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徐争 《科教文汇》2007,(12X):230-230
本文从室内设计的角度分析了虚拟空间及其分割元素和设计方法。同时,从现实和哲学两方面阐述了虚拟空间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从现实空间到虚拟空间展现出了多种不同的空间特点。现实空间中的展览在现场实景、近距离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虚拟空间中的展览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基于现有技术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上。目前人们对于虚拟空间的展示形式还在探索中,未来的虚拟空间会如何呈现,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便捷带动了虚拟空间交易愈发频繁,本文分析了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交易存在的现实问题和潜在的隐患,进而分析各参与主体在交易活动中所面临的维权困境,引出对完善纠纷解决机制重要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分别从物理空间设计、虚拟空间设计、资源建设、服务和管理4个方面介绍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图书馆互动空间的需求特征,从物理空间建设与虚拟空间建设双角度提出了互动空间建设的策略,为高校图书馆互动空间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虚拟空间如聊天室寻找交流和认同。本文通过对www.tencent.com网站不同的主题聊天室的IRC语言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别从词汇、句法、语义、命名、和语体层面对其叛逆性格:“无中心、反权威、多元化、零散化、无深度”等后现代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菲 《情报探索》2013,(6):118-119,122
基于泛在理念,从为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提供适当的物理和虚拟空间、充足的资源和各种必要的服务3个方面,对高校校区间隐性知识共享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模式的功能设计及配套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虚拟空间信息交流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凯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1):81-83,10
从目前已有的信息交流模型来看,它们大多停留在对一般信息交流情况的讨论。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急切需要对它的信息交流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本文试图通过对互联网信息交流模式的讨论,总结出一种新的信息交流模式。最后,我们通过引出虚拟空间已经存在的现象或事例来说明虚拟空间信息交流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息流导引作用的循环经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循环经济建设的三方面问题,引入了互联网信息流对现实地理空间四种效应,分析了信息流作用下的物质流动特点,最后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循环经济信息平台,分析了在其作用下的产业链和企业间的两种物质流动模式及其对循环经济相关方的影响.从虚拟空间对现实空间的导引作用方面研究循环经济,为虚拟园区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认为传统的地理空间障碍仍然存在,对典型案例的定量研究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谈鹤玲 《情报科学》2002,20(10):1022-1023,1027
当今世界,科学高度发展,虚拟空间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并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然而,人性恶的一面在虚拟空间也充分暴露出来,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实现信息社会的人性化,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虚拟集群是指基于网络的、以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为主要交流手段、以合作创新与共同发展(如共同主导和创新技术标准等)为目的和内容的相互关联的企业与组织在虚拟空间的集聚.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为虚拟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契机;创新模式的发展、以技术标准为纽带的创新网络的出现和产业组织的虚拟化,共同推动了虚拟集群的发展;从动态演化的角度,虚拟集群也是集群自身发展与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程妹芳 《情报探索》2014,(10):115-119
阐述学习共享空间的理论和价值,提出高校图书馆建构学习共享空间服务平台必须从物理建筑层、基础设施层、虚拟空间层、人力资源层和资金支持层五大基础层面着手,以提供给读者崭新的、便捷的学习共享空间。  相似文献   

13.
对"智慧校园"与"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智慧校园建设对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影响,总结出当前高校图书馆在空间利用方面存在的功能单一、虚拟空间建设滞后、空间再造缺乏本校特色等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普及,使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创建了一种虚拟空间——多媒体世界.信号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符号则是人类世界的一部分.在隐喻的多媒体世界中,人类被界定为“符号动物”,符号化的思维与符号化的行为就成为了人类生活中最本质的特征,并且促进了虚拟世界的产生、发展.在多媒体世界中,我们抽象为一个个ID和符号,在其中相互交流、生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求真做了一些思考,探讨了教与学当中的真应该是怎样的真,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真应该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来思考,从人的个体发展出发,做到求永远的真,永远求真.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电子政务条件下安全保密工作面临开放、全球化虚拟空间环境的挑战及其现状;详述了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中保密工作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面临的形势将由相对静止向动态转变;保密工作的管理重点将从以人为主转变为人与技术因素并重;失密后可能造成的危害大大增强;对保密工作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7.
闵乃本院士和他的课题组19年磨一剑,使得他从事的研究领域从冷门变成了在光电子、声电子、材料科学的交叉领域中一个最重要的国际热门.在他身上,有着当代许多中国人所匮乏的东西:从"职业精神"升华为"志业精神".闵先生最可贵、最感人、最有昭示作用的,是他用类乎朝圣的生命旅程诠释出什么是科学家、学者的内在品质,而这在当下这个充满了喧嚣、浮躁、作秀、急功近利的时代尤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8.
张友华 《现代情报》2012,32(10):56-60,113
科技创新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具有突出的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本文首先介绍了IC和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和特点,然后从影响科技创新的信息视角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从服务科技创新的角度设计了适合我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IC,包括实体空间、虚拟空间、服务支持体系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现代汉语中,"好容易"和"好不容易"以及"好热闹"和"好不热闹"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试图从语音形式和语法结构的规律,探索其产生的原因和使用的范围.并运用信息论中的否定羡余理论和元语言理论试图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那年,我从武汉出差去上海,上船后不久,一位外国老头儿引起了我的注意.通过英语交谈,得知他叫卡尔,来自瑞典.他这次幕名来武汉旅游,黄鹤楼和东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现在正坐船去上海,然后回国.卡尔十分健谈,也很随和.他对中国了解得真不少,和我从秦皇汉武兵马俑,一直谈到了中国现在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