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实践课教学项目设置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座谈法、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实践课教学项目的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目前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实践课教学项目的设置尚不够丰富,与普通高校存在一定的差异,师生的总体满意度不高,文章还调查了大学生对不同体育教学项目的满意程度;师生对希望新增的体育实践课内容基本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立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实践,以国内教学评价研究献和科研成果为基础,对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体育实践课教学评价改革的走向、体育课成绩考核改革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体育选项课是对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蕈要补充,对于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任务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对发展学生才能,塑造学生个性,发挥体育教师所长和全面推行健身计划都有重要意义。我校为了顺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开设选项课,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和摸索。本着重对体育选项实践课的教学分组、授课内容和评价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针对体残病弱学生开设的体育保健课强化的是"教"的统一要求——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课程内容、统一的评价方法等等,并没有让每一个体残病弱学生公平地获得适合其身心特点与需要的体育知识和自我体育锻炼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并结合3年的体育保健课教学实践,对高校体育保健课程实施个性化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个性化体育保健课程可以较好适应体残病弱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布置课外体育作业等形式,使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在行为认知、行为习惯和主观标准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单宇  麦粤徽 《精武》2012,(1):47-49,5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德菲尔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针对领导或督导员、同行教师、学生三类不同评价主体,研制了体育实践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量表,通过选择评价内容要点,构建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制定评价结果的等级指标,说明统计方法的运用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测评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6.
巨大的体育市场需求迫切需要专业的社会体育人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担负着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其实践教学意义非同一般。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现阶段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出现了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时间不够、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缺陷,并对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优化策略,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能很好的适应社会,满足市场需求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的八年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理论指导实验,实验验证和完善理论,进而推广应用的方法,以三次较大规模的调查、三个自然实验和相关研究为基础,比较系统地对学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进行了八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构建了学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包括目标、内容、模式、策略、课型、方法途径和整体评价等在内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实践体系,为学校体育深入开展可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实践和指导基础,优化新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结构。  相似文献   

8.
王颖  朱冀 《体育世界》2009,(4):67-6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座谈法等方法,分析现阶段普通高校开设的体育保健课现状,从构建体育保健课的基本目标、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全面培养保健班学生的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使体育保健课教学在高等院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实践课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必修课程.多年来,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体育实践课的改革进行了广泛研究和深入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抓纲务本"思想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只关心如何把课上好,教师的教研活动一般也只停留在研究教师如何教,很少研究学生如何学.对体育实践课学法及其指导的研究不够深入、不够系统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实践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袁丽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6):765-767,783
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实践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学生以基本技术、基本战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教学、技能培养。注重教学形式、结构、内容、方法、考核、评价等的统一性与标准化。在当前国家体育赋予高校体育新目标与要求的情况下,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便显现出来。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综合研究方法,以西安市11所高校中的400名学生为调研对象,利用决策树算法从整体的、系统的与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公共体育课实践教学影响因素进行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参赛次数"是决策分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喜好程度"以及"教师技术等级"也是影响高校公共体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FUZZY数学综合评判在田径跳跃类项目技术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评定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考核方式,目前我们常见的评定大多是根据评定人的主观判断进行一种量化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文根据FUZZY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并在体育教学的技术评定中进行应用,使评判结果更能表现出客观性及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使评定的结果从定性评价到量化说明。  相似文献   

12.
江苏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本文就当前江苏省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进行探索与研究,从江苏省2002级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全国水平;《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部分评价指标、项目设置及评分标准尚存在某些亟待改进之处。按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高/标准体重的评价指标,测试样本在总体上呈现明显的偏态分布,严重偏向于较低体重和营养不良的学生一侧。在进行二选一测试和评定成绩时,不同项目及男、女生同一项目评分标准之间的相关度不高,造成项目评分标准之间差别较大,导致评定等级不一致。建议加强不同测试项目评价标准之间的相关度研究,加强男、女生相同项目评价标准之间的相关度研究,同时,对体重的评分标准及比重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充分体现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对排球技术评定考试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球技术评定考试方法的改革,主要是针对减少技术评定的主观性研究。在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后,制定了技术考试评定方法的细则,研究了扣分的幅,通过对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现场和录像评分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新方法比传统方法对成绩评定,更为例题。  相似文献   

