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江苏省姜堰市北郊的姜堰市第二中学原本是一所普通的中学.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姜堰二中就把教师队伍建设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引导广大教师立志、修身、敬业、精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多家媒体曾以《嫩竹扁担挑大梁》、《龙腾虎跃竞风流》、《二十“诸葛”出茅庐》等为题作过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2.
红雨伞     
狗熊妈妈给小狗熊买了一把红雨伞。可是,等啊等,总是不下雨。小狗熊生气了,把雨伞扔到窗外。  相似文献   

3.
倾诉与象征     
师文浩同学告诉我们,瑞德·安布瑞他度过整个中学生活的红雨伞。很显然,他把这把红雨伞拟人化了,红雨伞是他心中的一种象征。象征着什么呢?朋友,友情,也满怀感情地说:“我觉得自己正在被你的目光融化。我位起你的手冲出雨帘,仰面高呼‘我是最幸福的人!’”他也不会在“因  相似文献   

4.
正课型:唱歌课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四季》教材分析:《一把雨伞圆溜溜》选自人音版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四季》。该单元把一年四季大自然的变化通过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春夏秋冬变得充满活力和诗意。《一把雨伞圆溜溜》作为本单元的学唱歌曲,更是把雨天里三个小伙伴只有一把伞的看似尴尬的情景,描绘成"一把雨伞,三个头,三双脚丫丫同步走"的诙谐而又充满童趣的情景,并以此颂扬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友谊。歌词中"脚丫丫,滴滴答答,嘻嘻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第一册,在《压力和压强》一节中,安排了沙子和小桌的演示实验。但由于沙子可压缩性差,所以桌面陷进沙里的深度随其上重物重量变化不十分明显。为此,我们设计了用泡沫塑料代替沙子演示压力效果的实验。取泡沫塑料一块,其大小和物理课本差不多,厚约4—5厘米(泡沫孔要大些)。为了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可在泡沫塑料上沿竖直方向用打孔器打若干孔。因还要演示桌腿放在它上面的实验,所以孔距不要打的过近。在泡沫塑料的侧面(面向学生的一面)画上红、绿相间的窄横条,以增强实验的直观效果。(如图)  相似文献   

6.
近年有关《黄杨扁担》发源地的论争,由于未能实际上升到文化思考需要的认识层面更深入地讨论下去,最后因缺失话题而终场,文化生态保护的时代意义和区域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揭示。《黄杨扁担》不仅仅是经过文人定型的一种民歌的歌词,更重要的是与区域民间音乐曲调不分家的多种民俗歌谣,离开秀山花灯民俗文化的生态“语境,”秀山作为《黄杨扁担》发源地的依据就不可能真正阐释清楚。  相似文献   

7.
新型雨伞     
一天,我在看一部电影。电影里的一个小孩手拿着雨伞,蹦蹦跳跳地来到了野外,结果被一群坏人抓住了,却无还手之力……看到这,我心里不由自主地为那小孩担心起来,就想在雨伞上下功夫。于是,我便开始了做这种新型雨伞的设想:新型雨伞的形状与构造和普通的雨伞差不多,只是在雨伞布的边上多了一分米长的花边。你可别小瞧这花边呀!它不仅可以起到美观的作用,还可以防止雨被风吹而飘到人身上。雨伞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图案,什么“米老鼠”呀,“大力牛”呀……可以满足各种人的爱好。新型雨伞的杆子和普通雨伞的却大不相同喔,它可是一根天…  相似文献   

8.
<正>不管你承不承认,在中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选大都是政治。七零后有一个共同的记忆,小学语文课本中曾经学过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但在某个历史时期,这篇课文曾经题为《林彪的扁担》,然后又到了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篇课文题目神奇地恢复为《朱德的扁担》。如果对比一下新中国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并作一番研究,一定非常有价值。语文教  相似文献   

9.
1研究目的对家用普通雨伞进行改造,发明一把利用太阳能夏天能制冷、冬天能制热的太阳能自动控温伞。2研究内容2.1改造家用普通雨伞,使之具有降温功能。器材:家用普通雨伞,小型电风扇,自制太阳能充电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导线,复位开关,水压开关,制冷开关,制热开关,三极管和二极管各一个,水箱,温度液晶显示屏等。研究过程:将小型电风扇安装在伞内骨架上,利用导线、开关、若干太阳能电池板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相似文献   

10.
祖国大花园     
小蜡笔,真好看! 红黄绿,白紫蓝。红笔画太阳, 一个小圈圈儿。蓝笔画小河, 四道弯弯线。绿笔画小花, 一朵小雨伞。  相似文献   

11.
午后,静静的小路上,微风细雨中,一顶红雨伞向他缓缓走来。伞下是位清纯女孩。她与他擦肩而过时,向他微微一笑,并飘过一缕令他迷醉的芬芳。雨丝中的红雨伞像轻雾中的一朵红莲,又像一支抒情的歌,在他的感觉中逐渐清晰。不知为什么,眼前这道动人的风景,使他一向孤独的心骤然生动了  相似文献   

