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老师,我会继续向你学习,但我不会做你,我要做最好的自己。”这是2003年李镇西在与魏书生交谈时说的话。虽然那时的李镇西已经小有名气,但与魏书生比  相似文献   

2.
正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12卷本《李镇西教育作品》,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国基础教育名家李镇西是如何"炼成的"。其中既有李镇西未来班的教育实验,也有李镇西生活化的课堂求索;既有李镇西的演讲录、阅读史,也有李镇西的精神发育史与思想发展史。这套书,较为完整地回答了我们为什么需要李镇西;阅读这套图书,究竟能给各类教师带来什么?一、为新教师发展提供指南针读李镇西班主任工作案例,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在手把手地教导你。他的教育案例,涵盖了  相似文献   

3.
最近看了李镇西的《李镇西你是学不会的》一文,我被李老师赤诚、清醒的认识感染。当前的教师培训与学习中,许多教师真的在用心倾听、思考一些专家的成功心得,但往往出现一个误区,自己不主动去思考,而是全部拿来,为己所用。  相似文献   

4.
最近看了李镇西的《李镇西你是学不会的》一文,我被李老师赤诚、清醒的认识感染。当前的教师培训与学习中,许多教师真的在用心倾听、思考一些专家的成功心得,但往往出现一个误区,自己不主动去思考,而是全部拿来,为己所用。  相似文献   

5.
李镇西:李老师,“9.11”事件以后,你的学生什反应?   李桂枝:大多数同学都在关注这起事件.……  相似文献   

6.
李镇西:李老师,“9.11”事件以后,你的学生什反应? 李桂枝:大多数同学都在关注这起事件.  相似文献   

7.
李镇西:李老师,那天我接到你班一个家长的举报电话。李勇军:啊?家长"举报"我什么?李镇西:呵呵,你别紧张,这是你今天送毕业的初三学生的家长。她说,我的孩子三年来在李老师班上感到很幸福,因为李老师非常优秀,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特别关心学生。这位家长说她非常感谢李勇军老师。  相似文献   

8.
差别一:在《走进心灵》中。李镇西之所以成为李镇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其在教育过程中付出了大爱、真诚、深情。“致小学生的一百封信”是当代中国学生版的心灵鸡汤,字里行间无一不是源于爱、基于爱、为了爱的真情流露。  相似文献   

9.
坚持的魅力     
常啸 《教师》2014,(1):1-1
正作为教师,偶尔写一篇两篇教育反思或者教育日志,难不难?当然不难,但年年如此、天天如此要你为每一节课,每一次教育行为,每一个教学环节去琢磨,去反思,去提升,并将你的感悟和思考写下来,你能做到吗?也许你做不到,但有一个人却做到了,他就是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从教30多年,李镇西坚持"五个一工程",即上好每一堂课,每天至少与一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每天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每天  相似文献   

10.
近看李镇西     
当今教坛令人佩服的前辈很多,但既是语文老师又是班主任,且二者做得均很出色,能著书立说者很少。李镇西就是其中之一。第一次听说李镇西的大名,缘于和高海军校长的一次谈话。他说:“你有空读读李镇西的书,他的《爱心与教育》非常有名。”随后他借了我一本。果然,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深深地吸引了我,一个晚上,一口气把它读完了。不愧是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图书!  相似文献   

11.
罗先德 《中国教师》2012,(16):64-66
<正>李镇西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教师之一,许多中小学教师对他仰慕有加,他的追随者更是立志要做"第二个李镇西"!李镇西说:"如果他们真的以为李镇西是那么的好学,以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为所谓‘第二个李镇西’,那我不得不同  相似文献   

12.
书架     
《教育》2009,(6)
爱心与教育作者:李镇西出版:漓江出版社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李镇西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李老师  相似文献   

13.
正前不久,我参加了全国知名的班主任、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从教30年的座谈会,深有感触。我认为,李镇西之所以成为李镇西,就在于他的童心、爱心和用心。首先看他的童心。李镇西曾经写过一篇《保持童心》的文章。他认为,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儿童时代,但却可以永远拥有一颗童心。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人民的善良之心,就是保持对邪恶的愤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这已无可置疑。但李镇西缘何大谈民主,人文即民主吗?这就需要理解李镇西所理解的人文的核心要素。李镇西认为人文的核心即对学生个体精神世界自由发展的尊重。因此,虽然民主教育不是人文教育的全部,但民主教育却是当下最迫切、最根本、最核心的人文教育。抓住了民主教育也就抓住了人文教育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2052年9月10日8时整,梦想中学的校长李镇西带领梦想中学的部分老师在校门口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客人来自火星,乘坐着一架UFO专机。一一介绍过后,火星代表团团长卜存在先生说:“李镇西先生,今天是9月10日,按我们那里的风俗,今天是教师节,所以,我领着我们最优秀的老师,前来你们学校参观取经。但是刚见面,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我觉得,你们的老师,比我们的老师要年轻多了。”“年轻多了?”李镇西说,“不见得吧。你看我有多大?”“你跟我差不多,顶多有60岁吧!”梦想中学的老师“哄”地笑了。李镇西也笑了,说:“你猜错了,我90多岁了。在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参加了全国知名的班主任、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从教30年的座谈会,深有感触。我认为,李镇西之所以成为李镇西,就在于他的童心、爱心和用心。  相似文献   

17.
话语     
《天津教育》2011,(8):3-3
提到中学名师,闭上眼睛,脑子里就能浮现出魏书生、李镇西等一长串名字,可提到中职学校,却少有在全国叫得响的名师。——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文萍的话引人思考。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于2010年首次从招生规模上超过普通高中,  相似文献   

18.
唐云增 《班主任》2008,(3):15-16
一、我是怎样走进李镇西教育思想中去的 学习李镇西,就要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学习李镇西教育思想,就要理解他的教育思想;要理解他的教育思想,就要走进他的教育思想中去。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班主任队伍、提高班主任整体水平,如何成为一名富有智慧和魅力的优秀班主任,一直是广大校长和班主任极为热衷、极为关注的话题。为此,本刊编辑于3月29日来到四川成都武侯实验中学,走进李镇西的学校、李镇西的“班”。编辑们通过听课、采访、座谈、讨论等形式与李镇西校长和他的同事们近距离接触,不仅重新认识了作为班主任的李镇西,更认识了作为校长的李镇西,而且体验、感受了李镇西与他的同事们的快乐、幸福与成长。本刊将分期刊发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十几年前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从此就成了李镇西老师最忠实的粉丝,逢李必读,但都是“以神遇而不是以目视”。真正走近李镇西,聆听一个智者的声音,是在2010年4月24日由《班主任之友》杂志社主办、宜昌市深圳路小学承办的全国班主任春季研修班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