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清华大学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下载和引证<中国天然药物>和<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的数据分析,研究了科技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文章出版后2-4年引证达到峰值,而网络下载近2年出版的文章占较高比例;专栏及综述的下载率高,而研究性论文的引用率高;单篇论文的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性较差,用先期的下载次数对后期的被引次数进行预测行不通.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成立35年来,发表期刊学术论文340篇,其中高被引频次11篇,高下载频次5篇,超高下载频次1篇。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活动推动了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提高了师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质量、水平。评价了研究中心的高被引频次论文、高下载频次论文和超高下载频次论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中心是高被引频次、高下载频次论文的多产学术研究机构,在我国地震工程学、地震社会学、建筑工程研究领域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零被引频次论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21家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08年间发表的115篇零被引低下载频次(下载频次≤10次)论文为研究对象,以另一视角(论文的不活跃性)为切入点,在借鉴相关高被引频次论文文献研究思路的基础之上,对该类论文的作者相关信息、主题内容等进行统计,并分析影响其活跃程度的相关因素,提出避免零被引频次论文出现的一些建议,进而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组稿、选稿上提供参考和依据,以期为提高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利用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网络版为统计数据源,对2005~2009年期间我国图书情报学15种核心期刊的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下载与被引的年代分布、高下载与高被引文献等作对比分析,尝试通过数量分布特征来探讨这2个最直观的计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了解我国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在网络上的传播交流特征和读者利用网络期刊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海洋科学进展》和《海洋学报》的高被引论文,为《海洋科学进展》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海洋科学进展》和《海洋学报》的高被引论文,从被引频次、下载次数、论文类型、学科分布及第一作者等信息分析了两刊优势学科、高被引论文类型,并对两刊被引频次及下载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两刊近10年被引频次排名前20论文的下载次数和被引频次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5;对两刊在网络盛行前后各5年被引频次排名前50论文的被引频次及下载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网络发展使得其相关性均有下降趋势。【结论】 网络发展加剧了期刊间的竞争,期刊的数字化建设不容忽视。在日趋平等、便利的网络平台上,准确的期刊定位和具有原创性观点的高质量论文仍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2008年发表的汶川地震论文在2008~2009年的被引频次,分析了相关论文的高被引学科分布,得出地学、医学、建筑学类等期刊的被引频次较高。在此基础上,分学科对高被引论文进行了探讨,再现了科技期刊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参考文献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磊  林德明 《科研管理》2015,36(1):121-126
作为科技论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参考文献往往是决定论文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被引频次是进行论文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两者是否存在着相关关系?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参考文献的数量与论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以及高被引文献的参考文献篇均被引频次与论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两个角度展开研究,探讨了参考文献的数量与质量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研究表明,参考文献与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参考文献可以作为一个独立于被引频次的论文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论文使用次数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以判断使用次数是否可作为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客观指标。【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WoS)新推出的“文献级别用量指标”,对《中国天然药物》高使用和高被引论文的使用次数和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研究整合替代医学学科论文使用次数对被引频次的表征意义。【结果】 被引频次、使用次数及使用次数(180天)三者之间互相具有较好的相关性。2014年和2015年高使用论文获得高引用,表明期刊可以利用论文发表2年内的使用次数预测其未来是否高被引;年代越久的高被引文献,也可能带来后续使用次数的二次提高。【结论】 论文使用次数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研究未能形成定论,时间跨度的选择可能是造成矛盾结果的主要原因。论文使用次数与被引频次的峰值出现时间不同,但二者呈正相关,使用次数可作为论文影响力早期评价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医学学报类期刊零被引论文的特点,提高稿件处理效率。