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碘液中的分子碘来检验淀粉的存在 ,是一个即方便又实用的好方法。我们在新教材的实验教学中却发现 ,使用碘分子检验淀粉的存在是有条件的。首先是温度。“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 ,淀粉酶经高温处理后 ,便会失去活性 ,不能使淀粉水解 ,加入碘液后 ,淀粉呈现蓝色。如果把盛有淀粉与淀粉酶混合液的试管从沸水取出后 ,立即滴入碘液 ,结果淀粉是不会呈现蓝色的。而只有待淀粉液冷却以后 ,再加碘液 ,才有蓝色现象发生。为了准确掌握淀粉液的温度与加碘后颜色变化间的关系 ,我们还做了一组对比实验 ,最后的结论是 :在 75℃以上时 ,淀粉…  相似文献   

2.
1“酶的专一性实验”——选择斐林试剂本实验将等量的淀粉酶分别加入到淀粉和蔗糖溶液中,通过用斐林试剂检测是否生成砖红色沉淀,来判断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进而验证酶的专一性。本实验只能选择斐林试剂作鉴定试剂,而不能用碘液,因为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是否被淀粉酶所水解。而不能鉴定蔗糖是否被淀粉酶所水解,因为不莒蔗糖是否被水解,反应后的混合物都不可能遇碘液呈现蓝色。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教材中的实验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中所采用的酶是市面上出售的淀粉酶,此酶反应的最适宜温度为50~75℃。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把放在沸水中的淀粉酶注人到放在沸水中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保温5 min,滴加碘液,实验现象应该是变蓝。因为100℃时酶失活,不能催化淀粉水解,试管中仍然存在淀粉,所以遇碘变蓝。可笔者发现,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什么原因呢?笔者经过查阅资料和进行实验操作得知:①因为淀粉在加热的情况下滴加碘液后会形成络合物褪去蓝色,当温度降低时,又会恢复蓝色,笔者  相似文献   

4.
探索“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实验教学中,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但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在课堂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引起学生激烈的争论。现将这三种方案陈述如下,并将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一、对"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可行性的探讨 1.实验背景材料 学生在做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选修教材全一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过程中,当向混合液中加入1~2滴碘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冰水中的淀粉、淀粉酶混合液变蓝;60℃温水中的淀粉、淀粉酶混合液不显蓝色;沸水中的淀粉、淀粉酶混合液也不变蓝色.  相似文献   

6.
先加碘液效果更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以及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实验中 ,常用淀粉酶来催化淀粉水解 ,而对实验结果的验证都采用淀粉遇碘变蓝这一颜色反应。实验中一般是将一定量可溶性淀粉溶液加入试管 ,调至实验所需的温度或pH条件下 ,加入淀粉酶 ,保温 5~ 10分钟 ,最后向试管中滴  相似文献   

7.
"淀粉水解"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淀粉水解”的教学中 ,我改变过去教师演示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 ,将实验探究模式引入课堂 ,通过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 ,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感悟科学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先用小麦芽滤液、稀释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多酶片溶液分别与淀粉进行实验 ,再用碘液对反应产物进行检验 ,均未检测到淀粉的存在 ,说明以上四种物质都含淀粉酶 (提示 :多酶片含淀粉酶、胃蛋白酶、胰淀粉酶 )。这时我提出 :“病人口服多酶片后 ,淀粉酶是否有效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淀粉酶是否被蛋白酶水解”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  相似文献   

8.
<正> 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两个实验都使用到碘液。那么,淀粉遇碘液是否都显蓝色呢?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我们发现,用买来的可溶性淀粉配制的淀粉溶液与碘液反应不显蓝色,而显棕红色!后来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我们用同一包可溶性淀粉配制的淀粉溶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生物》全一册(必修)教材中“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是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重要实验。按教材中的操作方法进行试验,把装有淀粉酶溶液的3号试管和装有淀粉溶液的3号试管在沸水中同时保温5min,再把此温度下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均匀混合继续保温5min。滴入1滴碘  相似文献   

10.
淀粉酶对麦芽糖和蔗糖的作用及酶的专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生物体内的催化剂,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以及易受温度和pH的影响等特点,教材中针对以上的特点安排了相关实验加以验证。其中“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显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而对蔗糖不起作用,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的特点。而在高三选修课本中,从“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原理中我们知道。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高三理科班学生必作的学生实验。其实验原理是淀粉遇碘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仅一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可以使淀粉逐步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不显色。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对《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可行性探讨 1、实验背景材料学生在做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选修教材全一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的过程中,当向混合液中加入1-2滴碘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冰水中的淀粉、淀粉酶混合液变蓝;60℃温水  相似文献   

13.
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第49页“实验七 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中,其实验原理中有这样一句话:淀粉酶可以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不少老师和同学感到疑惑,觉得与酶具有专一性这一特点相违背,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淀粉酶有多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酶作为生物体特有的物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的特性.在验证酶这些性质的实验中,有两个问题使学生感到疑惑:一是在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碘液是否可以先于酶加入(见例1);二是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能否将淀粉水解成为葡萄糖.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教材实验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探究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作为实验教师,我在为学生做准备的同时,自己首先亲自做一遍,以了解实验各方面的情况,便于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疑惑时,能够及时地给予指点。  相似文献   

16.
一、实验题解题思路 1.审准实验目的和原理 回答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实验涉及的“生物学原理”是什么,或体现“生物学事实”的哪一方面.如“探索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原理为:淀粉遇碘变蓝,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择淀粉、淀粉酶反应体系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模拟实验,依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实验预期。开展探究实验,引出争议问题。通过查询文献资料,对淀粉遇酸水解的反应条件作出推论,并进行实验验证。针对碘液失效的问题,提出简易可行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安排了“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必修本)、“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选修本)等关于淀粉酶的实验,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还会遇到有关淀粉酶实验设计的其他问题。那么,在有关淀粉酶活性的实验设计中,如何选择糖鉴定试剂呢?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第49页“实验七 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中,其实验原理中有这样一句话:淀粉酶可以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不少老师和同学感到疑惑,觉得与酶具有专一性这一特点相违背,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淀粉酶有多种类型,其功能各异,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1 问题的发现 人教版高中《生物》(试验修订版·必修)第一册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是探讨不同的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在准备这一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完全按照教材上所提供的试剂浓度和数据,进行实验,不一定能得到预期的结果。问题出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