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简爱》与《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都是刻画女性内心情感的细腻动人的经典英文小说。《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与《苔丝》的作者托马斯·哈代分别生活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早期和后期,两部作品的问世时间相隔43年。这43年里,英国从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繁荣期到以宗教和农业为主导的年代再到自由的资本主义的垄断期,这一过程中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思想使长期统治人们的宗教信仰遭到了质疑,夏洛蒂·勃朗特"清教徒"式的信仰与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的悲剧情愫正是英国同一时期两个阶段人们思想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上帝的召唤——论简·爱宗教意识的形成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杰作。夏洛蒂深受基督教的影响。《简·爱》和基督教《圣经》紧密相联。简·爱的宗教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五个阶段。在上帝的召唤下,从人性对神性的盲目到人性和神性的融合,简爱的宗教意识逐步形成并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3.
景慧 《时代教育》2009,(11):143-143
本文通过对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不同性格特征的分析,以及对小说《简爱》和《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命运及细节的对比,提出小说中人物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个性的写照;只有通过对作者性格的深刻剖析,才能更深刻理解文中人物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简爱》对《圣经》的恪守与反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突破了英国传统女性的三“C”世界 (即 church教堂、cookery烹饪、children孩子 ) ,以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完成了对简·奥斯汀等前代作家的飞跃 ,不仅具有深刻的共时性意义 ,更有复杂的历史性渊源和价值。《简爱》是夏洛蒂蘸着心灵的经验运笔着色的 ,凝聚了极其丰富的形象思维。而在这个艺术形象世界的时空中 ,又蕴含了浓郁的圣经情结 ,即《简爱》对《圣经》既有继承和恪守 ,又有扬弃和反叛。《简爱》一经问世就引起巨大的轰动 ,人们或褒或贬 ,见仁见智。其中争论的焦点之一是作者及其创作文本的思想倾向问题。虽然…  相似文献   

5.
夏洛蒂·勃朗特和《简·爱》   古老的英国是一片文学的沃土,自中世纪杰弗利·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到 18世纪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约拿旦·斯威夫特的《格列弗游记》; 19世纪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理弗·狄更斯的《双城记》,威廉·麦答皮斯·萨克雷的《名利场》,托马斯·哈代的《苔丝》,约翰·高尔斯华绥的《福赛蒂世家》三部曲,可谓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其中,勃朗特三姐妹的文学活动尤为引人注目。   这三姐妹便是夏洛蒂·勃朗特 (1816~ 1855),艾米莉·勃朗特 (1818~ 184…  相似文献   

6.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一部描写粗野、狂暴、凶猛、神秘的希斯克厉夫与骄傲、刁蛮、任性、倔强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悲惨爱情的经典小说。希斯克厉夫在失去了情人之后,采取了疯狂的复仇计划。艾米莉·勃朗特描绘了希斯克厉夫在每个阶段的表情变化。  相似文献   

7.
《简爱》《阿格尼斯·格雷》是勃朗特两姐妹的代表作,塑造了男权制度下,身处于夹缝中的家庭女教师,凭借自身的努力,冲破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本文通过分析她们对于爱情和工作的态度,展现了两位女作家超越时代的独特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8.
夏绿蒂·勃朗特、狄更斯、盖斯凯尔夫人曾被马克思誉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但夏绿蒂·勃朗特不同于狄更斯和盖斯凯尔夫人两位作家,她喜欢在作品中把已经优秀的人物塑造得更优秀.小说《简·爱》就是通过几个不同的贫困情节展示了简·爱的人格发展和人格魅力。贫困和磨难对简·爱来说是一笔财富.正是在贫困中简·爱才学会了生活,懂得了怜悯,赢得了尊重,认识了自我,获得了独立,体验了爱情,完善了道德,使简·爱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崇高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两位女作家夏绿蒂·勃朗特(1816—1855)和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是亲姐妹。她们的小说《简·爱》和《呼啸山庄》在我国读者当中流传甚广。  相似文献   

