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梅花的信息,请你用最简洁的话说说对梅花的认识。生:梅花是在寒冷的冬天盛开的,不怕冷。生:梅花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季节里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有香气。生:梅、兰、竹、菊是四君子,梅是四君子之一。生:松、竹、梅是岁寒三友。师:同学们知道得真不少,现在我们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我们已经读过几首词,知道词有不同的词牌,那么,这首词的词牌和题目各是什么呢?生:(齐答)词牌是《卜算子》,题目是《咏梅》。师:跟老师读题目(生读)。“咏”是什么意思?生:“咏”是…  相似文献   

2.
梅赞     
梅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它傲经风霜,枝干挺秀,花色雅丽,清香扑鼻。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与松、竹、菊合称为“四君子”,深受国人的喜爱。  相似文献   

3.
梅清姿神韵,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梅花有傲雪抗寒的斗争精神,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又有孤高亮节,不同流合污之品格,所以又与兰、竹、菊一起被誉为"四君子"。但在中国的传统名花中,梅花是后起之秀,不像桃李、芍药、荷花那样显眼。"《离骚》遍携香草,独不及梅。六代及唐,渐有赋咏,而偶然寄意,视之亦与诸花等。"到了两宋时梅花最终被推为"群芳之首",成为了崇高文化的象征。爱梅和咏梅已成为宋代社会的一种普遍风尚。  相似文献   

4.
梅清姿神韵,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梅花有傲雪抗寒的斗争精神,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又有孤高亮节,不同流合污之品格,所以又与兰、竹、菊一起被誉为"四君子"。但在中国的传统名花中,梅花是后起之秀,不像桃李、芍药、荷花那样显眼。"《离骚》遍携香草,独不及梅。六代及唐,渐有赋咏,而偶然寄意,视之亦与诸花等。"到了两宋时梅花最终被推为"群芳之首",成为了崇高文化的象征。爱梅和咏梅已成为宋代社会的一种普遍风尚。  相似文献   

5.
梅花,是蔷薇科植物,冬末春初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白、红、粉红等多种颜色。梅花花语为“坚强。忠贞,高雅“,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还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本文的小作者就是选取观梅花而自省的一件事,将那份定格在记忆深处的美,  相似文献   

6.
梅,作为一种有特殊审美意象的植物,千百年来一直为我国历代文人津津乐道,比如,梅与兰、竹、菊合称为植物中的“四君子”,与松和竹同列为“岁寒三友”,至于咏梅的诗文词曲更是多得难以计数。不过有趣的是,文人们在谈到梅的时候,往往将梅花、梅子(梅花的果实)和腊梅三者混为一谈,特别是梅花和腊梅,几乎不分彼此。事实上,梅花属于蔷薇科,一般在冬末初春开花,可以说是常见植物在一年中开花最早的。所以唐代张谓《官舍早梅》诗曰:“风光先占得,桃李莫  相似文献   

7.
竹颂     
千百年来,竹子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令人称颂。唐宋以来,竹子与梅花、松树并称为“岁寒三友”;明代则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它们四季常绿,傲霜斗雪,然而三友、四君子中的竹子,却更具有不平凡的气质。竹子挺拔刚正,绿叶婆娑,高雅清幽。人们爱它那“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的品性。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给  相似文献   

8.
曹暇 《山东教育科研》2010,(15):62-62,64
文章阐述梅、兰、竹、菊“四君子”题材始终伴随着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这不仅是由于“四君子”本身的自然属性而呈现出的一种自然美,更重要的是古人把一种人格力量、文化内涵注入到“四君子”之中,最终“四君子”成为古人托物言志,寓兴自我,展示高洁品格的绝佳题材。  相似文献   

9.
象征趣话     
先让我们看看下面的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白《行路难》)再让我们想想下面的事物:梅花、泰山、流水、白云等等,它们除了实指外,还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岁寒三友:松、竹、梅,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它们各有什么象征意义呢?由此可见,在我们生活中,人们以象征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是比较普遍的。各种花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康乃馨代表温馨、慈祥,牡丹代表富贵、羞怯,水仙代表尊敬、自爱,蝴蝶兰代表幸福、吉祥,白色百合花代表纯洁,蓝色紫罗兰代表诚实,等等。中学语文教材里也…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早》(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 教学片段一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生1:因为三味书屋后园有梅花,作者觉得美. 生2:因为后园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写,而梅花还比较美,清香扑鼻,颜色洁白,很有韵致,而且开得最早,作者欣赏它,就写了梅花.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岁寒四君子——梅、兰、竹、菊,以形写神,是具有其丰富的精神寄托的。四君子的品相,往往是文人们崇尚的优雅、高洁的人格精神写照。而在梅、兰、竹、菊四君中,竹的取用实可谓大俗大雅,既可登堂入室,成为文人墨客吟咏泼墨的胸中之竹与笔下之竹,  相似文献   

12.
青青翠竹韵     
在“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中,均有竹的位次,可见其文化意蕴深厚,自然禀赋美好.《诗经》有云:“瞻彼淇奥,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传统经典将竹和君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竹的喜爱和赞美.在我看来,竹并非世间俗物,它蕴含着诸多美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诗人所爱之花,又以梅、兰、竹、菊四者居多,四者之中,梅又具竹之清瘦,菊之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梅也自然成为一个历代文人吟咏不息的审美意象,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  相似文献   

14.
青青翠竹韵     
正在"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中,均有竹的位次,可见其文化意蕴深厚,自然禀赋美好。《诗经》有云:"瞻彼淇奥,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传统经典将竹和君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竹的喜爱和赞美。在我看来,竹并非世间俗物,它蕴含着诸多美好的品质。竹,刚正不阿。它四季常青、挺拔,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不因  相似文献   

15.
七色镜     
梅花与兰花、竹子、莉花并称为四君子;与松树、竹子并称为岁寒三友。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近距离看见竹,是我在小学二年级刚转入新华小学,住在美丽的新华绿洲小区。小区内,繁茂的花草丛中,竟有几株空心、有节、挺拔、翠绿的植物,妈妈告诉我,这便是被古人称之为"四君子".之一的"竹"。  相似文献   

17.
梅与菊竹兰并称"四君子",与松竹合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文人笔下,梅花,是人格的象征或志趣的指向。一.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南朝人陆凯的《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前两句写诗人遇到驿使(古代送信的人),便攀折一枝梅花,托他送给相隔千万里的边塞的朋友。不用书信,而用梅花,足见二人的亲密关系。后两句采用借代手法,"一枝春"指代梅花,隐含诗人对朋友真  相似文献   

18.
自元代文人墨戏发达后,梅、兰、竹、菊"四君子"就成为历代文人画家的珍爱,因为"四君子"题材最能体现出画家笔墨修养和人格内涵。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导读》2010,(1):F0002-F0002
梅花 与兰花,竹子,菊花并称为“四君子”;与松树,竹子并称为“岁寒三友”。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教学机智"?这个概念很难准确地界定。不过,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在《仿文同竹石图》里有一段题词非常精警,值得我们思考:"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耳;板桥之无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莫道如是。"我们不妨"移花接木",教师的教案与"胸有成竹"差可比拟,"胸无成竹"则是对教学机智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