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1.渲染与烘托渲染,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即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的阴阳向背,以增强艺术效果。用在诗中则是对环境、景物或人的作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的某种本质和特征。杜甫的《登高》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从正面着笔,五十六岁的老诗人独自  相似文献   

2.
作为诗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渲染"与"烘托"、"抑扬"与"对比"极易混淆,现做如下区别. 一、"渲染"与"烘托"的区别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浓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这种表现手法,用在诗文创作中,也叫渲染.诗文中的渲染手法,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相似文献   

3.
渲染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后被借用为写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等,做多方面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艺术形象,加强表达效果。渲染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是记叙文中常用的三种方法。一、层层展开即围绕文章主旨,选用多个事例或细节,层层拓展内容,突显主旨,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写人,是记叙文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生写作的基本技能。那么,如何写人呢?从描写人物的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就是直接描绘、刻画人物,主要包括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如《一面》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的多次描写,《背影》中对“父亲买橘子”的动作描写等。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人或事物来衬托,使人物更形象,更鲜明。常用的侧面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景衬人,就是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性格或渲染人物心理;一是以人衬人,就是通过其他人的反映,从侧面来衬…  相似文献   

5.
渲染和烘托在诗歌鉴赏中常被并提,时或混为一谈,常令师生困惑。怎样把握两者的区别呢?渲染是浓墨重彩地描写环境的氛围意境、人物的行为心理;烘托则有意避开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着意刻画,以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收到“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下面以三首诗词为例来辨析。  相似文献   

6.
学生能否把人物的形象写得具体、生动 ,能否让他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往往是学生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刻画的方法多种多样 ,正面直接描写的方法往往不能极尽其妙 ,而间接描写恰能起到正面直接描写所无法达到的效果。所谓间接描写 ,就是不直接描述对象 ,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景物、场面等的描写中衬托、渲染 ,从而突出描写对象的一种描写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烘云托月”的手法 ,达到以虚写实的目的 ,从而为正面直接描写作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使刻画的人物更丰满更完美。古今中外许多名家作品中多有成功地运用间接描写刻画人…  相似文献   

7.
所谓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其作用是描绘人物的形象及内心世界,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那么,如何描写人物或景物呢?一、人物描写常用方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1.正面描写就是指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直接把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方  相似文献   

8.
黄伟严 《快乐阅读》2011,(23):144-145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包括风景画、风俗画和风物画。在记游的作品中,作者多借此抒发感情;在文学作品(含小说、散文和诗歌)中,作者常以之烘托人物心境,渲染故事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中心等。因此,掌握一些景物描写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鉴赏,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高考涉及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直接对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或其所处的环境、气氛等进行描绘,称为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可以使读者直接感受人物的言谈举止、仪表风貌、个性习惯以及环境的状况、事件的气氛等。侧面描写则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描写来烘托、渲染所要描写的人物、事件,或通过别人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篇作文,倘若既有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抒发人物感情、突出文章中心的景物描写,又有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充实内容、解释说明中心的故事描写,那就称得上是佳作了。同学们在写作时,倘若将写景与叙事"双剑合璧",那么不仅能使人物的感情自然流露,而且还能使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作品里,景物描写有着不同的作用。只有清楚了写景的作用,运用相宜的教法,才会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课文,学会写景的方法,提高习作水平。小学课本中不乏精彩的景物描写,起到了表现环境、渲染气氛、发展故事情节、深化文章主题、烘托人物内心、突出人物品格的作用。下面就高年级双册语文课本中有关景物描写的作用及教学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2.
学作品的创作不开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固然是人物活动的空间环境,但它又有着深化主题,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反景衬情等多重审美功能,深入挖掘和认识这些艺术功能,是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学习创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大家都知道,记叙文一般都离不开景物描写,而精彩的景物描写在文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能够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有时还能起到寄托作者情感、暗示文章主题、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在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着景物描写不典型、无特征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  相似文献   

14.
按照描写的对象人们通常把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也有人把环境描写称作景物描写。这些描写对于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抒发作者情感等方面,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景物描写是记叙文常见的手法,它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烘托人物性格等。但作者描写景物,并不是对外物作简单地“复印”,而是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艺术上的选择、调配、切换、组合,使之成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画面,具有良好的表现效果。下面举例谈谈几种常见的技法:  相似文献   

16.
【学习目标】1.明确景物描写的含义并理解其作用。2.初步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并能在写作中恰当的运用。【知识储备】景物描写,是指对季节时令的变化或者对花鸟虫鱼、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在记叙中恰当地运用景物描写,可以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文章主题等等,从而让作文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7.
写景是对自然景色、客观环境和周围陈设的描写。景物描写有的直接赞美祖国的壮丽河山,有的起渲染气氛、烘托中心的作用。一篇好的景物描写,能反映出时代的气息和当时、当地的社会风貌,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画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串连故事情节。许多写景物的习作,作者通过写景,抒发了某一方面的感情,它不仅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读者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还能提高读者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从而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增长见识。一、写出景物最显著的特征世界上的景物千千万,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就是同一景物,…  相似文献   

18.
[学习目标] 1.明确景物描写的含义并理解其作用. 2.初步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并能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 [知识储备] 景物描写,是指对季节时令的变化或者对花鸟虫鱼、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在记叙中恰当地运用景物描写,可以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文章主题等等,从而让作文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9.
记叙文(含小说)中的景物环境描写,不仅其有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的作用,而且具有烘托人物的生活与性格、显现文章主题的功能.因而.我们可以把这类景物环境视为人物心情的物化、性格的投影。从写作角度讲.我们不妨把它视为一种写入的技法一景物环境烘托法。根据所写景物环境的内容特质及其作用于人物的角度.景物环境  相似文献   

20.
“烘托”原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它是指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加以渲染或衬托,以使物象更加突出。这种技法运用到文学作品中,就是通过描写别的人或其它事物来衬托所要表现的人或事物,使所要表现的主体在相互映衬下,更加鲜明、生动。这就有如“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其运用方法主要有: 一、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形象 烘托手法常用在写景抒情方面,用景物烘托心情,在古今诗词、散文中尤其常见。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一开头就描写了得阳江头送客的情景,“得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