【方法】 选择北大核心收录的6种代表性医学学报类期刊,在CNKI中检索各刊2010年发表的零被引论文及其下载频次,结合下载频次的高低分析6种期刊零被引论文的文章类型、内容、研究方向和基金资助情况。【结果】 该类期刊的零被引论文率不一,与期刊质量有一定关系。零被引论文类型以基础研究类占比最高,病例报告占比较高且篇均下载频次最低;论文内容中,技术方法类占比不小,但下载频次高于非技术方法类;不同研究方向的论文下载特点存在差异;零被引论文中基金论文占比不小。【结论】 掌握医学学报类期刊零被引论文的规律,对减少发表零被引论文,提升期刊影响力提供了另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的现状,并探讨期刊类型与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被引用情况的相关性,为学者选择期刊宣传科研成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2016年SCI收录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提取论文的引用频次、发表国别、期刊影响因子、期刊类型等信息。【结果】 目前我国发表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数量虽位居全球第一,但篇均被引频次最低。2011—2016年,开放性meta分析论文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的被引频次与期刊类型具有低相关性。肿瘤学meta分析的非开放性期刊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高于开放获取期刊论文,高被引论文的来源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比低被引论文高。【结论】 肿瘤学meta分析的开放获取期刊不存在引用优势,论文质量仍然是meta分析论文被引频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JCR中2013年影响因子排名前20的经济类期刊2000-2014年共15221篇论文为样本,在比较了各种估计模型后选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了作者数量、参考文献数量、论文长度、是否基金资助、期刊影响因子、发表年份、研究方向等因素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结果发现上述因素整体上对论文被引频次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作者数量、参考文献数量、论文长度、是否基金资助、期刊影响因子与被引频次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发表年份与被引频次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不同研究方向论文的被引频次具有明显差异。因此,本文认为被引频次是一个有偏的科研质量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参考文献各指标与论文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为撰写高被引论文、科学评价计量学指标等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3年Web of Science中凝聚态物理学科下的12种期刊共计8847篇论文为样本数据,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测度了参考文献的4类指标与论文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控制期刊影响因子的前提下,12种期刊的代表时间维度的普赖斯指数都与论文被引频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大多数期刊中,参考文献的数量和表征跨学科性的香农指数也对论文的被引频次有显著正影响;而表征论文质量的篇均参考文献被引频次中值与论文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明确。【结论】 参考文献的一些指标可能影响论文的被引频次,结合实证结果,对科研工作者合理利用参考文献产出高质量论文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开放获取对科技期刊的影响——基于论文被引频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发表在非开放获取放期刊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在百度搜索和谷歌搜索中检索论文的公开版本,在中国知网中统计论文的综合被引频次。分析论文被引频次、开放存取状态和OA、非OA时长等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目标论文中,有42.54%实现了OA;OA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0.33次/年,比非OA论文的0.25次/年高出32%(p=0.018);同一篇科技论文在OA期平均被引0.38次/年,高出非OA时期(0.24次/年)58.33%(p=0.006);1次被引论文在OA期平均被引0.32次/年,较非OA时期的0.13次/年提高113.25%(p=0.003),这个优势大于较高被引OA论文的19.44%(p=0.375)(被引频次占OA论文总被引频次67%的Top23%,n=43)和48.43%(p=0.020)(被引频次占OA论文总被引频次83%的Top36%,n=69)。研究数据提示,开放存取对本文期刊的优势是通过提高低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合著者的生产力、影响力与论文发表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差异,为期刊编辑初审筛选高被引论文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以《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年发表的484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其中独著论文142篇,合著论文342篇。利用中国知网分别收集所有论文的被引频次,并以论文所有作者2014―2020年的发文量表征作者生产力,以论文作者该时段的h指数表征作者影响力,对484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合著者的生产力、影响力与论文的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独著论文的被引频次与作者生产力无关(r=0.163,P=0.053),与作者影响力呈正相关(r=0.287,P<0.001)。在合著论文中,论文的被引频次与第一作者生产力、影响力均呈正相关(r=0.195,P<0.001;r=0.320,P<0.001),与合著者的生产力、影响力也均呈正相关关系(r=0.115,P<0.001;r=0.134,P<0.001)。【结论】无论是独著论文还是合著论文,第一作者和合著者h指数高的论文发表后被引频次高。若合著者发文量较高,论文发表后被...  相似文献   

15.
