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消息树     
北京市城区群众体育成果展示即将启动2005年4月14日,在北京市体育局举行了展示北京市群众体育成果碰头会,会议由北京市体育局群体处的朱宏主持。会上确定了二十家景观展示单位,分为体育主题公园类:朝阳公园、龙潭湖公园等;全民健身工程类:东城的和平里一条街,朝阳的体育休闲公园等;文化广场类:西城的展览路等;运动社区类:王府井一条街、天桥、方庄小区等;另外还包括民族园类和健身类。  相似文献   

2.
在2008北京奥运会倒计时500天之际北京市第六届全民健身体育节组委会联合北京晨报社、体育博览杂志社共同启动北京市迎奥运全民健身主题征文摄影活动。  相似文献   

3.
《体育博览》2020,(4):12-12
3月1日,《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实施三周年之际,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推广居家科学健身的特殊时期,由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组织,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响应,通过网络征集的方式收集,以云展示这种特殊的方式,展示社会体育指导员居家健身。  相似文献   

4.
《网球》2012,(9):140-14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条列》,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后第四个全民健身日之际,北京市国际体育交流中心、北京国际体育交流促进会、北京东方国际网球发展中心承办了中国网球协会在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办的全民健身日网球活动。该活动包括业余双打比赛、大众网球培训和网球主题论坛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实施的首年,根据规定,每年6月23日(奥林匹克日)为北京市全民健身日。这意味着自2006年起,北京市的广大市民又多了一个节日——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健身庆典。为了与广大市民共同迎接北京市首个全民健身日, 向时全面展示北京市群众体育事业取得的积极成果,更好地激励和引导广大群众踊跃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北京市体育局、中共机关工委于2006年6月23日以北京先农坛体育场为主会场,覆盖北京所有区县,全面开展“北京移动通信”杯2006年北京全民健身周“百万市民  相似文献   

6.
对北京市全民健身现状及其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54,自引:8,他引:46  
为了了解北京市全民健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对北京市体育场馆、公园参加健身活动的人及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人员和普通北京市民的健身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认为北京市的全民健身活动前景乐观,北京市民对全民健身的认识较高,但实际参与健身活动的人较少,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研究就此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动员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联合北京科教频道《健康北京》栏目,于2022年1月1曰起每周六19:30向市民推介全民健身活动,营造科学健身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8.
6月23日,北京市全民健身周正式拉开序幕。在我们国家体育的决策思路中,正在逐步把工作的重心从竞技体育转到群众体育中来。只有全民自发地投入到健身运动中,我们才有可能实现在国家体育上的真正的强盛。  相似文献   

9.
石光 《体育世界》2014,(6):55-56
国家实施全民健身工程近十年来,有效地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社会健身参与率逐年提高,体育人口和体育消费不断增加,我国的体育人口已接近总人口的40%,全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全民健身工程已成为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推动四级体育网络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推动体育消费、增强全民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加快覆盖和建成全民健身工程更是群众体育工作的一项社会责任。为了进一步做好省本级全民健身工程实施,完善管理与服务功能,结合多年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实际,提出值得商榷的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主动适应全民健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和全民健身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主动适应全民健身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主动适应全民健身是社会发展、全民健身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三者的共同需要;针对新时期、新问题,就如何主动适应提出建议,以期满足全民健身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职工体育观念与行为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抽样调查,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北京市企事业职工体育健身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出职工体育意识、行为方式、体育效绩评价的特点。北京市企事业职工对体育的功能具有正确、全面的认识,较之体育行为具有超前性,体育方式为突出个性的业余自发行为,体育消费在逐步提高,主观的体育效果评价是乐观的,但缺乏客观有效的评价标准,体育活动空间是制约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实施和影响职工体育人口质量、数量的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体育学界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主要从几个维度展开,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结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不同区域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现状调查、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网络系统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全民健身上升国家战略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对"十三五"开局之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制度执行运行机制以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全覆盖保障体系;实施面向民生体育健身工程策略,推动大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逐步完善全民健身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政府有关决策部门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研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现状及发展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瑞莹  付群 《湖北体育科技》2022,(9):753-758+824
加拿大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我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加拿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结论:健全的全民健身组织、明确的体育管理体制、广泛的群众体育基础、完善的公共体育设施、专业的体育服务人员、深厚的体育健身文化是加拿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扩大群众体育基础、促进体育跨界融合、强化体育资源多维保障、营造浓厚体育氛围是加拿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夯实全民健身群众基础、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促进多元主体系统保障、推进体育领域跨界融合、推动体育成果全民共享等是加拿大对我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北京市部分区、县体校及近50家体育健身俱乐部、道馆及业余班的跆拳道爱好者进行调查,对训练目的、训练时间、年龄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统计分析,为北京市开展跆拳道运动,培养和挖掘后备人才,推动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全民健身法治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奥运会后,全民健身的发展在建设体育强国与体育发展全局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对深化体育体制、机制和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构建和优化与其相适应的体育法治环境.在界定全民健身体育法治环境含义与意义的基础上,对我国全民健身体育法治环境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全民健身体育法治环境的关键要素,探讨做出制度安排、合理配置资源等加强我国全民健身体育法治环境建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学区体育与全民健身体系互动式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学区体育与全民健身的辨证发展关系。第一,学区体育为全民健身的社会化提供了场馆和人才方面载体的优势,全民健身的社会化促进了学区体育的开放性发展。第二,学区体育为全民健身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法,全民健身的科学化促进了学区体育的理性发展。第三,学区体育为体育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体育产业的发展为学区体育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西北地区农村全民健身基础设施、体育人口、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体育消费水平、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等诸方面都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凸显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展该地区全民健身体育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同时,在我国致力于西部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有着多姿多彩体育文化和丰富体育旅游资源的西北地区农村在发展全民健身体育方面有着良好的机遇。据此提出了构建西北地区农村全民健身体系、发展该地区全民健身体育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距离2008北京奥运会还有一年多时间,"全民健身迎奥运"已经全面唱响,各项活动火热登场,SOTX—索德士公司联合北京市体育记者协会举办的首届"SOTX—索德士"杯北京社区羽毛球友谊赛又为北京市的全民健身活动再掀高潮。  相似文献   

19.
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基石,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实现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保障供需平衡,为体育强国奠基;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体育强国助力;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为体育强国统度;激励社会力量参与,为体育强国建设加速。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充分性问题:全民健身供给需求多元化,增加体育强国建设难度;均衡性问题:全民健身资源分布范围呈聚集化,体育强国建设资源失衡;标准性问题:全民健身检验体系单一,体育强国建设动力缺失;效率性问题:全民健身功用产出隐性化,减缓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建议:促进供需双方协同联动,守好体育强国建设服务全民健身底线;构建东中西部帮扶机制,用活体育强国建设资源;构建县域—省市—国家考评体系,统一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构建个人—社会—政府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夯实体育强国建设民生底线,推动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同频共振,继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刘明生 《体育科研》2010,31(4):14-16
以文献资料等为主要方法,从《全民健身条例》背景对我国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变革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社会体育组织在全民健身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社会体育组织多元化发展不够;社会体育组织功能专门化程度不高;社会体育组织的独立性不强;社会体育组织全民健身服务质量不高等。由此提出变革对策:构建社会体育组织与全民健身服务功能对接的发展模式;完善三级全民健身服务运行网络;优化社会体育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环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