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轼与佛教     
本文从分析禅宗在宋代兴盛的社会历史原因入手 ,阐述佛教对苏轼人生观和艺术创作的影响。认为佛教对苏轼人生观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穷达如一、随缘自适和乐天知命等三个方面 ,对他艺术创作的影响则从思想主题、创作态度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苏轼提出的空静境界理论是佛教禅宗思想在其文论思想中投影;他所提倡的"随物赋形"说以及其人生观和审美观,妙悟说都深受禅宗思想影响。总之,苏轼文论思想与佛教禅宗思想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3.
论苏轼文艺思想的庄学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轼文艺思想的渊源问题上,庄子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具体说有四个方面的表现:1、受庄子“心斋”“坐忘”说的影响,苏轼注重艺术创作过程中审美心胸的培养;2、在庄子“法天”、“贵真”思想的启发下.苏轼创建了“文理自然”的创作风格论;3、受庄子技道并进思想的影响,苏轼非常重视艺术创作技巧规律的训练和探讨;4、受庄学言意观的启示,苏轼在形神问题上,不仅追求“传神达意”,还追求形象之外的无穷意蕴。  相似文献   

4.
柳永词在创作手法上取得的成就深深地影响着苏词的艺术创作。苏轼从语言、章法结构、风格等方面对柳永学习借鉴,在学习中,苏轼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精心钻研,灵活运用,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继而开创了具有豪迈风格、诗词一体的新的美学规范。  相似文献   

5.
苏轼是北宋文坛上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作为一位封建士大夫文人,他除了政绩卓著为人称道以外,也在文学艺术各方面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可以说苏轼的生活和创作构成了一个封建立士夫文人的完满形象,给予当时和后世文坛以很大影响。讨论苏轼世界观和文学创作,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生活,进而了解古代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佛教思想观念和宗教实践,是苏轼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形成他丰富的内心精神世界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分析佛教思想观念对苏轼思想、创作的影响,它在苏轼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中的表现,以及苏轼…  相似文献   

6.
苏轼的诗论和诗作内容丰富,风格新颖,艺术特色多种多样。借用他的《题西林壁》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从不同角度去阅读、分析、欣赏,都会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受。佛教禅宗在宋代广泛流行,对宋代上大夫阶层影响颇深。苏轼尤为特出,因此从禅宗影响这一角度深入分析苏轼的诗论诗作,别有天地,值得探索。一、禅宗特点及其在宋代的广泛流行“禅宗”是佛教派别之一,以专修禅定为主。“禅定”本是佛教普遍的修持方法,是让修持者通过静虑敛心而达到止息杂虑,弃恶明善的目的。禅宗主要盛行于中唐至两宋。禅宗至宋发展…  相似文献   

7.
黄州时期是苏轼文化艺术创作思想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其个人思想观超越传统的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苏轼以诗文和书画创作为表征,在超然旷达中进行了思想观的探索,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全文首先分析了苏轼黄州初期的境遇,随后从两个方面说明了黄州时期苏轼的文化创作特点,以及思想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其美学思想丰富,笔者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真实论、自然论、传神论、法度论、目的论,从这五方面论述了苏轼的重要美学观点,并把这些观点与艺术创作、理论研究、人生阅历、修身养性、社会交往等方面联系起来论证,力图使这些美学观点在新时代重放光芒。  相似文献   

9.
苏轼的一生受到儒、释、道等多种思想的影响。学界一般认为苏轼是信奉佛教的居士。本文通过对苏轼作品以及宋代笔记小说等史料的分析,证明苏轼不仅不是居士,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排佛的。  相似文献   

