200002,电话不变。  相似文献   

11.
迁址启事     
《上海集邮》2013,(10):48
根据上海市邮政公司整体规划,上海市集邮协会、《上海集邮》编辑部已于7月初迁至四川中路668号9楼,邮编200002,电话不变。  相似文献   

12.
上海邮政博物馆建在苏州河北岸的上海邮政大楼内,现已建成的展区分别位于一楼的中厅和二楼的北部(天潼路一侧)。  相似文献   

13.
1897年至1899年初,上海至其周边地区的邮路仅有上海至吴淞、宁波、苏州、杭州(图1)。从1899年底起,上海至其周边地区城镇的邮路逐渐开通。本文根据《申报》上的"大清邮政收信时刻晓谕传单",列出上海至其周边地区各城镇邮路的开通日期及运邮工具。  相似文献   

14.
50年代初,上海邮政管理局公众服务股编订的《邮政业务手册》是研究上海邮政史的有用资料,这本手册的附录收载了1950年上海全部邮政代办所的名称、编号、地址及归属支局代号(表1)。出于对母校历史的兴趣,笔者立刻注意到了当时交通大学也曾设有邮政代办所,编号是2。此后笔者便一直关注这段时期的通信实物。  相似文献   

15.
武玮璘 《上海集邮》2011,(12):42-45
必能宝DM300型邮资机是一款小型的数码式邮资机,上海邮政购用此类邮资机达500多台,占上海邮资机的半壁江山,是上海邮政现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款邮资机。  相似文献   

16.
近日整理邮件,翻出我留存的1981年的一组信函资料,它记载了当年我在上海工作时对一次邮件投递误期的投诉,以及得到的回复,反映了当年上海邮件投递服务的某些状况,以及当时上海的新闻媒体和邮政部门对邮政用户投诉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上海集邮节期间,列支敦士登邮政和上海邮政博物馆联合举办主题为“来自阿尔卑斯山的问候——列支敦士登近代邮票精选”的邮展,它是列支敦士登自1950年和中国建交以来,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邮展。  相似文献   

18.
国家邮政开办时颁布的《大清邮政奏准开办总章》说:“……通商口岸往来外国寄递一凡邮政局将信件寄送联约各国者一切条规自应入会后俱照万国联约(指万国邮政联盟——笔者注)条约办理……”。大清邮政刚成立,尚未加入万国邮政联盟,也未与他国签订通邮联约,因此,尽管海关邮政早在1866年就已收寄往外国私人信件,但大清邮政上海至国外的邮路尚未开通。  相似文献   

19.
罗平   《上海集邮》2006,(1):F0003-F0003
自1878年万国邮联巴黎大会创建国际邮政汇兑协定后,1896年我国试办,并于1898年1月1日正式开办邮政汇兑业务。由于邮政汇款兑款方便,深受欢迎,从而逐步发展成为我国邮政的重要业务,前期主要采用票汇方式:汇款人到邮局汇款,邮局收取汇款额和汇费后,按汇款人指定的兑汇局开出汇票交汇款人自行用挂号信寄给收款人,由收款人持汇票到指定的邮局兑现。汇票是邮政汇兑业务的凭证,一般分为普通和定额两大类,其式样在不同时期不断变化和改进。  相似文献   

20.
《上海集邮》2006,(2):47-47
10月28日,国家邮政局上海研究院副院长周焕德应邀在江西湖口举行的“县域邮政发展与集邮化论坛”上作邮政改革与集邮改革的演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