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吊环十字支撑动作的力学和肌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吊环十字支撑是高级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可缺少的静止用力动作。运用力学和肌电对此动作进行研究,探索出完成动作的必要条件,由此确定正确的训练方法和有效程度,为广大高级体操教练员与运动员在制定训练计划与实施中提出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第11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全运会")、40届世界锦标赛(以下简称"世锦赛")及29届奥运会体操比赛男子跳马单项决赛前八名运动员的动作类型、动作类别、动作难度以及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我国优秀跳马运动员动作难度和完成质量均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建议我国跳马运动员和教练员注重"潮流动作"的训练,不断提高完成对高难动作完成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平衡木与自由操、跳马、高低杠相比,从危险性、从培养完成动作所需能力的时间来看,训练出一名优秀的平衡木运动员并不比其它项目所花费的时间要多。大多数教练员都认为,平衡木好练不好比,这与平衡木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即平衡木的整套动作都需要在一条木上完成,这对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和心理的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而在平时的训练中,运动员往往对平衡木的训练有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4.
业余体校划船教练员,不但要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协调和柔韧等各种素质,还要努力去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1.提高对少年运动员基础心理训练的认识。少年运动员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其主要任务是基础训练,发展一般竞技能力。正是基于这一观点,许多教练员在为少年运动员安排训练计划时, 把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放在  相似文献   

5.
竞技体操     
G832.014.86 9703734如何培养少年体操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刊,中,I]/李子美,刘彦林,刘艳丽//少年体育训练.-1997(4).-32(DW)体操//少年//心理演练//稳定性·G832.02 9703735高级体操运动员训练中的心理状态对防伤及训练  相似文献   

6.
体操运动员的选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体操运动员必须完成十分复杂的高难动作,而且必须把高难动作完成得十分准确、优美,才能在比赛中获得高分。这就要求体操运动员必须具备超人的素质,在优秀体操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中,有些是经过后天训练可以改进的,而有的是后天不能改变的。所以,选材的好坏,直接决定运动员能否向高水平发展,能否成为一名优秀出色的高水平体操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根据每个运动员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运动量是合理制定训练计划重要的问题之一。实际上,许多教练员往往形式主义地安排运动量,有时以《越多越好》为指导思想,其结果出现过度疲劳,过度紧张,甚至导致受伤,在重大比赛中失败。中央体院和立陶宛体院体操教研室详细研究了适合高级女子体操运动员广泛采用的对运动量进行教育学监督的方法。运动员要完成几个最简单的静止平衡动作,根据保持平衡的时间对运动量情况进行监督。我们设想,体操专项训练量的累积效  相似文献   

8.
现代竞技体操下法动作的特点:难度大、速度快、高度高、落地稳,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是一种多轴心的复式空翻下,也是世界各国体操运动员和教练员致力于攻坚的重要课题。在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出版的《中国体育科技》84年第14、20期《体操运动专辑二、三》合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为0.1分奋斗!——高级体操运动员落地动作训练体系初探》的论文。该文第一次向人们揭示了高级体操运动员维持高难下法动作稳定性的训练规律,也是体操教练员对体操运动员进行高难下法动作训练的科学依据之一。而模拟落地动作和超强度模拟落地动作训练,就是提高高难下法动作质量和稳定程度的一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国少年体操运动员关节损伤状况并制定预防措施,为教练员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参加2008年全国少年儿童体操比赛的122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足部、踝关节、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坐骨结节、股骨头等部位,且大多数为慢性劳损.为预防各种关节损伤,应加强训练中的医务监督,并根据运动员损伤特点合理调整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体操专选学生在做动作时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用实验法从核心力量训练这一新的角度,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对体操专选学生成绩提高的重要作用.从核心力量训练作用和其他项目实践经验看,要想改善和提高体操运动员动作的稳定性,有必要从核心力量训练这一全新角度对体操运动员动作稳定性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随着竞技体操运动技术的发展,运动员在三维空间内完成的动作日趋复杂多变。要成为高水平的体操运动员,除了应该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和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前庭稳定性,以适应复杂的空间定向能力。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对9-13岁男子体操运动员和同年龄组的非运动员的前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研究,探讨其前庭稳定性的特点,提出可行的指标,供评定儿童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前庭稳定性时参考,同时为选材提供参考数据。二、研究对象1、运动员组,32人,年龄为9~13岁,在浙江省第八届运动会体操比赛中达到  相似文献   

