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文学的历史以“五四”启蒙文学为开端,但其发展的历程并不具有历史必然性;解放区文学不是“五四”启蒙文学的结果,而是另一个时代的新的文学形态。90年代对“五四”的“误读”,既有新文学“正史”情节叙述的“误导”,也有现实社会中理想主义激情的普遍丧失所导致的价值的失落。“五四”新文学的历史价值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启蒙;“五四”未完成的启蒙将继续进行,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经之道。但是,启蒙的方式很难再是“五四”式的精英对大众的权威言说  相似文献   

2.
“五四”新文化教育思潮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中西文化猛烈碰撞、冲突、融汇、吸收乃至中国文化主体性得以全面展现和重新整合的必然要求与结果。这种新的文化走向,从价值取向上影响了人们对中国文化改造、对教育社会职能的新认识和对社会革命及社会改良方法途径的新探索。新文化教育思潮其主题是认识、探寻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问题。吸取“五四”新文化教育思潮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教训,将有益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类共同的追求目标,教育现代化发展已历经几百年。中国在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也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的探索,在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尝试过应激追赶型教育现代化模式,在“五四”运动至改革开放前尝试过植入型教育现代化模式,但实践证明都是不成功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就必须根据中国国情,立足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内生追赶模式。  相似文献   

4.
把“五四”新文化运动放在整个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看,这场思想文化运动实际上在进行着“动力的追寻”,即从观念世界提供一种指向现代化的心理驱力。这一过程以“进步”观念的确立为基础,两翼展开为“竞争-互助”和“创造”观念。本文着重分析了这组观念的结构及其能动性,附带就“动力的追寻”说及它们与五四理想其他诸要点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五四 新文化启蒙运动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一个必然的和必要的阶段.这个运动对封建主义的批判是超前人的,但它并没有完成反对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它自身的不足,加上历史发展中诸因素的影响,使得“启蒙”成为后来乃至今天人们必须努力解决的一个历史课题.在新的条件下发扬“五四”自觉进行文化变革的精神,实现文化现代化,尤其是人的现代化,是当今中国现代化事业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五四”文学的现代性与社会的现代化基本步调一致,主要目的是为中国寻出路,主要表现出“启蒙的”“审美的”和“革命的”三副现代性面孔。“五四”现代性主要起源于西方,但并没有照搬照抄,而是被本土化、当下化了。因此,无论提出何种文学主张,最终都会呈现出“救亡”姿态,只是探寻的路径和策略有所差异。文章以“五四”乡土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作为观察点,以期看到启蒙的乡土小说中农民形象的反命题;审美的乡土小说对前现代乡村社会的乌托邦想象和中国农民原始生命力的推崇;革命的乡土小说以审美的形式去表现被启蒙后的农民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  相似文献   

7.
在学术界有这样一种倾向 :“五四”的偏激使中国传统文化与今日中国形成了断层 ,这是对“五四”的误读。在对现代中国特殊的政治、社会环境、中国传统文化中封建势力的强大惰性力量、对“五四”性质认识的偏差和思想教育的片面性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了与以上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即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主义因素 ,消解了“五四”精神 ,使“五四”与后来的历史形成了断层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五四”爱国运动七十周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的开端。“五四”运动前夕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鼓舞了一代中国人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准备。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革命精神,就必须接过“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走“科技立国”的道路,迅速发展生产力,推进四个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初,“新时期”伴随着‘四个现代化建设”、“解放思想”、“回到五四”等目标展开,这也使得一种新的文学标准逐渐成为了文学研究的新范式,“重写文学史”、“20世纪中国文学”即是在这样的背景展开.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研究中一个持久而常新的课题,它也深受国外学术界的关注。近来因着手为《五四与现代中国》丛书编辑一本国外“五四”研究文集,有机会浏览了近年来国外“五四”研究的一些论著。本文拟择要评介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借以探讨国外“五四”研究的新趋势,及其可资借鉴的新思路。(一)华裔美国学者张灏1986年在台湾《当代》杂志的纪念“五四”专栏中,发表了《五四运动的批判与肯定》一文,对“五四”的意义进行了新的阐释和评价。张灏在文中指出,“五四”面临的中心课题是“如何重建中国文化”。为此知识分子们提出的答案有两个:一是科学与民主,二是批判中国传统。“五四”知识分子在这两个问题上既有历史功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在中国迟到的反应,是人类社会自然进化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曾经发生过的文艺复兴运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这两个运动的宗旨近乎一致,都主张恢复和发扬古典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其次,这两个运动的表现特征近乎一致,呼唤人性的复苏,表现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极大热情及向神学(儒学)权威的大胆挑战,高举“市俗文学”和“现世艺术”的大旗,开创民众文学艺术的新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只是中国社会与文化现代转型的开端,它的真正意义,是向世界昭示中国人现代意识的觉醒和生成,以及告别古典主义时代而向现代社会进化的全面启动,彻底实现现代化的使命,需要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2.
“五四”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当今天的人们谈论“全球化”时,如果不提或忘记了“五四”,似乎很难说明“全球化”在中国的足迹。本文从20世纪初中、西文化的互撞以及“五四”知识分子以“拿来”精神到西方文化之库中去挑选、择取,对“五四”中、西文化对立冲突、互动互补、异质同构、多元整合的现象进行了新的阐释,对“五四”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关系从“全球化”的角度作出了新的解释,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中国顺应世界潮流,自“五四”便开始启程,一步步向“全球化”迈进的历史踪迹。  相似文献   

