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9年4——6月根据中国青少儿体质研究测试细则,湖北省研究组对一万六千多名7—25岁城乡、男、女青少年儿童的体质情况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为研究我省青少儿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现状和特点提供了依据。但是,那次是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下简称横向观察)来分析青少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及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由于用横向观察来研究青少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是存在着误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它的发展变化规律,应该进行长时期追踪观察。因此,我们所在1979年体质调研的基础上,连续五年进行了追踪观察,现将观察数据作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月经初潮是女孩子青春期发育的主要标志。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监测某一地区学生群体生长发育状况的指标,并且可以据此对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与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关系给予一个基本估计。因此,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青少儿体质研究中,均比较重视对月经初潮的调查与研究。据有关文献报导,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女孩月经初潮有明显提前趋势,有的国家统计每十年提前三个月;也有的报导,在五十年内提前一年;并且,有关研究结果认为,月经初潮提前的趋势同生长发育的第二突增期开始与结束的年龄有密切联系。我省卫生防疫部门于一九七四年对辽宁省城乡女学生月经初潮情况进行过一次较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先后4次测试公布的7~18岁城市汉族学生体质调研的原始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建立城市青少儿生长发育的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10年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期望值,为教育行政部门了解和掌握城市青少儿生长发育状况提供信息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十七所重点中学学生体质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为逐步摸清我省青少儿生长发育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规律及趋向,对制订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青少儿体质评价标准,更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搞好学校卫生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是增强下一代体质的一项基本建设,也可以为提供合理地制订我省体育、教育、卫生的各项工作措施科学依据,使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计划建立在比较扎实的科学基础上,使学生了解自身的体质水平和运动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进取心,利于推动社会、学校、家长各方面对青少年一代体质健康方面的关怀和协作。本文主要对全省十七所重点中学学生的形态、机能、素质、视力的现状和特点进行调查统计,目的是提供一些数据,引起我省体育、卫生工作者的重视,进一步开展这一项研究工  相似文献   

5.
全国农村青少儿生长发育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许良 《体育科学》2005,25(9):38-40,52
依据国家先后4次测试公布的全国乡村儿童青少年体质调研的原始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建立农村青少儿生长发育预测期望值模型,预测未来10年农村青少儿的生长发育趋势。结果表明,未来10年我国农村青少儿生长发育有继续提前的趋势;生长发育仍处于“长期趋势”中的快速增长阶段;身体发展的匀称度将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利用湘、青2000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青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15年间,湘、青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土、撒族学生明显快于土家、苗族学生,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除土族学生外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正> 由于我省自然环境复杂,南部和北部,沿海和内陆,山地和盆谷之间差异很大,甚至在小范围内,因海拔高度不同,坡向不同,所处的地形部位不同,地貌组合情况不同,农业生态环境等都影响着人体的生长发育。鉴于我省地貌类型复杂,山区地广面大,且沿海也有山区等特点,因此,我们根据各地、市所处的海陆位置,对沿海、山区的划分是以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和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差异为主要依据。我们在1985年《福建省运动员科学选材标准调查研究》测试所得数据的基础上,对沿海、山区青少儿青春期发育状况的差异进行分析对比,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省沿海,山区青少儿青春期发育的变化状况,而且对体育科研以及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等诸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对于青少年儿童的体质与健康的调研工作,已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了,如何对青少儿生长发育进行综合评价,已成为当前许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他们从应用一元相关回归,线性方程到多元回归、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应用椭球方程的方法对青少儿生长发育进行综合评价,此方法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 反应时(Reaction time 简称RT)是指从刺激出现到开始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它取决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反射弧传递,直至引起效应器开始兴奋所需要的时间,又称为反应潜伏期,它可以反映反应速度的快慢,这对于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中,特别在球类项目和双人对抗性项目(如击剑、拳击等)显得尤其重要,是运动员早期科学选材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了解我省青少儿简单反应时的情况,我们对1985年《福建省运动员科学选材标准调查研究》测试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其目的一方面是探讨我省青少儿简单反应时受哪些因素制约(如年龄、性别、地区、文化程度和月经初潮等);另一方面制定我省青少儿简单反应时评价标准,为体育教学和运动员早期科学选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青少儿体质的好坏是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的大事,也是运动员选材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关于青少儿体质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晚,解放以来虽然在部分省市有所开展,但着重于形态测量,对体质现状、特点和发展规律缺乏系统、完整的资料。1979年在国家体委、教育部、卫生部的领导下,对16个省市183414名7——25岁大、中、小学生进行了形态、机能和五项素质的测定,初步了解了我国青少儿的体质现状、特点和发展规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累积了大量的科学数据。而从形态、机能、素质三方面综合研究还是第一次。为此,我们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为了全面掌握我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观察其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使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我省在1985年国家四部委对全国青少年儿童(7至22岁)学生城乡男女四类进行了体质抽样调研的基础上,我省抽测了6所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农、林、医,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12.
