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越来越多的交流、合作、共享、搜寻和收集信息发生在多样化的社会网络中,海量的网络数据正成为科学研究的数据源。为了解以网络数据作为数据源的经管领域科学研究的动态景观,本文基于从SSCI及SCI-E数据库提取的相关文献数据,应用科学计量的方法及指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突现检测算法,开展该领域的测度研究。研究发现该领域的科学产出增长显著;美国在该领域占据绝对领导地位,中国论文世界份额上升最为明显,具有较高的科学影响力及合作影响力;该领域跨国家/地区的科学合作网络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扩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有行为、信任、挖掘、内容、情绪、态度、预测等,前沿主题有内容、大数据、社会商务、情绪分析、行为等。本研究为未来基于网  相似文献   

2.
陈悦  宋超  徐芳 《科研管理》2019,40(1):12-21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握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此背景,本文从科学与技术交互的视角,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方法,试图对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产出三者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模型分析。研究结论显示,科学产出和技术产出之间相互促进;相比技术产出,科学产出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产出;经济产出促进技术产出的效果要好于对科学产出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得出,“科学-技术”交互效应是存在的,并且对经济产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经济发展情况对“科学-技术”交互效应的实现也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淑敏  李正风 《科学学研究》2018,36(7):1170-1179
通过对贝尔纳奖获得者进行作者共被引分析,采取多元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绘制STS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其存在七个学术子群,并确定了各子群的主题,按因子分析方差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SSK微观进路”、“科学技术的女性主义研究”、“科学体制社会学”、“技术论”、“争论与风险研究”、“SSK宏观进路”、“科技史”;获奖者在研究内容上存在大量交集,研究主题渗透交叉、依赖较紧密;尽管Thomas Kuhn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影响最大的STS学者,但在STS学术共同体中,Bruno Latour影响力却是最大。  相似文献   

4.
旨在揭示大数据研究中国家和机构间的合作模式和网络结构,发现主要参与国家和机构的主导地位,并利用科学地图来可视化这些合作特征.在了解大数据领域全球论文产出概况的基础上,应用网络特征指标分析大数据研究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主要国家与机构在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并通过VOSviewer软件以科学叠加图(overlay map)的形式对结果进行可视化.研究发现:全球大数据研究以国内合作尤其是机构内合作为主,国家和机构间合作的比重较低,随着时间推移,国际合作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向多元主导模式转变;中国、美国和英国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桥梁作用;中国作者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主导性较高,中国科学院、德克萨斯大学和清华大学是最为活跃的参与机构.  相似文献   

5.
“泛珠三角”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珊  安宁 《科研管理》2007,28(1):182-188
科技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领域,而科技合作的开展是以科学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为基础的。科技资源的状况、科技资源效能的发挥程度不仅是“泛珠三角”区域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是衡量其综合实力、发展后劲的重要尺度。本文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配置本区域科技资源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杨正 《科学学研究》2018,36(9):1537-1544
科学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在经过“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科学对话”等阶段时候开始逐渐进入“公众参与科学”领域。然而传统的“公众参与科学”所强调的实践多集中在科学民主化与科学决策上。“公众科学”概念的出现开始将“公众参与科学”引入到一个全新的科学知识生产领域。本文梳理了“公众科学”概念在西方语境中的提出与发展,并将其与科学传播体系中的其他相关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公众科学”项目的实践模式。最后,在比较“公众科学”在实践中的利弊的基础上为其未来发展提出了讨论。对“公众科学”领域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与西方科学传播领域的研究相接轨,更有助我们利用全新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7.
雷丽芳  潜伟  吕科伟 《科学学研究》2020,38(11):1921-192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后,科技举国体制问题再次成为学界焦点,但长期以来学界对科技举国体制的认识存在分歧,因此对其理论分析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从“科技举国体制”概念由来和内涵特征入手,阐释了广义和狭义概念,并指出其具有“计划性”“举国”“政府主导”等特点,以及国家和项目两个层次的内涵特征。随后,分别探讨了“科技举国体制”在苏联、美国和日本的不同表现形式。最后,回顾了中国“科技举国体制”的历史选择,并指出仿照日本模式是当前中国构建新型科技举国体制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高温热化学储能技术具有储能温度高、储能密度大、储能时间长、能量损耗低以及易远距离运输等诸多优势,是太阳能高效储存、转化和利用的前沿热点方向之一。该技术的基础研究工作一直受到国际能源领域的广泛关注,其技术突破对我国能源技术变革以及储能技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本文基于第311期双清论坛总结了太阳能高温热化学储能技术的技术特点、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凝练了太阳能热储存与转化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太阳能高温热化学储能技术基础研究的关键研究方向和内容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基本科学指标(ESI)和科学引文索引扩展(SCIE)文献数据统计,分析了近10年主要国家和研究机构在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产出及其研究影响力、研究热点方向等,并重点分析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影响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国际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美国的论文数量最多,英国和美国的论文影响力较高,日本各方面接近平均水平,俄罗斯有关地球科学研究的论文占其本国科研论文的比例高于其他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普遍重视地球科学研究,但论文的国际影响力总体还偏弱。中国的地球科学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影响力在新兴经济体国家中表现突出,但在国际合作和高影响力论文产出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0.
创新研究群体在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科研产出是创新研究群体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科学论文是科研产出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对创新研究群体近年来的科学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有利于总结其科研发展规律和掌握不同科学领域的研究状况,为创新研究群体的下一步发展提供支撑。本文基于文献计量的视角,对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研产出从总体情况、各学科领域情况、影响力情况以及国际合作情况等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科学基金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稳定支持,创新研究群体科研产出数量不断提升;资助的持续性对创新研究群体科研影响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中国在部分领域科研水平已处于领先地位,但一些领域科研水平提升空间仍然较大;创新研究群体科研国际合作以多边合作为主,合作伙伴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在个别领域也存在与资源优势型发展中国家合作的例子,国际合作科研影响力远大于非合作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合作网络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欣 《科研管理》2019,40(7):22-32
本研究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国PCT专利合作申请信息构建5个技术领域科技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可视图、网络整体结构指标和网络中心性指标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各技术领域科技合作网络中节点国家的合作广度和合作强度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网络均呈现网络规模较大、网络密度低、平均距离短的特征,网络中核心国家基本上都是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另一方面,5个技术领域科技合作网络中的大节点及高频合作国家对有所区别,网络分属不同类型,网络中核心国家的分布与排序亦有所不同。上述研究结果对沿线各国制定适合的科技合作政策、开展各具特色的跨国科技合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林伟  乔利利 《现代情报》2019,39(4):143-152
[目的/意义]探索国际合作下世界主要国家/地区高被引论文的产出情况及影响力水平。[方法/过程]以2008-2018年ESI中22个学科领域186 474篇高被引论文为基础研究数据,以高被引论文总数排名前10的国家/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样本国家/地区高水平、高影响力的科技文献产出、产出影响力及合作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我国进入ESI学科所属高被引文献的国际合作情况及影响力特征。[结果/结论]国际合作对不同国家/地区的科研产出影响不同;国际合作强度与成果产出影响力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际合作对我国大部分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均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但部分学科领域国际合作高被引论文的总体影响力却低于我国自主研发高被引论文。  相似文献   