14.
大众健身绩效评估是否具有实效性,介入的评估主体是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介入评估主体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三大方面与系统内部自办自评的评估进行了比较,认为第三方介入是使大众健身绩效评估具有实效性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Assessment can have various functions, and is an important impetus for student learning. For assessment to be effective, it should be aligned with curriculum goals and of sufficient quality. Although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assessment quality in physical education (PE) is suboptimal, research into actual assessment practices has been relatively scarce.

Purpose: The goals of the present study were to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assessment, teachers’ views on the functions of assessment, the alignment of assessment with learning goals, and the actual assessment practices in secondary PE in the Netherlands.

Participants and setting: A total of 260 PE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schools in the Netherlands filled out an online Physical Education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PEAQ) on behalf of their school.

Data collection: The online questionnaire (PEAQ) contained the following sections: quality of assessment, intended functions of assessment, assessment practices, and intended goals of PE.

Data analysis: Percentages of agreement were calculated for all items. In addition, assessment quality items were recoded into a numerical value between 1 and 5 (mean?±?SD). Cronbach’s alpha was calculated for each predefined quality aspect of the PEAQ, and for assessment quality as a whole.

Findings: Mean assessment quality (±SD) was 3.6?±?0.6. With regard to the function of assessment, most PE teachers indicated that they intended using assessment as a means of supporting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formative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majority of schools take PE grades into account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a student may enter the next year (summative function). With regard to assessment practices, a large variety of factors are included when grading, and observation is by far the assessment technique most widely applied. A minority of PE teachers grade students without predetermined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usually criteria are identical for all students. There is an apparent discrepancy between reported PE goals and assessment practices; although increasing students’ fitness levels is the least important goal of PE lessons according to the PE teachers, 81% reports that fitness is one of the factors being judged. Conversely, while 94% considers gaining knowledge about physical activity and sports as one of the goals of PE, only 34% actually assesses knowledge.

Conclusions: Assessment in Dutch PE is of moderate quality. The findings further suggest that PE teachers consider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important but that their assessment practices are not generally in line with this view. Furthermore, there seems to be a lack of alignment between 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 and what is actually being valued and assessed. We believe that these results call for a concerted effort from PE departments, school boards, and the education inspectorate to scrutinise existing assessment practices, and work together to optimise PE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6.
项云  王晶晶 《体育科研》2021,42(5):39-48
老年人跌倒是社区常见的意外伤害安全问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和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老年人跌倒是内、外多重因素交互影响作用的结果,多由潜在风险引发。社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与活动的主要场所,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尽早识别存在跌倒风险的社区老年人对于预防老年人跌倒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常用的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包括跌倒相关身体功能能力、跌倒相关心理因素、跌倒综合评估以及跌倒风险评估的新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展望,为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未来开发适合我国社区老年人群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体育学院跳高技术教学达标标准与评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8 所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跳高技术教学达标考核成绩和各院校跳高教学达标考核标准与评分方法的调查统计和研究分析,提出了我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跳高技术教学达标考核的标准和评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课程形成性成绩及基本考核模式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龙 《体育科研》2006,27(5):85-86
高校体育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是体育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途径。体育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由平时体育课学习态度、平时体育技能、技术、体育理论、心理素质提高的权重组成。构建体育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组成、实施细则、评定办法3个基本模式,以达到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既实际又便于操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高校花样轮滑课程中实施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考核评价办法进行研究。教学实验表明,主体间性的考核评价办法注重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目标和手段的多样化,使考核评价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和结果等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花样轮滑课中主体间性的考核评价办法优于传统的教师评价办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基础教育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方式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学习目标,更好地体现出新课程的价值,表现性评价恰好弥补了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那种只注重学习结果的缺陷。基于目前在校园中较为流行的健美操运动,对表现性评价运用于健美操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