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体育软实力和南京青奥会精神的解读,认为承办南京青奥会,弘扬奥运精神,对南京城市体育软实力的影响具体体现在:(1)让南京城市广大市民真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提高健身意识,成为推动南京城市体育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2)青奥会的举办可以更好地把中国传统体育精神传达给外国朋友,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魅力,促进中华体育精神在新世纪、新时期的弘扬;(3)南京青奥会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精神将带动南京公共体育精神的巨大飞跃;(4)青奥会所特有的青少年教育功能,将为南京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竞赛氛围、文化氛围、体育人文氛围,有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出借青奥会之东风,提升南京城市体育软实力的策略选择:(1)利用青奥会契机,重视南京城市营销,提升南京城市体育文化辐射力;(2利用青奥会契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以保护整理文化遗产为核心,提升文化传承力;(3)以青奥会为契机,以"文化名牌"打造为重任,提高文化创新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2014青奥会与南京城市形象塑造的关系进行了深度探讨。在解读南京城市形象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南京城市形象的优劣势。认为南京应借助承办青奥会的历史机遇,推动城市形象塑造工程,利用特色符号在南京城市塑造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南京文化优势资源,塑造南京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3.
共生共赢:南京与青奥会共成长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青奥会在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南京举办,于南京于青奥会而言都是一个共生共赢的历史契机。南京与青奥会在价值追求上存在着诸多共性:青少年教育、世界性的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的诉求等等。共同的价值追求决定了二者的共生共赢:南京对青奥会发展带来"沃土"——南京将进一步丰富青奥会的精神和内涵、南京将进一步完善青奥会的形式、南京的硬件条件将促进青奥会的世界传播;青奥会为南京发展注入"活力"——青奥会将带动南京城市硬实力的发展、促进南京城市软实力的提升、进一步提升南京的国际知名度。要实现二者的互利共生就要优化共生环境、创新共生模式、化解共生阻力、拓展共生界面。  相似文献   

4.
青奥会与南京城市营销:国外经验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体育赛事已成为城市营销的重要资源与手段,南京举办青奥会能够促进南京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利用青奥会推进南京城市营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充分发挥青奥会对南京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需要坚持节俭办赛事的理念;需要秉持事件营销理念,整合各项体育赛事资源推进南京城市营销;政府应做好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5.
就南京承办青奥将对南京市旅游效应的影响进行了辩证的分析,认为其正效应集中体现在:(1)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就业,促进南京城市经济的发展;(2)环境方面,促进南京城市基础建设;(3)社会文化方面,提高南京城市的国际知名度。而承办青奥会也将会对南京产生相应的负面效应,主要包括:(1)经济方面:青奥会可能带来南京市土地房价上涨;南京青奥会可能会使南京市的商品物价和生活费用上涨。(2)环境方面:承办青奥会可能带来南京市举办青奥会期间的交通拥堵严重;承办青奥会期间,有可能造成各种垃圾增加,破坏生活环境。(3)社会文化方面:承办青奥会可能带来南京市民不安定感增加;承办青奥会可能打扰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6.
南京2014年青奥会作为江苏省迄今为止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赛事,也是"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对于南京城市发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作为本届青奥会唯一新建的比赛场馆群———南京青奥体育公园,其选址综合考虑了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格局以及加快推进"跨江发展"的战略要求。旨在深入分析南京青奥体育公园建设对浦口新城发展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为南京青奥体育公园做出明确功能定位的同时,提出发展对策及建议,为浦口新城的规划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2014年青奥会与南京城市未来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京成功获得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主办权,这是继成功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后,中国将承办的又一盛大综合性体育赛事。本文阐释了青奥会的诞生和理念,分析了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的催化和推动作用,并从体育文化、体育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结构和形态、房地产建设与城市开发、城市旅游、城市形象、城市环保等方面探索了2014年青奥会对南京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爱南京     
江李瑞麟 《阅读》2011,(3):28-29
我的家乡南京是座有山有水的历史文化名城。紫金山头陀岭是南京的最高峰。站在山顶,耳边风声呼呼,放眼望去,顿觉豁然开朗。在山上的瞭望台可以鸟瞰大半个南京城。向西望去,风格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南京青奥会传承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元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青奥会以青少年为参赛主体、办赛提倡节约性、追求快乐性等特色;探索了青奥会传承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元素的可行性:文化主题是青奥会的重要内容,中国文化融入是实现青奥会文化"和谐"的有效方式,青奥会具有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京青奥会传承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元素的路径:提炼南京及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元素,创设形式多元的民族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开幕式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载体价值,借助"青奥的眼球效应"实现媒体的"植入式传播",在青奥会各类标识中融入中国优秀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0.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广义容量概念,建立城市道路设施资源供需、道路网时空饱和度、居民出行方式与机动车道网动态平衡模型,并将所得结果运用于南京城市交通规划等多项具体工程。  相似文献   

