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其提问颇具哲学色彩。基于哲学视角的儿童提问经常涉及到三个领域: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提问、对逻辑问题的提问、对伦理问题的提问。成人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忽略、敷衍儿童的提问,殊不知儿童提问是儿童精神发展的需求。儿童提问有以下五个方面教育意蕴:儿童是一个宝藏,需要用科学的儿童观重新去认识、解读;呵护儿童爱提问的天性,善待儿童的精神萌芽;摒弃优越感,尝试向儿童学习;守卫童年,避免儿童被过早的成人化;以儿童哲学为载体,挖掘儿童的哲学潜能。  相似文献   

2.
提问是儿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儿童是借助提问来探索整个世界的,即儿童的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是通过提问来连接的。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提问意识却在慢慢消逝。难负其重的学前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偏离与传统捆绑式的教学导致了儿童提问意识的飘零与失落。学前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将儿童成长的被动式转向能动性,同时作为"对话性他者"的教师提供提问的对话空间,这样儿童的精彩观念在思维的延展中才会带着惊喜迸发出来。  相似文献   

3.
儿童的提问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儿童思维发展水平、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6名5岁学前儿童进行长期的常查并根据儿童提问的频率,以获取有效提问数为主体,分析不同教养方式的儿童在提问数量、类型、性别和质量之间的差异,得出儿童提问的频率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不显著相关;不同教养方式中儿童提问类型特点表现各有特色;儿童的提问存在性别差异;教养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儿童提问质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64名5岁儿童为被试,让儿童解决数量守恒问题,在其解决问题过程中,成人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干预,提问分为启发和支配两种模式、感知和理解两种认知水平,以考察成人提问的不同认知水平和模式对儿童解决数量守恒问题的影响。结果发现:5岁儿童面对问题情境时,很少主动提问或解释说明自己对问题的想法;成人的提问有助于儿童的问题解决;成人提问的认知水平(感知和理解)不影响儿童的问题解决,但成人提问的模式(启发和支配)影响儿童的问题解决;成人提问的模式和成人提问的认知水平对儿童的问题解决有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提问”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类哲学的胚胎。进入儿童的问题世界,可以发现儿童对本原的追问,对认识的追问,对美德的追问。儿童的“提问”是生命个体内部矛盾的真实反映,表达了其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如果将儿童某个维度的“提问”用时间的链条串起来审视,我们会看到个体“提问”的演进过程。提问是儿童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存在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儿童提问的发展特征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外多数研究得出结论:认为问题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内容深化,形式复杂。但大都不成体系,缺乏理论探讨。当前,有关儿童提问的规范研究开始引人注目,关于儿童提问的功能、发展规律、年龄特点等都将成为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已有的关于儿童提问的研究。涉及儿童提问的发展特点、相关的自身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干预策略等。本文将对儿童提问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进行回顾。以此作为我们改进教育状况。促进儿童提问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阅读》2010,(1):52-53
已有的关于儿童提问的研究,涉及儿童提问的发展特点、相关的自身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干预策略等。本文将对儿童提问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进行回顾,以此作为我们改进教育状况,促进儿童提问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无问题学生”是如何产生的——关于课堂沉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儿童在未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天真活泼,好动爱问,想像力丰富,总能提出许多新奇的问题,但入学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长,学历层次的增高,其“问题”反而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喜欢提问或不敢提问。学生不愿或提不出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谈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的提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问题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认识、引导和解答儿童提出的问题,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儿童提问的特点出发,对如何认识儿童的提问,如何正确回答儿童的提问,如何提高儿童提问题的水平等几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我国儿童在未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天真活泼,好动爱问,想象力丰富,总能提出许多新奇的问题,但入学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历层次的增高,其“问题”反而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喜欢提问或不敢提问。学生不愿或提不出问题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提出问题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认识、引导和解答儿童提出的问题,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儿童提问的特点出发,对如何认识儿童的提问,如何正确回答儿童的提问,如何提高儿童提问题的水平等几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是儿童合作学习的一个途径,提问提供了儿童之间传达信息的机会,增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提问是儿童学业求助的一种方式,是儿童的一种言语交流活动,儿童要想提问先要组织语言,所以提问同时又锻炼和发展了儿童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是儿童合作学习的一个途径,提问提供了儿童之间传达信息的机会,增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提问是儿童学业求助的一种方式,是儿童的一种言语交流活动,儿童耍想提问先要组织语言,所以提问同时又锻炼和发展了儿童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目标,而提出问题的能力,更是让儿童思维走向深刻、趋向高阶的关键。提问力作为儿童的一种学习力,在教学中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教师制定数学课堂提问规范,建构数学课堂提问力培养的动力体系,探索数学提问力培养的教学策略,让数学课堂从教师提问走向儿童提问,激发儿童的深度思考,发展儿童的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儿童的提问不但可以促进儿童注意力、思维和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儿童学习动机、社会性交往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文章从儿童提问的本质、生成原因及过程、类型和内容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儿童提问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儿童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甚至提问的权利是我们教育者千方百计要堵养和维护的,那么当儿童把各种各样的问题呈现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呢?简单的告知答案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那么把儿童的问题让儿童来回答——“反问”,这是否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将尝试进行回答。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上自我克制,控制不适当的提问,是每个儿童都要做到的,但是有些儿童缺乏自制力,分辨不出什么场合该提问,什么场合不该提。一般认为如果受到适当的训练,这种不适当的行为是会减少的,这项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调查自制训练对这种不适当行为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了个案设计,具体步骤包括:确定行为定义,分析行为作用,选择适当增强物,进行行为干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我记录的方法会大大减少不适当或过多的提问,文章还对如何延续和扩展经过干预后的行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中三种不适当的提问方式黑龙江省农垦教育学院王惠平提问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师生之间直接进行信息交流的最好形式。教师提问和学生答问,是教师引导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就要符合儿童认知事物的规律,能...  相似文献   

20.
能否科学、合理、艺术地提问,反映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并影响着教学质量的优劣。深入研究教学中的启发性提问,以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