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探讨牛磺酸(Taurine)对超速驱动致疲劳缺血心脏的影响。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对超速驱动的离体心脏施加不同浓度牛磺酸的灌流液,测定心脏恢复功能、心肌组织GSH-Px活性、MDA含量以及NO含量、心肌组织及线粒体中Ca2 。结果显示牛磺酸对缺血心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表现为心脏功能恢复显著,心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丙二醛含量降低,心肌组织和线粒体钙超载减轻,该表现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乳酸对家兔离体心室乳头肌收缩力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和微拉力描记法,研究不同浓度乳酸对家兔离体心室乳头肌收缩力(n=10)、心肌细胞动作电位(n=6)的影响。结果:一定浓度的乳酸对心肌有负性肌力作用,心肌收缩力的降低随乳酸浓度的升高而更趋明显。4mmol/L乳酸溶液灌注后,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变化为Vmax显著降低(P<0.005)。结论:乳酸溶液达4mmol/L时导致0期去极化速度的降低,即Na+通道效率降低。乳酸浓度升高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其可能机制为Na+内流减少,Na+-H+交换减少,造成细胞内H+浓度升高;经Na+-Ca2+交换使Ca2+外流减少,导致细胞内Ca2+超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预适应(EP)对大鼠心肌相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方法:1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对照组、运动组,应用Langendorf离体心脏I/R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心脏再灌注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LVDP及RPP恢复率及心肌梗死范围.结果:运动组大鼠LVDP(再灌注30,60min)和RPP(再灌注20,30,60min)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心肌梗死范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大鼠心肌相对I/R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心肌缺血预处理是有效的保护心肌免于损伤的内源性保护措施。近年来的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运动对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通过综述阐明运动对抗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机制,以期推进运动预处理的研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肌损伤,并为在运动训练中保护心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运动预适应(EP)诱导心肌保护效应为研究基础,以心脏分子标志物NT-proBNP为研究核心,联合应用血清NT-proBNP与血清cTnI和心肌HBFP染色,综合评价EP对力竭运动心肌的保护效应;方法: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力竭组(EE组)、运动预适应组(EP组)和运动预适应+力竭组(EP+EE组)。采用一次间歇性大强度跑台运动建立EP模型,力竭跑台运动建立急性心肌损伤模型。用ELISA法检测血清NT-proBNP浓度,CLIA法检测血清cTnI浓度,HBFP染色法观察心肌缺血缺氧状况;结果:与C组比较,EE组血清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P<0.05),EP组变化不明显(P>0.05);与EP组比较,EP+EE组血清NT-proBNP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与EE组比较,EP+EE组血清NT-proBNP浓度显著下降(P<0.05)。各组大鼠血清NT-proBNP浓度与血清cTnI浓度、心肌HBFP染色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EP是一种非损伤性预适应方式,能明显减轻力竭运动引起的急性心肌损伤和促进心脏功能恢复。血清NT-proBNP与血清cTnI和心肌HBFP染色联合应用具有互补性,有助于综合评价EP对力竭运动心肌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损伤是造成心肌细胞死亡和心脏功能紊乱的常见诱因,主要是因为缺血时心肌供血不足导致不能满足能量代谢的需要,严重时会引起心肌梗塞。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运动对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阐明运动对抗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机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7.
姚俊  徐礼皙 《体育与科学》2005,26(6):65-67,59
本研究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动物随机分为一次性运动服药及不服药组、耐力训练服药及不服药组、间歇训练服药及不服药组共六组.一次性运动组、耐力运动组和间歇运动组大鼠在最后一次运动完成后分别于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4小时和运动后48小时处死取样,随后对心肌线粒体Mg^2+、Fe^2+、Mn^2+、Cu^2+等无机离子浓度的测定,研究不同运动方式和抗氧化剂对大鼠心肌无机离子代谢的影响,以期为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2受体的细胞表征及其运动与心脏、血管M2受体的基础与应用前景.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与前瞻性分析及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跟踪M2受体表征研究进展及其运动与心脏、血管M2受体表征在体育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M2受体在心肌、血管平滑肌等细胞上广泛分布,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不同运动强度和心肌细胞M2受体表征、运动后心率恢复与M2受体基因多态性、心脏运动康复与M2受体表征等的关系密切.积极开展M2受体基因变异与运动前预测心源性死亡风险,运动性心律失常与M2受体表征,运动性心肌损伤引起的心功能紊乱与M2受体表征,基于M2受体靶点的心脏、血管运动康复及其中药有效成份筛选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对有效筛选心脏、血管运动康复方案和与M2受体相关药物有效成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有氧耐力训练后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从上世纪末提出运动心脏的概念至今,已积累了不少研究资料。目前对运动性心脏肥大已无异议,但前人的报导大多是关于心脏重量、心腔容积和心壁厚度的变化,而对运动训练后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甚少,本文运用立体学定量方法,对心肌线粒体的体密度、面密度、平均直径等指标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耐力训练不同阶段心肌线粒体的变化规律,力图为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提  相似文献   

10.
