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年来,受到就业与招生的双重压力,地方高校正在探索行政管理教育变革的良策。但是,探索尚未解决问题,变革面临众多新的困惑:教育理念是“通才”还是“专才”?培养目标是“政治”还是“行政”?培养取向是“宪政主义”还是“管理主义”?培养制度是“原则性”还是“灵活性”?培养评价是“基本素养”还是“专业素养”?可见,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行政管理人才培养变革存在“两难困境”,谨慎而行,才能保证改革的合理性和恰当性。  相似文献   

2.
行动研究以理论与实践的分离而兴起、衰落和复兴,为了行动研究的长盛不衰,为了教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桥梁”,还是“中间地带”;是“单主体”,还是“双主体”;是“求善”,还是“求真”。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曾面临许多人生抉择:“为官”还是“归田”?“独善”还是“兼善”?“独居”还是群居”?“有君”还是“无君”?“有神”还是“无神”?这些人生抉择的过程、冲突与结果,展示了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与境界。  相似文献   

4.
“过程”目标化,值得三思!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把“过程与方法”列为“三维目标”之一,我感到困惑和茫然。焦点是“过程”到底可否定位于“目标”(无论课程目标,还是教学目标,抑或学习目标)?“过程”在课程目标体系中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过程”对于“方法”而言.是两个并列的“目标”术语,还是前提与目标、途经与目标、经历与目标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哲学上看。“多”与“少”是一组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在日常教学中,许多重要环节都存在着“多”与“少”的矛盾,诸如课堂上是多讲还是少讲,作业是多练还是精练,考试是少一些好还是多多益善等等。  相似文献   

6.
平静的水面中景物的倒影是“像”还是“影子”?;婚纱摄影拍的照片是“像”还是“影子”?;透过放大镜分别看近处的物体和远处的物体,分别看到的一个是正立放大的.一个是倒立缩小的,那么看到是“像”还是“影子”,如果是像的话,那么是“实像”还是“虚像”……  相似文献   

7.
我们中国人到底要学什么英语和怎样学英语,至今还是问题。是学“作为母语的英语”还是学“作为外语的英语”抑或“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是学“英文”还是学“英语”?是学“中国英语”还是学“外国英语”?是学“简易英语”还是学“专家英语”?这是我国英语教育的四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看了语文教学论坛和《人民教育》的一篇关于“语文教学到底是加法,还是减法”的争论,心生许多的感慨,身为一线教师,我深刻体会到无论语文教学运用的是加法,还是减法,我们最需要的还是有效的课堂。细细想来,其实语文教学一定程度上的“加法”与“减法”都是允许的,关键是怎样“加”与怎样“减”,以及“加什么”、“减什么”?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并不是盲目的“加”与“减”。只有理清自己的理念,才不会出现顾此失彼、晕头转向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从使用频率和使用条件限制两方面对“或者”与“还是”“在”“无论……都……”中的差别进行分析得出,二者不仅在使用频率上有很大差异,而且使用条件也有很多不同的限制。这主要是由“无论……都……”或者”与“还是”的结构、语义等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王海燕 《高中生》2010,(9):28-29
在叙述故事、抒发情感或者说明事理时,作者应该以什么身份出现呢?是故事的参与者,还是旁观者?是纯粹讲故事给读者听,还是与故事的主人公进行交流?是走进事物的“内部世界”,还是进行“换位思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教大众化的到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有些问题也亟待厘清。例如,是法治管理还是人治管理、是“教导”还是“引导”、是柔性管理还是刚性管理、是培养“知识人”还是培养“职业人”、是实施“专才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分析、思考和研究,无疑对更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促进高教大众化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始终存在着一个“专”与“通”的悖论,从理想的教育层面上讲,这个悖论的存在是合理的。而现实的困境与矛盾,则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教育问题。事实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要“通”还是要“专”,关键还是要实事求是,真正从实际出发,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的教育管理中有四对矛盾,即“管他人与管自己”、“凭经验管理还是科学管理”、“校长姓‘教’还是姓‘资’”、“校长是事务家还是战略家”。对此,每位学校的教育管理者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处理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电脑》2009,(9):34-37
周末,电视时间。你选湖南卫视还是浙江卫视?你挺谢娜还是朱凡?你发送短信支持“快乐大本营”还是“我爱记歌词”?这,是个问题。爱与不爱,有时取决于一瞬间的感觉,也或者是对某个主持人的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15.
幽默与漫画     
问性别某中学校长结婚较迟,老来方添喜,全校各学科组负责人相约前往祝贺。在询问婴儿性别时,每个人都用了本学科的专业术语。语文组组长:“是须眉还是红粉?”数学组组长:“是正数还是负数?”英语组组长:“是boy还是gi r l?”物理组组长:“是正电子还是负电子?”化学组组长:“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生物组组长:“是XY染色体还是XX染色体?”历史组组长:“是王子还是公主?”地理组组长:“是太阳还是月亮?”校长是教政治的,回答大家:“主观愿望是矛,而客观实际却是盾。”前世姻缘小王:“你真的不再和我谈了?”亚玟:“不谈了,你我分手吧!”小王…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翻译的标准呢?是“忠实通顺”还是“形似神似”?是“忠实流畅”还是“准确流畅?”是“信达化”还是“信达切”?是“达意传神文采”还是“正确通顺易懂”?如此多的翻译标准,该采用那一个呢?笔者认为,还是采用严复当年提出的“信达雅”为好,因为以上所说的标准,都没有超出“信达雅”的范围,“忠实”、“达意”、“谁确”都是一样的意思,是“信”的变相说法而已。“通顺”、“流畅”的意思也就是“达”的意思,“文彩”、“切”、“化”,也只不过是“雅”的另一种说法。所以,把“信达雅”作为我们今天翻译的标准,仍然挂非…  相似文献   

17.
美的真谛     
美是什么?是绿叶丛中的花,还是河旁堤岸的柳?是中秋之夜的皓月,还是西山之巅的夕阳?是“飞流直下三千尺”还是“效乃一声山水绿”?是“四月南风大麦黄”,还是“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是。但这些只不过是自然之美罢了。它们固然很美,但终究只能愉悦人的眼目。真正永恒的美,属于人。美是什么?是绿叶丛中的花,还是河旁堤岸的柳?是中秋之夜的皓月,还是西山之巅的夕阳?是“飞流直下三千尺”还是“效乃一声山水绿”?是“四月南风大麦黄”,还是“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是。但这些只不过是自然之美罢了。它们固然很美,但终究只能愉悦人的眼目。真正永恒的美,属于人。  相似文献   

18.
“在科研单位从事与某某有关的科研工作”这是众多专业的“就业方向之一”。研究工作,是写写算算,还是瓶瓶罐罐?是故纸堆里墨守陈规,还是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不妨听听行业人士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位教育家。那么,班主任工作是“管人”还是“育人”?是“高压命令”,还是需要“情理相融”?是刻意追求表层的近期效应,还是力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境界?班主任工作,其教育目标的  相似文献   

20.
林霞 《福建教育》2014,(3):15-15,23
面对各方面日渐发展的大班幼儿,作为教师,你应该如何应对呢?是像对待小班幼儿一样呵护与劝说,还是与他们“斗智斗勇”,智慧地引导?是强硬地用“常规”进行约束,还是把他们看做“小大人”,给予更多的平等与尊重?我想,在下面的故事中你也许能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