城市青少年生长发育21年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79年、1985年、1995年和2000年4次全国城镇汉族学生体质调查的数据为依据,采用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全国城镇13 ̄18岁汉族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胸围3项生长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显示:城镇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发育迅速,生长发育水平处于“长期趋势”中的快速增长阶段;城镇13 ̄18岁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生长速度逐渐放慢,且2000年略有上升;21年来我国城镇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胸围生长发育的“突增期”没有明显的变化;幼儿时期的生长发育水平对青少年未来生长发育水平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张天成 《体育学刊》2008,15(3):79-83
利用2005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高原地区的羌族、纳西族、土族、藏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作20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探讨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生长发育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结果发现:1)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生长发育速度均已步入快速增长期;男生胸围平均增长值(除纳西族外)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女生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生长发育整体水平,纳西族、藏族学生好于羌族、土族学生.2)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身高突增高峰年龄(除纳西族女生外)提前1~4年,体重突增高峰年龄(除土族女生无变化外)提前1~2年,胸围突增高峰年龄变化不明显.3)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身高速度高峰(PHV)变化不明显,最大年增长值2005年多数大于1985年;体重速度高峰(PWV)2005年多数小于1985年,最大年增长值,2005年多数大于1985年;胸围速度高峰(PCV)和最大年增长值,2005年多数大于1985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青少年生长发育21年追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1979年、1985年、1995年和2000年4个时期全国乡村汉族学生体质调查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全国乡村13-17岁汉族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胸围3项生长指标进行21年追踪比较分析,其结果:农村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发育迅速,胸围发育缓慢,生长发育水平处于“长期趋势”中的快速增长阶段;农村13~17岁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生长速度逐渐放慢,且2000年略有上升;21年来我国农村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胸围生长发育的“突增期”没有明显的变化;幼儿时期的生长发育水平对青少年未来生长发育水平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与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50所体育舞蹈俱乐部与民办学校开设体育舞蹈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调查内容包括我省青少儿体育舞蹈训练时间与内容,比赛现状,训练的场地设备,青少儿体育舞蹈教师现状,青少儿基本情况及家长认知能力,通过这些调查数据,分析我省青少儿体育舞蹈运动的现状及要改进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正> 记者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总结与论文报告会上获悉,一九七九年——一九八五年六年间,我国大中小学学生生长发育迅速,仍处于长期趋势的加速阶段,而且生长发育有提前的趋势。与日本青少儿发育速度最快的十年(一九六○——一九七○)比较,我国城市男女学生各项指标与日本接近,乡村男女学生各项指标均超过日本。虽然我国学生形态与机能的生长发育的增长速度较快,但实际水平与日本是有差距的。学生体型继续向细长型趋势发展,体重不足;身体素质增长不明显,有些指标下降;青春期高血压检出率急剧上升;心脏病、肝炎、结核、沙眼、脊柱侧弯、神经衰弱的问题比较突出;视力不良尤为严重;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省市之间发展不平衡,民族之  相似文献   

17.
血红蛋白(Hb)含量是诊断贫血和评定青少儿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简易指标。过去诊断贫血的标准,国内常用的14岁以后男<12g%,女<10.5g%,14岁以前男女均为<12g%的标准。为了解福建省青少儿Hb现状,评定体质状况,并为运动员选材提供参考数据,本文是利用省体科所对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五个城市的7—18岁青少儿的血红蛋白测定4409个样本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胡小明 《体育学刊》2011,18(1):8-13
青少儿体育是提高人类成长期体质健康水平最积极的方式,是各项体育活动的基础。少年强则中国强,关注青少儿的身心健康,不仅是体育的主业,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认为,青少儿体育应自儿童始;把"分享运动"的人文价值观作为我国青少儿体育发展的理论导向,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课外、校外、假期、家庭、社区体育活动衔接,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保障广大青少儿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受益的对象,使体质健康水平可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间,关于学生体质研究较多集中在对不同调研年各地区学生体质现状的描述和比较研究,而针对学生体质水平(如身体形态等)发展规律或动态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为基础,重点选择1985年、1995年和2005年7—18岁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身体形态指标为研究内容,在重点比较20年间中国学生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水平和速度的变化的基础上,揭示中国学生身体形态生长发育规律的变化,为进一步改善我国学生体质状况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1)我国中小学生1985—2005年间,身高、体重和胸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生长水平表现出明显的长期趋势,但前10年(1985—1995年)和后10年(1995—2005年)相比,身高、体重和胸围增长值和增长速度呈现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身高“前快后慢”和体重“前慢后快”、胸围保持不变的特点。也就是说,我国学生长度生长水平的高峰期在今后可能速度会放慢,但是重量和围度生长的高峰期将会继续。(2)从1985年到2005年。我国城乡学生身体形态的生长速度具有整体加速、快速增长期提前和持续增长期延长的基本特点。(3)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突增期在20年间没有明显改变。但是,城市和乡村男生胸围突增期延迟的问题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青少儿生长发育不同年龄阶段与地理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少儿生长发育在不同年龄阶段与地理气象因素关系有差异。在12岁年龄阶段,各因素间的关联度最高,r在0.57-0.91,其余年龄阶段小于这一水平。这一研究结果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少儿生长发育期与自然环境的依赖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