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策划人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孕育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各环节。到2025年,基本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建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必  相似文献   

2.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旧版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出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核心素养之一。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发挥育人功能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针对经典的文言作品,在“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之外,语文课堂应指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文化自信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它指的是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于古诗词具有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特点,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故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语文世界(高中版)》2020,(3):F0003-F0003
活动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指出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语文课程要以涵养高尚审美情趣、厚植中华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为重点,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  相似文献   

6.
<正>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让学生学习文言文,就是要在学生的心中扎下传统文化之根,播下传统文化之魂,让学生从小树立文化自信,增加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立足课堂,紧扣语文要素,带领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呢?本文将以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中《伯牙鼓琴》为例,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对文言文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正>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十三五"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国家发展的长远角度为中华美德的传承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处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高中生,深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深入挖掘保护四川历史名人资源,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上半年四川省出台《关于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意见》,启动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大力弘扬传承四川历史名人文化。当年7月,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正式公布,  相似文献   

9.
尹陆明 《学前教育》2022,(Z3):25-27
<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是落实国家关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中秋节临近,我园将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彩塑兔儿爷”第五代传承人张忠强老师请进幼儿园,向老师和幼儿介绍兔儿爷文化。与非遗传承人结缘教师和幼儿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10.
红医社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视域,建设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尝试。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传统文化素养,最终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语文教育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回归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材作为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承担着落实文化认同与传承的责任。由粤港澳教育人士合作编写的《中国语文》作为澳门第一套自主编写的语文教材,以澳门课程文件为依据,立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突显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传承,关注澳门本地特点,兼容多元文化。澳门新教材《中国语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初中语文教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认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并实施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对如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做出了具体要求并提出,  相似文献   

13.
正活动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4.
正活动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初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由此可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来说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6.
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项基本内容。学生的文化自信源自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源自对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旺盛生命力的坚定信心。中华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通过采取“引领学生围绕古诗词深思细品、精思熟读以及巧思妙讲”等有效策略,认同、积淀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据此助力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正>活动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并强调要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小学基础教育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义务。  相似文献   

19.
<正>活动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于传播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  相似文献   

20.
《语文世界(高中版)》2020,(4):F0003-F0003
活动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