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边坡破坏的原因,总结了边坡破坏的类型以及发生的条件,提出了实际工程中常用的边坡治理措施,为边坡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飞  张丹瑜  寿平山  梁志诚  李庆祥  陆敏明 《科技通报》2019,35(12):161-165,170
岩质边坡弯曲倾倒破坏是一种典型的岩质边坡破坏形式,由于反倾边坡破坏形式复杂,需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分析。为了探究能够快速确定岩质反倾边坡破坏情况的方法,本文结合浙北某区某边坡稳定性评估的工程实例,应用岩质反倾边坡弯曲倾倒破坏理论方法,对发生局部滑塌后的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求得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出隐患方量,最终确定了边坡的稳定性,同时针对该边坡给出了初步治理的建议,为分析类似的反倾边坡破坏问题提供一个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公路土质路堑边坡防护多年的治理技术,首先从土质路堑边坡破坏的调查和影响因素入手,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边坡稳定性分析;其次介绍了土质路堑边坡试验路段的相关情况,再次从边坡治理技术层面总结了工程防护技术和植物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4.
徐斌  陈赟  张楠  于洋  吕庆 《科技通报》2020,36(4):101-106
抗滑桩是加固边坡的常用方法,不同的抗滑桩设计方案会影响桩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与稳定性。本文采用数值方法来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建立了抗滑桩加固边坡的计算模型。通过以坡面位移突变为判据的强度折减法计算加固边坡的安全系数,同时获得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以某一土质边坡为例,分析了不同抗滑桩桩径及设桩位置组合下的加固边坡破坏模式,并从抗滑桩桩顶位移的角度来解释加固边坡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抗滑桩的设桩位置对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起决定作用,不同的设桩位置会产生桩后土体滑移破坏、桩前土体滑移破坏和桩身断桩破坏3种破坏模式;抗滑桩的桩径决定了桩的抗弯能力,从而决定加固边坡在发生破坏时是桩失效还是边坡失稳。  相似文献   

5.
矿山是人类开采矿产资源的场所,但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使山体开膛剖肚,自然景观惨遭毁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由于开采边坡角过陡,岩体自然稳定性破坏,还诱发边坡崩塌、滑坡、泥石泥等地质灾害.本文主要探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坚持科学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因矿产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危害,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减轻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采取岩石边坡整治、废渣清理、稳固边坡、植树种草,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生态,美化环境,建立治理工程数据库。  相似文献   

7.
在大型边坡工程治理中,做好相关监测工作非常重要,完善的边坡质量与监测工作是保障边坡工程的关键,同时在大型边坡工程治理与监测中,一些全新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提高质量和监测质量。本文分析了大型边坡工程治理与监测技术应用情况,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治理与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8.
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要求必须不断地完善交通条件,边坡影响着公路的使用效益和寿命。本文根据不同的边坡破坏形式,分析了产生边坡破坏的原因,提出了边坡防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河南信阳上天梯非金属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治理应采取以下措施:闭矿的采坑应及时回填,不宜回填的应对陡峭的坑壁边坡清理并采取稳定边坡措施;矿渣集中堆放,减少土地占用和粉尘污染,恢复植被;临近居民聚集区从自然生态景观兼顾休闲娱乐的角度出发,打造便民、利民的工程。  相似文献   

10.
在对影响公路边坡使用寿命和环保效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治理边坡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达到确保边坡安全、减少公路隐患的目的,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具有现实的工程指导意义,为公路边坡治理工作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1.
蒙婷婷  韦克宇 《科技风》2012,(16):132+134
结合工程破坏实例对加筋土边坡的破坏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地质勘察数据,采用极限平衡法对边坡的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边坡的回填土压实度不足和场地排水不畅导致坡底形成薄弱层是边坡失稳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了修复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三峡库区秭归县郭家坝镇沙土湾高切坡为例,针对该高切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岩体结构特征,运用赤平投影的方法定性分析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方法对高切坡的稳定性定量分析.在治理设计中,根据分层治理的原则,采用锚喷支护并辅以护脚墙和地表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为解决库区高切坡的分析和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锚索施工技术是边坡治理中常用一种施工技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技术在边坡治理中设计方案及治理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黎佳初 《科技风》2012,(15):104-105
在祖国经济繁荣社会发达的今天,人类工程建筑活动也得到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边坡(滑坡)等自然灾害现象问题也越发突出。边坡失稳造成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边坡(滑坡)治理设计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现代科学的的大力发展研究下,边坡(滑坡)治理设计方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本文介绍了边坡(滑坡)形成的条件与原因,并论述了边坡(滑坡)治理设计软件系统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公路隧道洞口边坡常处于软弱围岩段,其破坏模式大多为平面滑动破坏。本文通过对大量公路隧道洞口边坡监测数据的归纳分析,同时对其滑动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总结了隧道洞口边仰坡破坏的5阶段发展模式。对隧道洞口边坡的安全施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篇论文从土力学基本理论出发,结合相关设计规范及工程实际,对某边坡治理工程进行初步设计。在设计中采用计算边坡推力的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并根据一些基本原则和计算结果,给出了治理边坡的方案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分别改变结构面倾角,得到三种类型层状岩质边坡:水平层状边坡,顺层岩质边坡,逆层岩质边坡,分析了相应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变化情况,阐述了不同类型层状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探讨了结构面对层状岩质边坡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8.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边坡工程是最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为了提高非均质边坡工程质量,常常需要对非均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于提高边坡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提出针对非均质边坡的“多级次”评价方法,该方法以强度折减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岩土体进行多次局部强度折减,得到边坡不同深度、不同岩层控制的多级潜在滑动面;然后运用极限平衡法进行各个潜在滑动面的稳定性计算,即可得到边坡不同深度、不同级次的稳定性系数。在确定多级滑动面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强度折减法客观性的优点,避开了极限平衡方法主观性的缺点,折减所得滑动面更能反映边坡在重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过程,优于滑弧法搜索结果。通过规则模型的验证及实际边坡的应用,证明这种方法对于综合评价非均质边坡的稳定状态是有效的,并可为边坡的治理、监测设计及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浅谈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公路路基边坡破坏的形式及成因进行分析,阐述了路基边坡防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场地边坡稳定治理问题,在山区的工程建设中更是常见。如果场地不稳定,主体工程建得再好也是白费;只有场地的稳定尤其是边坡的稳定治理好了,才不会影响主体建筑的使用。地质情况非常复杂,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因地制宜,才会将边坡的稳定治理好,做到一劳永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