13.
理性化是现代化的主体趋势和精神内涵,在中国人求索现代化的漫漫长途上,“五四”曾经以其开放的文化心灵高擎科学与民主两面理性大旗;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次有利的精神契机,然而由时代情感所孕育的“五四”理性未能超越孕育它的情感世界并最终迷失于这一世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跨文化价值观念的视角对所谓“海归派”和“本土派”的划分进行剖析。这种分歧其实就是“五四”以来中西文化争论的延续,其核心是讨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价值问题,但这种争论也有为私利所用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今年四月下旬,新华社香港分社、澳门分社与惠州市青联、香港、澳门二十多个社团联合举办“惠港澳青年大联欢”暨“五四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学术讨论会。我校中文系青年讲师杨小清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五四精神与中国现代化”的演讲,他的学术文章和发言引起与会者的好评和强烈反响,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星昌日报》、《成报》、还有《澳门日报》及省内一些新闻单位纷纷对杨小清讲师的研究作了介绍与报道。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五四”新文学中的象征主义作品进行了系统的爬梳,然后将中国现代象征主义与西方象征主义作了详细的比较。文章认为,“五四”文学革命催生了白话新文学,新文学从产生之日起,就与象征主义结下血缘。“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象征主义是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古典象征主义结合的产物,但有别于西方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西方象征主义重主观轻现实,重形式轻内容,重审美轻功利,而中国“五四”时期的象征主义却与“五四”精神相一致,重社会功利,重思想内容,基调高昂,并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融合。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是可以作多种阐释的开放性理论话语,总是带有变革意识并伴随着强烈的危机感。从晚清肇始,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对时空和价值维度的理性重构上。五四时期“科学救国”思潮是五四时期社会变革现实的理论反映,集合了在社会和价值模式中所蕴涵的理性至上和个性自由两种现代性思想维度。五四时期“科学救国”思潮可以看作是近代中国人探索现代性问题和现代化道路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8.
“‘五四’新文学运动”曾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这样就遮蔽了“五四”前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实际进程,相应也忽视了“五四”前许多文学作品已经初具的现代性。从早期启蒙者身份的重新认定,在文学作品中对科学、人权的引进时序,中国期刊的三波现代化浪潮,早期白话文的倡导和早期翻译作品的成就等方面来看,有必要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向前”位移,才能将20世纪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五四文学放在世界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学、20世纪30到60年代的文学、新时期文学的多维框架中,做宏观审视,从而寻找它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位置。五四文学是中国文学从开放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中外文学“里迎外合”的产钧。五四文学分娩了30到60年代的革命文学,联结它们的脐带,是文学的功利功能。新时期文学是五四多功能、多层次、多样化文学的既定向发展,同时又积淀着革命文学30多年单向独进中积累的精华,形成以革命英雄主义文学为主轴的特色。它们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中国文学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工读主义是五四时期对广大青年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社会思潮之一。这一思潮的兴盛与衰落,体现了“五四青年”追求真理、改造社会的探索历程,并对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工读主义思潮及其影响,不仅便于我们加深对那个时期诸种社会思潮关系的认识,深化近代社会思潮史的研究;而且能使我们从“五四青年”克服自我意识,排除其他思想干扰,最终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得到有益的启示,鞭策我们继承“五四青年”的光荣传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