12.
由于体操的项目特点,安全问题始终是伴随着体操训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体操技术的发展和动作难度的日益复杂化,安全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安全保障现已成为培养优秀选手长期训练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操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难度的提高,加大了训练的难度,使许多教练员,特别是年轻教练员在训练中往往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于研究体操动作和技术上,忽视了对安全防伤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在体操训练中,教练员往往把安全问题只看成是垫子的使用、保护设施的利用及保护和帮助等外在因素上,而对于心理因素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在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体操运动员比赛心理稳定性的特征:努力战胜自我,在参加比赛的全过程中,调理好自己的比赛心态,是体操运动员比赛心理稳定性的特征之一;扣除外来因素的干扰,具备独立作战的心理品质,是体操比赛心理稳定性的特征之二。体操运动员比赛心理稳定性形成的特点:优秀体操运动员都具备超强的、各个方面的竞赛能力,而比赛心理稳定性是竞赛能力之一。比赛心理稳定性能力的强弱,有运动员先天个性品质的原因,也有后天训练和比赛经验积累等方面的原因。先天个性品质好坏大部分归结为教练员在选材时的眼力,这是选材方法的问题。比赛经验的积累,一方面靠教练…  相似文献   

14.
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在少年时期就应接受专门的系统的正规训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本通过对少年铁饼运动员技术训练的总结,为基层教练员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体操运动向着难新美的方向发展。由于难度的加大和创新动作的不断出现,要想完成这些复杂而惊险的动作,运动员必须具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也就是说现代体操技术的发展,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完成动作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练员在训练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常常看到运动员做一套动作既干净利落,又轻飘优美,动作惊险而扣人心弦。特别是他们的下法落地又高又飘又稳,给人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但是,也有在做下法时,因为落地不好而影响动作质量,甚至使膝关节和踝关节受到损伤。因此,研究体操稳定性的训  相似文献   

16.
凡是为了建立正确完整的技术概念,改进提高和熟练抓举、挺举两项竞赛的训练,称之举重技术训练。在举重技术训练中,往往是由教练员先示范,后讲解向运动员输送信息。运动员用听觉、视觉、接受教练员的信息,用自己完成的动作应答教练员。教练员再注意根据运动员做动作的反馈,作出评价。如果运动员完成动作做得不好时,教练员又重复自己指示、并作必要的示范。如果运动员完成动作正确时,教练员就用“好”字来给予肯定。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在支撑跳跃练习整个技术环节中,推手的任务是把身体总重心腾得又高又远,为在第二腾空中完成动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推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第二腾空的高远度、身体翻转速度和落地稳定性,是完成跳马动作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根据支撑跳跃项目的特点,为增强和发展少年体操运动员手指、腕、肘、肩关节屈、伸肌的相对力量,提高运动员在支撑跳跃中双手经受冲击负荷和积极推手的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手臂的一般和专项爆发力训练。以下就结合少年体操运动员的特点介绍几种推手的力量训练方法。一、一般力量训练1.快速俯卧撑(或击掌),…  相似文献   

18.
体操运动中,身体素质训练是初学者和优秀运动员都不大感兴趣的内容。许多体操动作,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动作需要运动员具备很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掌握。如果身体素质差,就不能获得多种技能和正确掌握技术。尽管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懂得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并安排了一定的身体训练内容,然而有些人并不懂得身体素质的真正含意和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9.
前言在体操运动训练中,帮助运动员设立心理优势感对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运动技术,减少运动创伤和培养良好的训练作风等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体操运动训练经验的教练都知道,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和比赛成功的重要因素是良好的运动技能和身体条件。但由于体操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在完成体操动作时运动员所表现出的  相似文献   

20.
诱导性练习,是少儿体操运动员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训练手段。诱导性练习就是教练员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素质、训练水平等具体实践和所学动作的结构。精心设计出来的各种掌握技术的练习,有利于完成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