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洛阳市实验小学和孟津县送庄中心小学的中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社会支持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状况,结果如下:中高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总体状况良好,三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在客观支持维度差异显著;中高年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交往困扰,学生在交谈交流、交际交友、同异性交往因子和总分方面年级差异显著;主观支持因子和支持量表的总分与人际关系量表四个维度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交谈交流、交际交友、同异性交往和人际关系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第一,民办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处于一般水平。第二,在整体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社会交往、异性交往能力上女生显著优于男生。第三,在语言表达和待人接物能力上,大一学生显著优于大二学生。第四,在总体人际交往能力和待人接物、异性交往能力上理科学生显著优于文科学生。第五,在总体人际交往能力和待人接物、异性交往能力上非独生子女显著优于独生子女。第六,在整体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社会交往、异性交往能力上父母未离异学生显著优于父母离异学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西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征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方法:使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河西学院3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交际方面和异性交往方面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交谈和待人接物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交谈方面、待人接物方面和异性交往方面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交际方面科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其他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人际交往的四个维度与核心自我评价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人际交往越好的其核心自我评价越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某高校283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女大学生在交际交友上的困扰大于男生;有过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异性交往困扰最小;大三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扰最大.男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精力比女生高;大一学生主观幸福最高,大三学生主观幸福感最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与总体幸福感呈负相关.交谈交流困扰、交际交友困扰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职生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幸福感指数量表(IWBS)、大学生人际关系量表(CSIRS)、自尊量表(SES)对512名高职生进行团体施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高职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交际困扰、异性交往困扰的性别主效应差异显著;高职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自尊的独生与否主效应差异均不显著;高职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与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自尊各因子及总分相互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高职生异性交往困扰、交谈困扰、自尊能显著地预测网络成瘾倾向.结论:高职生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自尊具有重要关系,异性交往困扰、交谈困扰、自尊能显著地预测网络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结交异性朋友是正常的人际交往需要。但由于青少年心理发育的不成熟,有可能会存在着诸多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常见的有以下现象:个体异性交往的困惑:在集体交往或小组交往的过程中,某些异性之间难免会形成比较频繁、亲密的个体间交往,这些交往可能是正常的,但很容易引起同学、老师和家长的猜疑和议论,从而带来压力和困扰。这种异性间的交往也可能逐渐超越正常友谊的界限,过早地涉入爱河,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单相思:某些青少年对异性言谈举止的误解和迷惑,或由于自己的各种主观感情体验的影响,单方面对某个异性产生爱意,从…  相似文献   

7.
积极情绪是一种愉悦的主观体验,能够扩展个体瞬间的思维与行动序列,帮助个体发展和建设个人资源(其中包括人际资源).文章采用积极情绪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人际关系困扰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其积极情绪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有47.8%人存在一定或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且大学生的异性交往困扰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积极情绪与人际关系困扰的三个维度(人际交谈、人际交友、异性交往)以及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待人接物困扰不存在显著相关.(4)文科生的积极情绪与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困扰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而理工科生的积极情绪与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困扰则没有出现显著的相关性.(5)积极情绪对人际关系困扰的两个维度(人际交谈和人际交友)以及人际关系困扰总分有较好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五年制高职生的人际交往主动性进行调查,分析高职生的主动交往现状和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从知、情、意、行入手强化积极的交往心态和行为、开展个体矫正和全体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性心理教育、营造主动和谐的校园交往氛围、优化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合力等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高职院校工科系150学生入学时和一学年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自我和谐量表(SCCS)五个量表的前后测试,并通过T检验统计前后测,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男生占优势对男女生心理素质没有显著性影响。但对占优势的男生心理素质略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女生则略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同时男女生都存在同异性朋友交往能力的下降。因此,在大学生群体男生占优势的高校中要注重男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并需更加注重男女生异性朋友交往的辅导。  相似文献   

10.
调查高职生人际关系的现状。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评定190名高职生的人际关系,主要运用描述型统计、t检验等。结果:64.74%的高职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人际关系困扰及异性交往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在“待人接物”困扰方面,城乡及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