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山东省啦啦队训练情况与动作技术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观看比赛、发放问卷、请教裁判员以及啦啦队教练员,了解各支啦啦队训练、比赛、队员选材、成套动作编排以及音乐选择的情况;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对啦啦队自编和规定动作进行技术分析,全面了解山东省高校啦啦队开展现状。通过了解和分析,对今后山东省高校啦啦队运动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啦啦队运动在高校长远和健康的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第七届城市运动会跆拳道首次使用电子护具的技术和四川跆拳道队技术进行分析,了解跆拳道比赛使用电子护具后对运动员在得分、技战术的使用方面有无明显变化进行总结,努力探索新规则、新记分情况下跆拳道项目的制胜规律;选取第七届城市运动会跆拳道决赛的运动员和四川队的队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录像资料进行分析,了解使用电子护具后的技术与四川跆拳道队在比赛中的技术使用情况;结合四川跆拳道队目前的情况提出建设性规划。  相似文献   

3.
戚雅茜  仰红慧  宋闪 《体育科研》2015,(4):84-86-91
通过对第十二届全运会100 m蝶泳比赛进行技战术分析,介绍比赛技术解析方法在比赛中的应用,特别是研究运动员比赛战术方面的应用。通过技术录像解析法对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蝶泳100 m决赛第二组的运动员进行比赛视频的拍摄和解析,结合近几年游泳比赛男子蝶泳比赛成绩和排名情况,对男子100 m蝶泳半决赛中运动员的出发、转身、途中游、冲刺等阶段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分析结果为教练和运动员选择最佳的比赛战术提供科学依据,这将让运动员在了解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对对手在决赛中的表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预判,为教练和运动员采用更合理的比赛战术提供了积极的帮助,也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对手的把握更准确,为其提供了心理的准备。运动在比赛中了解自己的实力和弱点,扬长避短,不仅从心理上,还能从合理分配体力上为赢得对手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第28届奥运会田径比赛述评(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比赛情况和有关动态通过对比赛情况和有关动态的了解与分析,可以大致明了各项目当前状况及发展趋势,有利于我们明确目标、找准差距、制订措施、解决问题。(一)比赛成绩和水平的分析本届比赛从整体而言是一次高水平的比赛,除了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观看2003年8月8日中国散打对泰国泰拳在泰国曼谷的对抗比赛,对本次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并针对两种不同的国术进行运动技术、比赛技战术及竞赛规则等方面进行分析,试讨各自的技术特点、技战术运用及中国队失利的原因,以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两种体育项目,促进我国散打的更新和完善,从而更好地丰富散打的技战术体系,更快、更强的与世界搏击接轨。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高校篮球技术现状分析与建议孙伦英为了解山东省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新动向,对1994年全省大学生篮球赛全部比赛重点场次作了技术统计,以求分析全省高校篮球运动的现状和提高高校篮球运动水平的途径。1调研方法1.1观察统计法:通过临场比赛观察,对参赛男...  相似文献   

7.
犯规作为篮球比赛技术统计的指标之一,对比赛的走向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比赛过程中往往通过对犯规的分析就能了解球队以及个人技战术能力的发挥。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伦敦奥运会中国女篮同其对手的六场比赛录像进行观察、统计、分析。通过研究中外女篮的犯规特征,找出导致中国女篮犯规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为中国女篮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第3届全国体育大会蹼泳比赛女子50m、100m蹼泳前8名运动员比赛技术数据进行分析,对现状与理论最佳值的比较,了解当今世界女子蹼泳项目优秀运动员速度、蹼频、蹼幅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竞技蹼泳的速度,关键取决于蹼频与蹼幅两个因素,蹼频和蹼幅可有效评价蹼泳技术能力,并能应用到各种训练中,从而提高蹼泳成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第五届城市运动会女子篮球赛中各运动队在各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若干指标进行分析,对城运会各参赛队在攻防能力进行比较与研究,从而了解国内高水平篮球队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攻与防守能力的情况,为篮球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游泳比赛技术监测是指通过把泳道分成若干段后逐人进行分析,得出比赛技术数据.在游泳国际大赛中,每项比赛后大会均会提供比赛技术报告.它通常包括运动员的出发时间、转身时间、途中时间、冲刺时间、划幅、划频、速度、分段成绩等.通过了解国内、外比赛采用的测试方法,开发了一套游泳比赛技术监测系统.此系统可进行运动员图像数据的采集、管理及运动员比赛技术数据获取和管理.自2002年至今,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在国内的冠军赛和锦标赛调研中均采用此系统跟踪测试运动员的比赛技术参数,它准确跟踪了运动员的比赛技术和能力状况.  相似文献   