《情报科学》2006-2010年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丽桃 《情报科学》2012,(4):559-562
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统计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分析《情报科学》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数据库共收录《情报科学》2006-2010年原文2039篇,被引文献1377篇,被引率为67.53%,总被引频次为7581,单篇最高被引频次81,较少的论文拥有较高的被引频次,基本符合"二八定律"。并且以被引频次≥21的前50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年代分布、被引频次、下载频次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晓芳  徐俊 《科学学研究》2010,28(9):1316-1318
采用提出假设,用实证分析验证假设成立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区域分析法,对CNKI数据库中的论文进行被引频次分布规律实证研究,得到被引频次分布曲线,通过与布拉德福分布曲线分析对比后,指出对于网络信息计量研究中的W eb被引频次分布规律基本符合布拉德福定律。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论文的被引频次,从撤销论文本身和论文撤销行为两个方面,在宏观层面定量测度撤销论文对学术界的影响。从论文的绝对被引频次方面,尽管不少撤销论文为零被引和低被引,但也有近一半的论文被引频次不少于10次。不同撤销原因的论文对学术界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伪造篡改类论文的被引频次最高。评审不端类论文的被引频次最低。选择被引不少于10次的撤销论文,与匹配的对照组论文做比较。除了研究存疑类论文外,撤销论文在撤销前的影响力多是高于未撤销论文的,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撤销行为对各类撤销原因下的论文影响均有显著的净化作用,同样是不同原因下的净化程度有所差异。这说明,论文撤销机制总体上发挥了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的幂律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学科类别、载文规模和学术影响力的3种期刊,运用线性回归拟合和非线性迭代计算方法模拟,试图寻找一种简单的确实能反映论文被引分布的内在规律。得出期刊论文被引频次存在幂律现象,论文被引的概率与被引频次的常数幂存在简单的比例关系,说明其物理意义。发现目前有关幂律研究文献中大量存在的两个问题,指出这两个问题可能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为今后合理有效地利用期刊计量指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OA网站的下载量和商业网站的下载量、被引频次为数据源进行研究,探讨我国期刊OA网站与商业网站论文高下载量的差别及其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 ~ 2011年30期论文的OA网站的整期下载量有29期大于论文篇均下载量,只有2007年第5期论文的OA网站整期下载量小于论文篇均下载量.(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 ~2011年OA网站的下载量(622.88±568.03)和高下载量论文的下载量(1001.95±1173.88)都远高于商业网站对应下载量(32.89±30.67)、(78.20±40.08)(均为P<0.01).(3)①《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 ~2011年各年度OA网站论文高下载量与被引频次不相关,2007 ~ 2009年各年度OA网站论文高下载量与商业网站的下载量相关;②《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2010年各年度商业网站论文高下载量与被引频次不相关,只有2011年的商业网站论文高下载量与被引频次相关;与OA网站2007 ~2010年论文的下载量相关;③《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 ~ 2011年各年度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相对于OA网站来说,与商业网站论文的下载量相关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WoS数据库收录论文文献级别用量指标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论文文献级别用量指标(使用次数)与被引频次的分布情况及其相关性,以揭示论文使用与被引的规律及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2013~2015年WoS数据库收录信息科学与图书情报学领域被引频次TOP5%、使用次数TOP5%论文数据,分析文献类型,被引频次和使用次数的年度表现及其相关性。【结果】 被引频次TOP5%、使用次数TOP5%以及两者重合文献主要类型均为Article。使用次数(180天)和被引频次三年间差异显著:前者2015年>2014年>2013年(均为P<0.05),后者表现相反。使用次数(2013年至今)、使用次数(180天)和被引频次弱相关(均为P<0.05);各年度中除2015年外均有相关性。【结论】 引文时间窗口越长,论文被引频次越高,一定时间内学者们更倾向于使用较新的文献;也揭示了论文使用与被引之间存在的共性,这种共性和引文时间窗口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