12.
怪雨伞     
有一个漂亮的小伙子,把黑皮鞋擦得锃亮,换上一件雪白的新衬衣去看电影。电影散场的时候,外边正"哗哗"下着大雨。小伙子很生气,他骂了一句非常难听的话,接着说:"要是有把雨伞就好了……"话音刚落,电影院出口处就出现了一把黑布面的雨伞,老老实实地挂在墙上。它不是一把普通的雨伞,而是一把怪雨伞。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个关于爱的哲理小故事:女孩为把握不好爱情而痛苦,智者让女孩握一把沙子,试着不要让沙子漏出来。开始时女孩紧紧地握着,沙子从指缝里钻出来。接着女孩又松松地握沙子,沙子仍从指缝里漏下来。最后女孩以自然的不紧不松的姿势握着沙子,沙子没有再漏下来!而握得越紧沙子流得越快,爱也是如此!泰戈尔的《园丁集》里有这样一首小诗: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恋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  相似文献   

14.
《中学历史教学》2011年第10期刊登了陈伟壁老师的《历史倒车还能开多久?》一文,此文对图片(上图)的解读是值得商榷的。文中说:“象征着共和政体的西帽和雨伞,散乱在地,其中雨伞却出人意外的带着斧头.  相似文献   

15.
《断魂枪》是老舍有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文章如同包子。“馅大皮薄”的才是上品。这《断魂枪》便是这种包子。小说讲的是在帝国主义打开中国大门后,一个没落镖师沙子龙的大徒弟王三胜与一姓孙的老者交手失败,王三胜想借此机会让师傅露点儿真本领,老者也想学沙子龙的绝技“五虎断魂枪”,可沙子龙却一味敷衍,让王三胜和孙老者失望地走了。可在夜深时,沙子龙一气刺下六十四枪后,想着当年的威风,笑道:“不传!不传!”小说最重要的便是人物。《断魂枪》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正是三个主要人物:王三胜、孙老者、沙子龙。着墨虽…  相似文献   

16.
青年作家李佩甫最近推出的长篇小说《金屋》,读后如嚼橄榄,余味无穷,是一部蕴含丰富的作品。无疑,《金屋》标志着这位具有创作追求的作家的小说艺术日臻成熟。总体而言,《金屋》描写了当前变革中的中原大地上,蓦然耸起一幢颇具现代意识的、金碧辉煌的“金屋”;与此同时,金屋又诱惑了乡村中无数的男人和女人。继之,金屋也成了村民们眼中的洪水猛兽,罪恶的象征,并带来了扁担杨村的一片“喧哗与骚动”:艳羡、嫉妒、仇恨、诅咒……,使扁担杨这  相似文献   

17.
《父母必读》2009,(9):152-152
《生气的亚瑟》,《黄雨伞》,《每天知道多一点》(6册),《小猫头鹰》,《别让鸽子开巴士》.  相似文献   

18.
"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了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傻愣愣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哪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这是琦君《珍珠与泪珠》中的一段话,反复朗读几遍后,颇有感触。孩子是母亲一生的牵挂,孩子是母亲眼中的那一粒沙子。因为这粒沙子,母亲受了太多的委屈和苦难,却依旧微笑着,因为那粒沙子而幸福。  相似文献   

19.
避避雨吧     
避雨的工具在人类的早期就出现了我国早在夏商周时期便发明了雨伞,《通俗文》中便记载为:"雨伞之用,三代已有之。"传说中鲁班的妻子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玉屑》上记载据说伞是她发明的。传说鲁班妻子云氏因为怜惜鲁班在风雷烈日下工作,见亭子可避雨遮阴,于是想出一个"活动的房子"让鲁班带在身边,于是发明了雨伞。《孔子家语》中说:"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这里的"盖"就是指"伞"。《史记·五帝纪》记有与伞同类的雨具,  相似文献   

20.
一、利用图画和儿歌来激发兴趣儿歌和图画是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在《金扁担》一课中,我用儿歌猜谜的形式引出歌曲的内容:“一根扁担长又长,挑着城市和山乡。四化建设大发展,靠它出力作桥梁。”让学生猜一猜我指的是什么,学生答“公路”,这正好扣住了主题。因公路担负着连接城乡、繁荣城乡建设的桥梁作用,所以苗族人民把“公路”称之为“金扁担”。在《如今家乡山连山》一课中,我画了一幅丰收后粮食堆满仓的图画。让学生看堆满仓的粮食像什么?学生答:“像一座座小山。”使学生一下就进入丰收后的喜悦之中。二、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到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