11.
击剑训练计划与训练质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击剑运动训练计划和训练质量监控系统的设计主要遵循以下思路:训练计划的制订、分析和训练质量监控有机结合;通过记录运动员训练中的每次练习效果、得失分和有效练习(交锋)时间评定技战术训练质量。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运动员和对手的基础数据录入、周训练计划和课训练计划制订、训练计划量化分析和训练质量监控。以优秀运动员王敬之的一次日常训练课为例,运用该系统对其训练质量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2.
采用脑象图技术(EEQG)对优秀大学生击剑运动员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诊断。结果表明:优秀大学生击剑运动员大脑处理信息的量和方式以及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高于普通人;运动等级、性别和剑种因素对优秀大学生击剑运动员大脑整体处理信息的能力无影响;左前-右脑的双侧匹配在击剑运动员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左前-右脑的匹配是大学生击剑运动员处理信息的优势匹配;大学生击剑运动员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主要受剑种的影响。比较花剑运动员、佩剑运动员大脑左颞区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强,比较佩剑运动员、花剑运动员左后脑区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强:边缘系数与运动员赛场竞技状态呈较高负相关,边缘系数越低,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发挥越好。边缘系数优秀型占运动员总数的51.4%,一般型占48.6%,我国优秀大学生击剑运动员大脑处理信息的效率很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李娜在法网的冠军赛和美网的第一轮两场网球比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李娜已经具备连续作战能力;技战术上,底线相持能力和网前球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李娜发球的速度、力量不够,发球成功率不稳定、接发球成攻率低和非受迫性失误较多是影响李娜成为超一流选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要提高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质量,提高选材的成材率,必须加强对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研究,并通过项目特征指标的测试与评价,初筛与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就击剑项目,从其项目特征和选材指标、标准,结合文献论文,对优秀青少年击剑运动员选材指标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并结合实际的运动训练和比赛情况,概括了影响击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诸因素,并提出了对击剑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准备和心理训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调控好运动员参赛时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以取得九运会决赛权 ,在九运会预选赛 (第1站、第 2站 )的赛前各周 ,对上海队男子重剑重点运动员运动时的心率、血色素、血尿素氮、血睾酮、皮质醇、闪光融合频率、反应时运动时、心境状态等指标进行了定期的监测。结果显示 :1)血色素和血尿素氮能很好地反映击剑运动员所承受的训练负荷和身体机能状况 ;2 )在大负荷训练期间运动员的血睾酮水平呈下降趋势 ;3) POMS量表还可以用来监控大赛前运动员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秀击剑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特征为:身高、体重特征显著;左利手现象突出;机能特征优秀;文化素质较高。  相似文献   

18.
王海滨在法国训练的成功启示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击剑运动员王海滨在法国留学期间的整体训练思路、训练计划、训练安排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引起击剑教练员、科研人员对击剑运动训练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重剑运动员赛前训练血乳酸的测试,评定不同训练手段对提高专项对抗能力的作用和效果,为教练员进行针对性训练、科学安排训练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徽省击剑队重剑组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应用血乳酸指标对不同训练手段后的即刻、5min后的血乳酸值进行监测,并与全国比赛的有关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个别课、条件对练、站桩练习、团体实战后即刻BLA与全国比赛后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个人实战后即刻BLA与全国比赛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重剑运动员在发展ATP-CP系统供能能力基础上,应当重视糖酵解供能能力训练,尤其是一定量的最高乳酸训练;2)不同的训练手段重剑运动员所表现出的BLA结果各不相同;同一种训练手段,不同的运动员所表现出的BLA也有差异;3)个别课、条件对练、站桩练习、团体实战四种训练手段的运动强度较低,均不是提高重剑运动员赛前专项对抗能力的理想训练手段;4)个人实战训练手段中,在对手安排和比赛气氛的营造上,应使之更接近全国比赛,以满足比赛时对大强度负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运动技术个性化特征,在现代运动训练和比赛当中,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自由起跳"技术的研究,从而清楚地掌握她们"自由起跳"技术的特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自由起跳"技术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起跳过程中,倒一步步长小于倒二步步长的是高淑英、孙彩云、蔡维艳、周扬、赵莹莹和杨静,而李玲和吴莎则出现"迈大步"的现象;高淑英、杨静水平速度较快,李玲、周扬水平速度损失率较高;蔡维艳、吴莎起跳较晚;赵莹莹、杨静起跳点位置靠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