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语文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包含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它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关注人文精神不是应该与否的问题,而是一个自觉与否的问题。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是单纯的“思想教育”,也不是单纯  相似文献   

2.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是关键。学校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场所和文化环境,其中学校文化素养对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具有导向和制约作用。为什么学校文化素养对教师自身发展具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新时期的教师应具备的学校文化素养有什么特点?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学校文化素养?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期“三人行”栏目将围绕“提高教师的学校文化素养”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语教学由于长期沿用前苏联“五环节教学模式”和巴赫尔巴特以教师注入式为主的“五段教学法”的影响,教学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师的灌输来进行。其实,学生对课的理解,对知识的掌握,不是靠教师“灌”得了的。语课本身的特点,就在于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亲自去观察、体验、分析和操作等等,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获得真  相似文献   

4.
说课是包括了“备”、“说”、“评”的开放性教研活动。现代知识向后现代知识的转型与教师专业成长理论是中小学说课活动合理性基础:说课可以促进教育者教育智慧的生成.说课可以分享教育教学经验,说课是教师教学文化自觉的肇始,说课可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中成人学习特点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侯春燕 《江苏教育》2007,(22):55-57
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有限的时间与大量的人类文化知识的巨大冲突。学校的产生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缓和这样的矛盾,因此。学校的教学被赋予了“效率”的要求。但“效率”是否就等同于“进度”?为了保持一定的“进度”就可以采取各种教师单边意愿上的措施?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实际教学中包括很多公开课上,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完美”,老师们都不自觉地扮演了“赶鸭快快跑”的“鸭农”形象。比如为了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给学生一两分钟时间装模作样地讨论,提供给学生一大堆实验用品却要求在三五分钟内结束实验等等,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说实话,在较长一段时间中,我也是这些“鸭农”中的一分子。直到经历了以下这次教学,才使我对教学效率有了深一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发展是新生代乡村教师“留得住”的内源式路径,乡土文化是新生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新生代乡村教师增强乡村教学生活适应性,提升自身专业发展,须保持必要的文化自觉。“乡里人”身份认同、“潮土共生”的理性自觉以及“回乡为农”的实践自觉是新生代乡村教师文化自觉的内在意蕴。新生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乡土身份迷失、乡土素养匮乏和学校文化落伍等诸多文化困境。通过重塑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聚焦新生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特质、变革乡村学校的学校文化,以提高新生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乡土素养以及乡村文化振兴参与度,成为新生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文化自觉的突围路径。  相似文献   

7.
“教学文化危机”的提出,是在当前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对社会文化忧患的一种教育呼应。而“教师文化自觉”的提出,则不仅是对教学文化危机的应对,更是对教学文化使命的揭示。教师的文化自觉,是教师对教学文化活动中自身文化存在状态和文化生存方式的一种文化反思、文化批判、文化追求和文化实践。它不仅是对教学文化危机的拯救,更是教学文化的本性复归。  相似文献   

8.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自育育人”是四川省仁寿一中教师文化的核心精神,在这一精神的统领下,学校形成了科学的人文的教师文化体系.学校以教师文化自觉的方式主导和引领教师文化建设,“自觉”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目标,也是行动过程.教师文化自觉要经过对教师文化的自知自醒,到自信自行,最终达到自新自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校本研究肩负着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特定的学校文化。每一位教师都有在一定文化背景条件下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先进的文化是一笔财富,落后的文化则成为一种负担。以学校和教师发展为本的校本研究形成的新理念、新方法,可以促使学校文化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获得基础性的依托。“研究”为“建设”服务,校长和教师可以在这一研究与建设的过程中,有效吸纳新课程文化。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的过程中,经历成长的阵痛和喜悦,达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与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们对于教学文化的理解可谓纷繁多样,有的把教学文化理解为课堂文化,有的理解为学校文化,有的理解为教师文化……其实,教学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与课堂文化、教师文化、学习文化、学校文化等的关系有些是  相似文献   

