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创业倾向以单因素研究为主,因素组合生成机制及演化机理关注不够。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地区文化与政策、社会经验与成熟度对创业倾向影响具有路径依赖性,因素组合机制及其演化对创业倾向影响显著大于其单独作用。对创业倾向性发生、成就动机、创新个性、创业教育等因素不但自身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前述因素有促进效果。研究结论拓展了大学生创业倾向理论研究的方向,提升了创业机制指向的适切性。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能够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个人背景和个人特质正向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态度,创业环境和创业态度与大学生的创业倾向呈正相关。要促进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发展,必须注重培育积极的个人特质,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社会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创业倾向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大学生创业行为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创业倾向受个人特质、知识技能、创业环境、学校教育等多种因素影响。探讨影响在校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因素,识别显著性影响因素并加以有效利用,这对于考量高校创业教育成效、调整创业教育目标都有着积极作用。本文研究得出的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显著性因素,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创业倾向水平,激发大学生创业行为的路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江苏某高校的学生为对象,就创业环境对个体创业倾向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运用统计学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得出了创业环境中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关键因素为政策完善、家庭鼓励和帮助以及教育对创业的鼓励,并就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业行为受多重因素影响,创业心理是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以33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积极心理学探讨积极创业情绪对创业行为倾向的影响以及创业动机在二者的中介作用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积极创业情绪正向预测创业行为倾向,创业动机在积极创业情绪与创业行为倾向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创业动机的中介效应受社会支持的调节。根据研究结果,可采取激发心理资本潜能、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发挥创业动机纽带效应、提升创业专业水平,提供多层次社会支持、增加社会资本供给等措施,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  相似文献   

6.
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取江苏某高校的学生为对象,就创业环境对个体创业倾向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运用统计学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得出了创业环境中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关键因素为政策完善、家庭鼓励和帮助以及教育对创业的鼓励,并就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赵伟  徐昕 《职教通讯》2012,(19):14-18
对常州市高职学生创业心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并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创业心理的四个因素:个人基本情况、个人特质、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通过对常州市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后,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出了创业态度和个人特质对常州市高职学生的创业倾向有显著性影响的结论,同时,经过统计分析得到了影响因素中具有重要影响性的度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民族文化自信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分析,以及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目标进行探讨,认识到民族文化自信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和互动关系。民族文化自信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和内在动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认同、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文章旨在探讨民族文化自信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本文还对如何加强民族文化自信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提出了建议,包括加强传统民族文化课程的开设和推广、利用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推动民族文化新时代的创新创业应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文创产业的融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与地域文化融合度等,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清华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式获得有效样本869个,研究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以及性别、成长环境等因素对其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对创业态度析出名利追求态度、精神追求态度和社会责任态度3个公共因子;对创业倾向析出创业意识倾向和创业行动倾向2个公共因子。通过分析发现清华大学学生有如下特点:创业态度与创业倾向显著正相关;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成长环境、学历、创业竞赛经历及获奖情况、创业活动经历、父母职业、成长地域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具体的结论大部分和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少部分不一致的结果反映了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大学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一部分,在结构上包含创业精神文化、创业物质文化、创业制度文化和创业行为文化,除了拥有与社会创业文化的同样的内涵以外,更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文化,是注重创业教育、重视创业实践、培养提高创业倾向的文化,是树立信心、对失败更加宽容的文化。文章就大学如何构建创业文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条有效途径。有研究发现,创业榜样可以带来示范效应,能够激发他人产生创业意愿,而个体创业意愿对个人创业行为起到预测效果。该文试图通过探讨创业榜样、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影响创业意愿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业态度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向的关系,通过对761名个体的大样本测试,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态度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成就动机、创业回报、自主性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追求变化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并且成就动机、创业回报对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创业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会对大学生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武汉市十所不同层次高校的608名大学生创业行为进行实证调研,从大学生个体、家庭、高校三个层面出发,通过运用OLS、Logistic模型、Probit模型,系统分析了武汉市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个体、高校这两个层面的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较为显著,但家庭层面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通过对性别和创业培训的情况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年级、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比赛机会等对男大学生的影响显著,而影响女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则是实习经历、亲朋创业经历以及创新创业比赛机会等。对没有创业培训经历的大学生而言,个体、家庭、高校层面的因素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存在显著影响,而对于经历过创业培训的大学生而言,仅有性别和创新创业比赛机会对其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优化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协同培养机制以及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等四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创业教育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但已有研究将创业教育视为一个整体掩盖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机理。基于理论性和实践性创业教育的分类框架,分析了讲座报告、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理论性创业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还通过创业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创业意向;实践性创业教育仅通过创业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理论性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效应大于实践性创业教育,且创业课程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效应最大。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直接效应,通过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向产生的间接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5.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扶持大学生创业。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基于Timmons创业要素模型分析,实证检验了大学生在校消费水平对未来创业意愿的影响。控制其他相关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校消费水平越高,毕业后的创业意愿越强。研究结论不但揭示了在校消费水平这一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而且能够为优化高校创业教育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创业政策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大学生创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起由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和创业支持为基本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出基于AHP法的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可以完善高校创业课程体系,增强高校创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潘涌  茅宁 《江苏高教》2020,(3):86-91
大学生在创业意愿和行为之间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鸿沟",不确定性可能是造成具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不进行创业活动的重要因素。创业加速器为初创企业提供必要的启动资金、密集的导师指导,以实验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学生创业者的后顾之忧。文章从创业的逻辑入手,通过阐述和分析加速器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创业教育和扶持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22个大学生创业公司为案例样本,从政策感知和意愿驱动两个层面出发,应用组态思维和PCA-fsQCA方法整合5项前因构件,探讨产生大学生创业公司高创业绩效、非高创业绩效差异的多重并发因素和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高创业绩效的产生有2条路径,其中,"高承担-高热情型"比"高执着-优环境型"更容易达成高创业绩效;非高创业绩效的产生有3条路径,其中缺乏风险承担力是导致大学生创业难以产生高创业绩效的关键原因;产生高创业绩效、非高创业绩效的组态效应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这表明高校和地方政府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政策制定,帮助更多大学生创业公司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创业文化是创业的深层动因,它影响着创业者的创业心态、创业行为、创业能力,弘扬创业文化、培育创业精神是推动创业、实现中国梦的突破口。要着力培育勇闯市场的重商意识、吃苦耐劳的拼博精神、诚信至上的经商理念、和谐公平的竞争环境;创业文化可从开展创业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宣传创业典型、加大对创业者的培训力度、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引导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等五个方面具体培育。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presents the findings of a mixed-methods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perceptions of business students in the Czech Republic toward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examin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level of intention to be entrepreneu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amily backgroun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nd that participation in entrepreneurship-oriented courses positively influences the student’s level of self-efficacy. The study revealed further that business education had some effect on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gain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for entrepreneurship. Another key finding was tha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pecifically for business students has to equip students with entrepreneurial skills, attributes and behaviours.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 contextually determined concept which requires modification of content and methods to meet the specific needs of particular target groups. The study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erms of designing and managing effec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