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第一等)。"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文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生硬地附加装饰,更不是虚情假意。  相似文献   

2.
<正>《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第一等)。"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感情真挚"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内心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真实感受,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感情真挚"是在"感情真实"基础上的升华。"真情"是生活中的永恒主题,饱含真情的文章人人爱读。古有字字句句皆血泪的《陈情表》、睹物思人更可悲的《项脊轩  相似文献   

3.
张艳霞 《考试周刊》2013,(97):45-45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第一等)。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正所谓言为心声,文章应该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  相似文献   

4.
王丽丽 《教师》2012,(21):67-68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感情的文章无法打动读者,真挚的感情需要学生回归"真、美、善"三心:拥有真心倾诉真情;常怀美心体悟生活;铸就善心关注社会。对于教师来说,要致力于唤醒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催进内心精神动力;唤醒读者意识,激发内在写作动机。  相似文献   

5.
徐露明 《考试》2008,(11):22-24
文章是感情的产物。"感情真挚"是要求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要达到"感情真挚",就必须真实记录自己的情感历程,真实地抒发自己的生活感悟,真实地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做到有感而发,缘情、缘事、缘理而发。真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运用失真的语言,来表现着对失真生活的"感受"和对失真情感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凸现一个"真"字!可见,学生认"真"习作,"反映新思维、新体验","面向生活,自由表达",是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以其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个理念凸现了一个"真"字。小学生作文要从"真实"起步,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做到"用我心写我事,用我手写我意"。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背景 历年高考在评定每个考生的作文时,将感情真挚的以一等评分,感情真实者按二等评分,感情基本真实的评三等分,感情虚假的为四等,得最低分。可见,高考指挥棒在力指莘莘学子要“以我手写我心”,即写出真情实感。尽管如此,每年被评为四等的作文却很多,这些作文“不精不致,不能动人。  相似文献   

9.
感情真挚是高考语文大纲提出的作文基础等级之一。所谓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生硬地装饰,更不是虚情假意。怎样抒写真情实感呢?(一)借事抒情。通过叙述事件,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江苏高  相似文献   

10.
青春期的我们不可能离群索居。在家和父母相处,有亲情;在学校与同学相处,有友情。亲情和友情,满足着我们不同方面的感情需求,伴随着我们度过快乐美好的青春期。怎样才能获得真挚的友情呢?第一,要以诚相待。诚恳是友情的润滑剂,是朋友间的粘合剂。诚恳能带来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多倾向于要求考生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因而散文越来越受到考生的青睐。但不少考生的文章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充斥着虚假造作的矫情。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也将“感情真切”列为基础等级中的重要一条。鲁迅先生说,写文章...  相似文献   

12.
张萌苗 《现代语文》2010,(4):119-120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乃至高考作文中,学生抄袭、仿作、套作的作文比比皆是,这种作文往往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就此弊病,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自2001年始,在基础等级里增加了一条新要求——"感情真挚"。所谓感情真挚,就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也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自然而真诚地表达内心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3.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者》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感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但目前作文考试的现状很令人担忧,许多中学生作文内容贫乏,没有真情实感,有的竟人为制造"家庭悲剧",让自己的父母在作文中"壮烈牺牲",灰色作文、虚假作文也很普遍,其中虽有作文技巧方面的原因,但关键是缺少感情的投入。《新课标》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即作文要表达  相似文献   

14.
离别相思作为《小山集》词作表现的重要内容,作为晏几道多愁善感性格的展现和对自己境遇的真实抒写,集中体现了小山词的重要特点——真即感情真挚。本文从三个方面探究晏几道是怎样尽情抒发离别相思之情的。  相似文献   

15.
与王维山水诗的恬静不同,孟浩然的山水诗带有鲜明的个人感情色彩,他以清新的笔触,真挚的感情描写自然,抒写胸襟,每首诗都创造出一个“有我”之真境界,形成了融清新幽美的自然与真挚淡泊的情怀于一体的山水诗风格。  相似文献   

16.
现行新课标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写出真情实感。那么,怎样使感情真挚动人呢?本文从三点进行了阐述,即,要学会体察真情,要敢于坦露真情,要善于升华感情。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基于他教导学生的道义上的权利,对学生怀着真挚的诚恳的感情,这正是激励学生要成为一个好人的志向的生气蓬勃的力量。真正的教育者很少直接对自己的学生说你们可要成为好人啊。学生是从教师深厚而真挚的感情中体会到他的善良用心的。”因为有了爱,我们的教育才变得是最富有“人性化”的工作和最富有“人情味”的事业。  相似文献   

18.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因为这三篇都是流露了强烈而真挚感情的至纯至真的文章。  相似文献   

19.
一、情感的触发点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乃为艺术之花的血液与浆汁,文章不是无情物,唯有真挚情感,方有撼人的艺术魅力。再说人是感情动物,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而且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20.
<正>文章是感情的产物。"感情真挚"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要做到"感情真挚",就必须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情感历程,真实地抒发自己的生活感悟,真实地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