13.
科技合作是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此研究基于爱思唯尔的Scopus数据库,从定量数据分析的角度全面揭示"一带一路"区域和沿线国家的整体科研产出态势、国际合作特征、"一带一路"合作格局以及"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国家的科研产出规模差异较大,呈现不均衡分布状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水平差异较大,自主研究论文占比较高,并且大多数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强度较低;中国处于"一带一路"国际科研合作网络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4.
从科技潜力、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等4个方面对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科技竞争力进行比较与分析,全面揭示福建省科技竞争力的实际状况,为福建省科技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福建省科技活动产出水平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规模逐步增大,科技进步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但在华东地区各省(市)中的科技竞争力处于弱势地位。最后提出提升福建省科技竞争力的政策和建议。S  相似文献   

15.
余云龙  邱均平  金钊 《情报科学》2022,40(5):144-153
【目的/意义】学科领域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对科技工作者掌握学科发展动态、政策制定与管理者制定政策 与实施有效管理而言至关重要。【方法/过程】本文以同位素径流分割领域为例,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对该领域的 科技文献增长规律、主要学科、核心出版源、具有影响力的国家、机构和作者分布特征及其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结合文献计量学指标和地理信息系统,刻画国家尺度下该领域科研产出和影响力重心时空分布特征,揭示该领域 未来发展格局。【结果/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21世纪同位素径流分割领域发展加速,尤其是2015年以来。该领域涉 及学科数量较多,且新学科不断涌现。水资源、地质学和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是该领域发文量前3的学科。中国科学 院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McDonnell JJ是该领域发文量与影响力最高的国际知名学者。美国、加拿大、 英国和中国是该领域主要研究国家。北美和西欧地区的国家主导了该领域的国际合作。该领域学者倾向于机构 内合作或国内机构间合作,国际合作有待提升。领域内科技文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科研产出和影响力重心逐渐 向东亚转移,但科研影响力重心的转移滞后于科研产出重心的转移。【创新/局限】该研究结果可为同位素径流分割 的学科建设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可为图书情报领域学科发展态势挖掘与可视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多数“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创新基础较薄弱,科技创新合作意愿和基础普遍不足,各国之间深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亟待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的内容与机制也亟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本研究通过重点梳理分析美国、欧盟、德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经验,总结得出其具有四方面共同特征:搭建多层次科技交流平台,深化科技人文交流;科学布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拓宽科技合作网络;建立健全海外孵化器,打造“一带一路”特色创新合作体系;推进联合技术攻关,提升科技援助水平。中国可从中汲取有益的做法,根据自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阶段和现实需求,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创新模式。建议重点从科技人文交流、科技合作网络、特色创新合作体系、科技援助水平等维度探索构建人才、技术、空间等多种要素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的合作生态,通过增强国际科技话语权、有效互补协作和开展科技援助等方式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与合作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7.
何凌云  殷勇  程怡 《资源科学》2014,36(12):2529-2539
理论上讲,能源价格可以通过影响能源消费结构、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产生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以1965-2012年中、美、日三国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采用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岭回归、路径分析、状态空间模型等方法,从直接效力、调节效力及时变效力方面对三国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关系,包括总体效力和影响路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三国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均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中国能源价格作用效力最为显著,美日两国较弱且作用相当,这说明以能源价格为核心的间接手段对于中国节能减排尚有很大的空间,而发达国家则更多地依赖于其他减排手段;2从调节路径来看,中、美两国的调节路径较为单一,而日本可以经由多种路径实现调节,这与一国市场化水平、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后发优势等具有一定的关联;3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的作用存在非对称性,在不同发展阶段,三国存在调控方向及调控路径上的差异,但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8.
发明者合作网络中心性对科研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网络分析可以作为组织知识管理的辅助工具与方法,在本文中被用来研究发明者之间的合作网络结构。通过对2006年世界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27 572项基本专利的33 480位发明者合作状况进行计量分析,绘制高产发明者的合作网络图谱,形象地展示出世界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高产发明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研究表明,该技术领域专利的合作率达到65.06%;高产发明者科研绩效与其在合作网络中的度中心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结合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中国研发部门科研人员应加强合作、提高科研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