11.
有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进入20世纪之后,人们走出了“教学是教师个性化行为”的认识误区,关注的目光由“有效教师”,转向了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有效教学的理念日渐发展,有效教学也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当前,全国各中小学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展有效教学的实验,校长作为学校教学的第一负责人理应把握好有效教学的实质,否则很难在学校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2.
刘笑天 《山东教育》2005,(32):39-40
新课标是大文化背景下多方整合的产物,它的“新”是相对“传统”而言,但其特色并不是前卫或反传统。即如选修课,本不是新鲜话题,但对于中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它依然是一个从未触摸过的世界。它带给教师的思考应该是全方位的,涉及教学理念、教师学养、个性空间及文化含量。  相似文献   

13.
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幸福生活的能力,目前,知识教学的种种弊端却离我们的教学目标越来越远。文化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师生关系和教学评价方面都赋予教学新的内涵和特征,使教学具有新的意义转向:教学思维从对象性思维转向关系型思维;教学价值取向由塑造“知识人”转向培养“生活人”;教师的角色由教书匠转向教育者。  相似文献   

14.
英语翻译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也是文化知识的教学,教师必须把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和文化素养的习得贯穿于整个英语翻译教学过程。文化摄取的内容有以下几点:按词的文化史涵义翻译,使学生掌握词语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内涵,采用“借义法”翻译,以丰富本民族文化;让学生注重文化赋予词汇的附加意义,避免词汇链错位现象;教给学生运用“意译法”及“加注法”,以增进对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为何追求“语文课的文化意味”?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有文化,这似乎是一个寻常的道理或原则,然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这条原则往往被淡忘,教学的目的常被降格为知识的获得、分数的获取;教育也显得急功近利,满足于学生表象的道德“臣服”。这些情况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缺失了文化的终极关怀。然而“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花瓶,更不是‘吃饱了才有时间去想’的风花雪月。  相似文献   

16.
“文化”观照下的教学实践是一种以教学文化自觉为逻辑基础的文化实践。教学文化自觉以教学中的师生共同体为主体,其根本旨趣在于“人”基于反思性实践的自我超越。文化观照下的教学实践.彰显了教学与课程文化的深度交融的基本意蕴及强化“人”之于整体文化场景中的教化意义的“育人”使命。  相似文献   

17.
孙群阳 《湖北教育》2006,(11):52-55
语文课堂文化策略是针对现今语文课堂缺乏思索的力度、人文的深度、主题的厚度、创新的高度、停留于知识表面的肤浅性而提出的,它着眼于知识积淀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整合,以课堂文化为载体,既传承知识又培养能力。 美国教育家伯尔凯和斯密斯指出:“一个办得很成功的学校应由它的文化而著称,即有一个具有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使老师和学生都被纳入导致成功的教育途径之中。”教育担任着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课堂文化可被视为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  相似文献   

18.
罗儒国 《当代教育科学》2005,4(20):33-36,53
教学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内在地具有生活的意味。然而,由于教师的“物化”,教学技术化、日常化、剧场化等现象长期存在,教学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被遮蔽和遗忘。导致教师教学生活异化、教学生活意义与价值遗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因此,教学生活意义与价值的拾回需要增强教师的内省性自我意识,重建学校文化、变革教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 ,既是言传身教 ,教书育人的教育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未来生活的设计者 ,也是心理健康的指导者、学生集体的组织者、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者 ,最终还是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而今的教师已不是作为单一角色出现 ,而是一个“角色丛”或“角色集”。本文试从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探究做法、建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三个方面作一些阐述。一、更新观念1、教师的人生观 :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专家。教师 ,是“师”、是“家”不是“匠”。“师”指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家”指多功能的“艺术家” ,教师不是什…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应当怎样做教师?一、既当“经师”,又当“人师”社会主义国家的教师,应该像徐特立先生所说的那样既当“经师”,又当“人师”,徐老说:“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学科知识的人,他应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世上既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教师义不容辞的道德义务就是塑造学生的心灵。一位教师能否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道德义务,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教书与育人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教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