11.
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在理论上加以战略定位而且还要从高职学院自身的校园文化现状出发进行建设。本文着力于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把握学校迎接评估的契机,从培养文化精神、创新文化活动、培育文化新增长点这三个方面提升校园文化品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加坡青奥会文化教育活动及其特色进行了阐述和探讨,认为新加坡青奥会文化教育活动以快乐价值为设计取向,具有多样性、参与性、趣味性等特征。分析指出新加坡青奥会文化教育活动在民族文化自觉方面略显不足,未能充分挖掘青奥会的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南京青奥会文化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应具有“文化自觉”,首先青奥会是民族文化事件营销传播的颇佳平台,文化自觉是青奥会文化多元化的需要,“文化自觉”是实现南京青奥特色的有效途径。南京践行文化自觉应该借助青奥之机打造文化友好型城市。  相似文献   

13.
耦合性:探究南京承办2014年“青奥会”的成功之道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青奥会"是一个年轻的赛事,是对奥运精神的一种弥补和复归。怀揣着崇高的使命和理想,南京举办"青奥会"成功与否,其与"青奥会"的宗旨与目标的耦合性是关键。分析了影响其耦合性的因素:办赛理念与赛事C IS;政治和经济环境;文化和教育;城市传播系统(CS)(尤其是新媒体技术水平)等。南京与青奥会具有诸多的契合点:教育之都与"青奥会"的教育追求相契合;历史文化名城与"青奥会"的文化价值相耦合;"国民体育"的诉求与"青奥会"的普世理念相统一。对"耦合性"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发挥院校优势打造交流平台;"青年本位":制定易于青年接近"青奥会"的通道;平台搭建——CS平台与各种活动平台的构建;"普世价值"耦合:推广百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与世界民族民间体育互动。  相似文献   

14.
在论述奥林匹克精神本质和南京青奥会文化教育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我国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后青奥会时期我国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持续发展的思路。奥林匹克文化教育不应随着青奥会的闭幕而结束,在后青奥会时期,要不断增强奥运精神与奥运理想的普适性,继续发挥奥林匹克运动培养人、塑造人、教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转变传统经济观念,大力发展文化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本文针对南京文化经济旅游发展的现状,总结了从文化经济角度实现旅游业腾飞的现实意义,提出以开发南京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精品来吸引海内外游客的思路,依托“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科学管理模式,尝试建立文化产品运营成果的模型,并据此模型打造实景演出的精品文化旅游产品,促使此项目可持续性发展,达到文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青奥会圆满落幕,辉煌成绩难掩短板。青奥进入南京时间,关注持续升温的同时,亦需冷静思考筹办中的相关问题。结果表明:对参赛心态与追求目标,应以获取身心历练体验为目标,提升运动员综合素质修养;对舆论导向与民众关注,应适时引导民众认知和关注重点,转换传媒播报视角;对赛前谋划与遗存重点,应提升办会长远效益,取用于民、全民共享,注重青奥精神遗产;对评价标准与筹办理念,应平衡各项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调控承办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从新加坡到南京,作为一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广泛群众调动力的全球媒介事件,青青奥会的空前;盛况以及对举办城市和群体所产生的影响,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明白全球性体育赛事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活动或是文化实践,彰显着某种认同表征,创造出了相应的视觉认同符号。南京青奥会通过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影像传播、社会互动等形式,进一步促进了青奥会的社群认同、城市认同和体育价值认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