10.
《简·爱》与《白衣女人》分别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与威尔基.柯林斯的作品。这两部小说各塑造了两位女性形象,《简·爱》里的简爱与疯女人伯莎以及《白衣女人》中的劳娜与安妮,也正由于这几个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画使小说在一些叙事规律上具有某些相似性,比如两部小说在情节发展、意象等方面呈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得出两部小说中的两位女性人物其实是同一个人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自卑——自强——自信——解析《简·爱》的人物性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根据自身经历所写的一部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小说塑造了一位坚强的女性,她追求真爱、平等,是女性的楷模。根据简·爱的成长经历,对其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她从自卑、自强,到自信的心理轨迹。  相似文献   

12.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小说主人公简·爱展示出的坚强、独立、自尊自爱,她对平等的爱情与婚姻关系的不懈追求,符合基督教《圣经》中关于人人平等,特别是分工不同的一体化男女关系的教导,以及其对宽容节俭品格的提倡。夏洛蒂·勃朗特正是因为有着稳固的基督教信仰,才创造出了简·爱这一伟大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没有一本书像《圣经》一样对人文有如此影响力,它成为了西方文学作品的创作源泉。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亦不可避免地受到它的影响。小说中对联圣经》话语、典故及多种比喻象征意象的引用,失乐园和复乐园原型意象的体现,以及女主人公简爱对于平等的不懈和宽容的性格符合((圣经》所崇尚的教义,也无不体现了夏洛蒂·勃朗特“圣经式”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4.
Jane Eyre is considered as a realistic novel with Romanticism.The author Charlotte Bronte built a new woman fighting for the independence and equality in a patriarchal society in the novel.However,another very important factor that makes Jane Eyre a great work is the Gothic elements in Jane Eyre.The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Gothic features through analyzing several extracts in the novel.  相似文献   

15.
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一直被誉为一株迎风而立的劲草。但是,简同时也透露出其作者悲观的另一面。在这部传记式作品中,作者勃朗特在书中大量地运用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于自己的不幸遭遇,因此勃朗特对简.爱这一形象的刻画也必然具有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6.
朱晓娟 《教师》2013,(23):124-125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Charlotte Bronte’s experience and Jane Eyre’s,it proves that any character and plot have the trace of the author. Therefore,the novel can be analyzed and understood better by another way,to analyze the writer’s life.  相似文献   

17.
简·爱是一位勇敢的叛逆者。她敢于对抗世俗偏见,勇于追求自由、独立、平等。文章将从夏洛蒂·勃朗特与简·爱的关系,爱情与自由,妇女社会地位不平等,两位宗教人物对简的影响,妇女在性别上的歧视五个方面对简·爱这一人物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8.
Charlotte Bronte is a famous English woman novelist in the 19th century.Her masterpiece Jane Eyre creates a bright figure in the world’s literature,attracting readers of generations all through the globe with her character of both unconvention and convention,which is a unity of contradictions.In this paper,the author presents the analysis in two parts:Jane Eyre’s convention presented in her experience of marriage and love,and Jane Eyre’s unconvention presented in her experience of marriage and love,drawing a conclusion finally that the two aspects of Jane Eyre’s nature-unconvention and convention are indispensable for portraying the heroine.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认为只把《简.爱》视为一部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是不够的。夏洛蒂通过塑造简.爱自尊、自信、自立的人格力量,发出了英国妇女解放的先声。《简.爱》揭露的英国社会的不公与苦难,是19世纪英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所以更应把它看成是一部社会小说。  相似文献   

20.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自19世纪发表以来,一直有着长盛不衰的魅力。《简·爱》与基督教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引用了不少《圣经》典故。它们作用于小说的四个层面: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衍生,主题的深化,风格的定位。这四层面彼此相关:情节衍生离不开人物的塑造,主题的深化离不开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衍生,小说风格是各方面细节的各方面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探讨《简·爱》中的《圣经》典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欣赏乃至研究该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