力量运动激发内源性抗损伤能力是缺血心脏保护的有效措施.适宜力量运动可以获得预处理心脏保护效应,为缺血预处理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力量运动因运动强度过大而导致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力量运动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应用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就力量运动引起相对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分子学特点、力量运动缺血预处理的基本特征及心肌保护作用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与细胞内效应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1.
足球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足球运动的训练效果,合理评价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用FCM测定细胞凋亡率、Bcl-2基因蛋白表达、Ca2+浓度及相关免疫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强化训练后血液淋巴细胞Ca2+浓度、细胞凋亡率、CD16+56+显著降低。认为强化训练提高了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少量细胞发生凋亡是机体剔除受损细胞的必然。Ca2+浓度、细胞凋亡率、免疫参数CD16+56+等指标是综合分析运动员机能状态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骨骼肌钙离子转运系统与肌肉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在100多年前,人们就注意到Ca2+生理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参与和调节细胞的许多功能。本文着重阐明:骨骼肌细胞的钙离子转运系统的特点;运动对质膜、肌浆网和线粒体钙转运系统功能的影响;胞浆Ca2+过度增高对肌肉功能的影响;旨在为骨骼肌运动疲劳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支链氨基酸对运动力竭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鼠力竭运动为模型,研究了支链氨基酸(BCAA)对血清和心肌中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等酶的活性以及心肌中Ca2 ,Mg2 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力竭运动可造成大鼠血清和心肌中LDH,GOT,CK,α-HBDH 等酶的活性显著升高,心肌中Ca2 含量也显著升高,Mg2 含量显著下降。补充BCAA 可使大鼠力竭运动后血清和心肌中LDH,GOT,CK,α-HBDH 等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心肌中Ca2 含量显著下降。提示,BCAA 可抑制大鼠力竭运动后血清和心肌中LDH,GOT,CK,α-HBDH 等酶的活力显著升高和心肌中钙超载。说明BCAA 有减少力竭运动后心肌损伤和维持心肌正常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6—二磷酸果糖对大负荷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1,6-二磷酸果糖(FDP)对一次性大负荷游泳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磷 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Na+- K+- ATP酶的 活性、MDA的含量及血浆中谷草转氨酶(GOT)、肌酸激酶(CK)活性的影响,以探讨 FI3P对大强度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代谢和细胞膜稳定性的作用.结果显示:FDP能促 进心肌组织糖酵解代谢的进程,对运动大鼠心肌细胞膜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二磷酸果糖对游泳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 1,6 -二磷酸果糖 (FDP)对一次性游泳大鼠心肌组织磷酸果糖激酶 (PFK)、丙酮酸激酶 (PK)、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Na 、K -ATP酶的活性 ,MDA含量及血浆中谷草转氨酶 (GOT)、肌酸激酶 (CK)和血乳酸含量 ,以探讨FDP对大强度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代谢和细胞膜稳定性的作用。和对照组相比 ,服用FDP使大鼠安静时心肌PFK活性明显升高 ,运动中PFK维持在较高水平 ,PK活性无明显变化 ,Na 、K -ATP酶活性明显升高 ,运动时心肌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增加的幅度下降 ,SOD活性无明显变化 ,安静时血浆CK活性降低 ,运动后血浆GOT和CK活性降低 ,服用FDP可使PFK活性升高更快 ,血浆中GOT和CK恢复加快。结果显示 ,FDP能促进心肌组织糖酵解代谢 ,对运动大鼠心肌细胞膜有一定保护作用 ,能够促进运动后心肌细胞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运动中补充西番莲、奥华运动饮料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运动员服用西番莲、奥华两种饮料前后的运动能力及生理生化指标分析测定,发现这两种饮料能使运动员运动至疲劳的时间明显延长,维持血容量,使运动中血糖水平保持正常,并使血清镁离子浓度维持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探讨胰岛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分析运动干预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前瞻性分析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总结胰岛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在运动医学领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结论:胰岛素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炎症反应,增强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及钙的瞬变,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提高NO的含量,改善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从而抑制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升高,清除氧自由基,同时增加Akt的表达及活化,促进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功能的恢复,在此过程中激活PI3k途径,发挥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运动干预则与其发挥协同作用,增强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有效地缓解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心动技术对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安静状态、运动状态下心功能指标进行测量,并以体校业余女排运动员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优秀女排运动员具有左室腔扩大和心肌收缩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