10.
苏轼与佛教三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苏轼与佛教”本是受到历代研究者关注的一个大题目。但真正说来,大都泛泛而论,深入探究者少,直到今天也未尝不是如此。这种状况不仅使研究不能细致深入,更难免在研究中得出不确的、笼统的、甚至错误的论断。本文下面加以辨析的三个问题:一、苏轼接触佛教的时间;二、苏轼受佛教、道家影响的差异;三、苏轼对于佛教的真正认识与根本态度,就正是分别属于上面所说这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以苏轼为朝云所作诗文为切入点,对苏轼与朝云的真挚情感以及朝云的佛教信仰进行简单勾勒,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初步探讨朝云的佛教信仰对苏轼的影响,窥探苏轼对待禅宗的态度,对将禅语引入爱情诗所形成的艺术特色进行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12.
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可谓"雄视百代",其诗在我国诗歌史上自成一体,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和陶诗》是苏轼晚年贬谪期间艺术创作的精华,体现了苏轼仕与隐的思想。《和陶诗》标志着苏轼的创作风格由豪放恣肆转向冲淡平和。在对陶渊明诗歌继承、创新和传播方面,苏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需要雕塑家的潜心投入,而佛教思想和佛教艺术也会对雕塑家产生影响,但艺术和宗教之间有根本区别。戴逵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雕塑艺术家,其本人的信仰是否会影响其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否会影响信仰,是难以简单论断的问题。从研究佛教雕塑艺术家戴逵的佛教信仰与雕塑创作的关系入手,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是“空无”不实的。佛教的这种“空无”观对苏轼产生了非常深远的积极影响,是其在经历了政治失意、各种人生打击之后仍能从各种烦恼、束缚、痛苦甚至生死中解脱出来的主要方法,也是其对宇宙、人生思考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还是其人生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更是其词作中“梦”意象频现及清旷词风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思维特点、审美态度及审美方式等诸方面初步考察了禅宗美学对苏轼艺术创作的影响。禅宗美学反理性的思维特点为苏轼所援引,这使他的一部分作品充分强调了个体情感的抒发和文学真正内涵的市度;禅宗美学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反映在苏轼的作品中便集中体现为一种超然精神,因而造就了其创作或主淡泊或主豪猛的多方面的风格特点;苏轼援引禅宗美学“见象而离相”审美方式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了其以寓意于物而又不滞于物为主要特征的诗境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试图从苏轼的避同趋异的化观、“五谷”、“药石”的艺观和顺天遵道的人生观等三个方面,探讨苏轼豪放词风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并进而阐述“豪放”风格的本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他的诗、词、散文里所表现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都可以说是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他的一生历经仁宗至徽宗五朝,虽是生活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但遭遇坎坷。正如林语堂先生对其一生的概括:“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中产生了他的混合人生观。”  相似文献   

18.
苏轼艺术创作的形神观主要是由"赋形""传神""意气"等组成,苏轼对神的观照是建立在形的基础上,他突出的贡献有两点:一是从气化形神到艺术形神动态转化过程中,苏轼以自身艺术创作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将"神"意化和韵味化。苏轼"文人画"主张是这一理论的具体体现,同时揭示了诗情画意的审美理想是苏轼对"形"与"神"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19.
佛典的义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苏轼诗歌风貌,《坛经》对苏轼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思想角度看,它帮助苏轼如何运用佛教智慧来处理人生存亡意义的问题;从创作角度看,《坛经》的"灭尽着相"思想,给苏轼提供不少写诗的源泉,或作为归纳而用,或作为演绎而用,或作为主导思想贯穿全篇而用。  相似文献   

20.
苏轼接受的是中国禅宗,而摈弃的是印度佛教的外形。他对禅宗的接受有三个时期最为重要,分别是倅杭时期、黄州时期和惠儋时期。苏轼人生经历的这些变化,恰恰与中国佛教禅宗史以及中国文化史的历史沿革,有着某种内在的吻合和联系。这些吻合与联系,从宏观背景上促进了苏轼对佛禅的基本态度的形成。苏轼凤翔时期主要接受佛教艺术史,倅杭之后开始渐次深入到中国禅宗的哲学思想体系之中。这种转变既有苏轼个人人生经历的必然性,也有与苏轼贬谪所在地域佛禅情况的吻合,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苏轼由佛向禅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